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盛顿专电 美国军舰10月19日摧毁了伊朗的海上石油平台,使本来就不平静的海湾局势更趋紧张。 在此之前,美伊在海湾发生过多次冲突,但美国的作法看来主要是炫耀武力,威慑伊朗,原因之一是伊朗没有直接袭击美国护航的军舰或悬挂美国旗的油轮。10月16日伊朗袭击了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将失去信誉。据说,美国权衡再三,才  相似文献   

2.
6月30日,美国白宫宣布,里根总统已决定7月中旬开始实施为科威特油轮改旗护航的计划。同日,两艘悬挂美国国旗、由美国军舰护航的科威特油轮驶离美国,预定7月第2周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到达科威特港口。在此之前,苏联已租给科威特6艘油轮,并为其护航。而视科威特为准敌对  相似文献   

3.
紫虚 《瞭望》1987,(33)
美苏这两个对立的超级大国,一起都为被伊朗视为准敌对国的科威特船只护航,好象站到了同一战壕里。但实际上,它们各怀鬼胎,明争暗斗。在这场护航角逐中,莫斯科老谋深算,举措适度,似乎略胜一筹。 当科威特私下先后向苏联、美国分别提出为其5艘和6艘油轮护航要求时,早就着力于改善同温和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苏联,立即作出了积极反应,而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专电 长期处于动乱状态的海湾地区,近来出现更加紧张的局面。7月22日,三艘美国军舰护卫两艘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驶向海湾西北部的科威特。这一行动标志着美国军事干预海湾局势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许昌 《瞭望》1987,(33)
两伊战争中的油轮战不断升级。伊拉克以其空中优势,加强对伊朗石油设施及油轮的轰炸,企图使其石油出口瘫痪,削弱其经济实力,迫使伊朗同意媾和。伊朗也不示弱,利用其扼守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有利位置,对伊拉克实行海上封锁,切断其石油出口,伊拉克的许多供应品,包括军用物资,不得不通过科威特运送。为此,伊朗指责科威特站在伊拉克一方,因而科威特的油轮成了伊朗进行海上袭击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刘楚  雅菲 《瞭望》1990,(4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引起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现在,整个海湾局势呈现紧张而又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心。 一、美国加紧进行针对伊拉克的进攻性军事部署,并大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严重威胁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及中东地区内石油、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美国反应尤为强烈。美国在带头  相似文献   

7.
刘顺 《瞭望》2002,(26)
最近,美国磨刀霍霍,加大了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和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外交和军事准备,海湾地区上空战云骤起。 6月上旬,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突然出访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视察驻海湾美军,再次发出对伊动武威胁;美国媒体16日披露  相似文献   

8.
德黑兰专电 在当前的海湾危机中,伊朗作为海湾的一个大国,既谴责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又反对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在海湾的军事集结,主张通过加强地区合作,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专电 中东重又战云密布。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海湾地区部署了一二十万兵力、几百架作战飞机和几十艘战舰,与之对峙的是伊拉克的百万大军。19日晨,美国军舰在海湾向伊拉克油轮放了第一炮……  相似文献   

10.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在联合国第45届大会9月24日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提出政治解决海湾紧张局势的四点方案。这是自8月初伊拉克侵吞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第一次提出全面解决冲突的倡议,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四点方案的内容是:一、伊拉克释放全部外国人质,宣布从科威特撤出军队;二、在国际社会的保证下实行撤军,恢复科威特的国家主权并由科威特人民  相似文献   

11.
开罗专电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触发的海湾危机已持续一个多月之久。外国军事卷入造成的严重军事对峙仍在继续,而寻求和平解决这场危机的外交活动也在多方进行。 以美国为一方,以伊拉克为另一方的军事对峙不断升级,战争危险急剧增加。阿拉伯国家痛切地感  相似文献   

12.
德黑兰专电 伊朗不愿意在波斯湾开辟第二战场,美国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之前是这样,护航之后也是这样。 这是有原因的。它每天出口200万桶左右石油,全部通过波斯湾水路。这个国家又是单一的石油经济,平常年景石油美元占其外汇收入的95%以上。去年油价暴跌,拚命增加非石油产品出口,石油收入仍占外汇收入的86%。根据今年精打细算的采购计划,粮食、糖、茶、油之类基本物资的进口就要花22亿美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B-52远程轰炸机和在海湾水域游弋的军舰9月上旬向伊拉克南部的防空阵地等军事目标进行了两次袭击,共发射了44枚巡航导弹,并宣布将“禁飞区”的界线从北纬32度扩大到北纬33度。尔后,美国又派8架隐形飞机、一批“爱国者”导弹和美军骑兵第一师的3000名士兵到科威特,并在靠近伊拉克边界的地带举行实弹演习。美国声称这是对伊拉克军队北进库尔德地区、支持库尔德一派攻击另一派的报复。然而,美国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举措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广泛反对。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伊朗在海湾已由间接对抗的水雷战,进而发展到直接武装冲突。最近,美国又宣布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伊朗则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相威胁。虽然美伊双方都不愿使它们之间的冲突扩大,但这种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有使局势日益恶化的危险。 目前,有关各万围绕联合国598号决议正在展开紧张的活动,以图结束持续7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从而缓和海湾局势。两伊对该决议所持的立场有所靠近,但差距仍大。大国军事力量的卷入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局势复杂化。有关各方应当尽力克制,不要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专电 2月的莫斯科,积雪未消,寒意凝重。克里姆林宫内,围绕制止海湾战争展开的一幕幕外交谈判,吸引着国际社会的注意。“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解决海湾冲突的具体行动计划”,“苏联同伊拉克商定撤军方案”,“伊拉克同意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一道道电波从苏联首都发出。遗憾的是,在海湾和平出现曙光之际,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响了地面战,苏联的海湾和平计划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历史将永远记住发生在 1990年 8月 2日晚 9时许 (伊拉克当地时间 )的那一幕:伊拉克军队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举入侵科威特,仅用了不到 12个小时就将科威特全部占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这一举动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但萨达姆后来为自己的侵略行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91年 1月 17日,美国率领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 战争。 40天后,伊拉克不得不同多国部队签定了“城下之盟”,表示接受联合国有关决议。伊拉克从此掉进了受美英军事打击和联合国严厉经济制裁的深渊。 在海湾战争爆发 10周年后的今天,伊拉克唯一…  相似文献   

17.
海湾危机是在美苏从对抗走向缓和、但新关系的格局尚未确定的时候发生的。这场危机不仅引起了海湾及中东地区各种力量的重新排列组合,也对正在变化过程中的美苏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 海湾危机初期,苏联虽不完全赞同美国的立场和做法,但基本上采取了同美配合与合作的态度。苏联不仅毫不含糊地谴责了其昔日盟国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要求它从科威特无条件地撤军,还对联合国安理会的12项决议全部投了赞成票,其中包括授权用武力把伊拉克赶出科威特的678号决议。去年9月,布什和戈  相似文献   

18.
开罗专电 科威特恢复主权之后,将立即着手耗资上千亿美元的恢复重建工作。争夺重建科威特工程项目的竞争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序幕,成为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经济部门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海湾危机中,科威特这个石油富国遭到了洗劫和破坏:工业设施、金融企业、机场、港口、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系统、通讯、主要建筑乃至医院、民宅受损严重,特别是在战争中,科威特的经济命脉950个油井和炼油设施几乎全遭毁坏。据科威特官方估计,海湾危机以来,科威特损失达1000亿美元之巨。 科威特政府成立了以前国家房建总局局长易卜拉欣·沙欣为首的紧急重建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伦敦专电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已两个多月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继派驻军舰、飞机后正在不断把坦克、战车等装甲地面部队运往海湾。伊拉克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和决议继续占领着科威特。是打,是和?局势如何演变几乎牵动着世界上每个人的心。最近,我们走访了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唐·克尔先生,请他谈谈对海湾危机及其前景的看法。 克尔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他那很整洁的办公室。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伊拉克对科威特进行了一场“旧式的侵略”,是非正义的,“一个强大的国家侵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而引起的海湾危机,是一个地区性事件,但却牵动了几乎所有西方大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集结。这一情况说明这一地区对西方的重要意义。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则再一次显示了世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