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毛泽东支持山西省委试办农业合作社的战略思考是缜密的深远的。1951年7月15日在回复黄炎培"能战然后能和"信件半个月后,薄一波回忆,"毛主席找少奇同志、刘澜涛同志和我谈话,明确表示他不能支持我们,而支持山西省委的意见。毛主席批评了互助组不能生长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观点和现阶段不能动摇私有基础的观点。他说:既然西  相似文献   

2.
叔叔家来了一位土里土气的客人1951年初,我有幸认识了作家赵树理。这一年的春天,中共长治地委在我们武乡县监漳村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著名作家赵树理随同地、县工作组来村帮助建社,体验生活。他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同农民群众一起开会学习,一起上地劳动,一个锅里吃饭,一盘炕上谈心,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村上人都称他为“老赵”。这一年,长治地委分别在7个县共试办了1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来,赵树理以我们这些村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三里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农村重大变革的光辉史实。当时,我正在本村县立第四…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请曾志、水静和我吃饭 笔者:(即本文的整理者马社香,下同.——本刊注)这次您在庐山,曾和水静(原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本刊注)一起下山,接贺子珍与毛主席见面? 朱旦华:很自然的一件事,几十年了. 记得我上山的第二天,邓大姐去大礼堂参加预备会,我就在方志纯房里写材料.我用五六天时间把邓大姐要的材料整理了一遍.大约上山一周后,方志纯过来通知:毛主席要请我吃饭.我又惊又喜,忙问老方:“你去不去?”方志纯摇摇头说:“我又不是女同志.”我一下子真是喜糊涂了,没有听出方志纯的“话外音”.  相似文献   

4.
守住秋天     
正那年秋天,收获的季节,我正在夜校上课,父亲的同事来找我,说父亲脑淤血突发正在急救;那年秋天,没能留住父亲的脚步,他走了;那年秋天,在父亲的葬礼上,母亲将我们四个孩子的头按下,向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鞠躬;那年秋天,我们几个孩子突然长大、懂事了;那年秋天,父亲去世不久我便步入了婚礼的殿堂;那年秋天,母亲去了哥哥家,从此我就没有了自己逢年过节想回的那个小小的家;那年秋天,有太多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我们机场有一条专运线,这里虽然设备简陋,条件较差,只有几间仓库,但周围地形起伏,绿树成荫,是个幽凉僻静的地方.据说,毛主席工作十分劳累时,喜欢到我们这里休息几天.几乎每年都来一次,有时一年来两次.1961年,毛主席又来到我们这里休息,并在临行前接见我们空军师和向塘基地的领导干部.我当时任副师长兼参谋长,也参加了接见.这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日子,也是最难忘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1933年秋天,工农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四川省宣汉县。那年我11岁,在县城模范小学读四年级。不久红军撤离宣汉县城,禁不住我死磨硬缠,终于跟着红军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1937年春天,我随部队来到延安,幸运地分配到中央军委机要科工作。我们的住地在凤凰山下,紧挨毛主席的住处。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戴过的盔式太阳帽王衡在《重庆谈判》这部纪实性历史影片中,我又一次看到毛主席头戴盔式太阳帽的雄伟英姿,使我回忆起当年在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时,亲闻毛主席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情景。现在已有不少人知道,这顶盔式帽是周恩来同志送给毛主席的,然而很少有...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身体健康的时侯,每年都要外出巡视工作,返程时间一般在9月底.1971年8月15日13点,我们陪着已经78岁高龄的毛主席又出巡了.16日到武昌.在武汉,毛主席同武汉军区兼湖北省负责人刘丰谈话一次;同刘丰及河南省负责人刘建勋、王新谈话一次;同已调国务院工作仍兼湖南省负责人的华国锋谈话一次.离武汉前,还同刘丰谈话一次.28日到长沙.在长沙,毛主席同华国锋和湖南省负责人卜占亚谈话一次;同广州军区兼广东省负责人刘兴元、丁盛、广西壮族自治区负责人韦国清谈话一次.后又同华国锋、卜占亚、刘兴元、丁励、韦国清集体谈话一次.31日到南昌.在南昌,毛主席同南京军区兼江苏省负责人许世友、福州军区兼福建省负责人韩先楚、江西省负责人程世清谈话两次.毛主席沿途的历次谈话,我都参加了.在湖南,毛主席还同我单独谈话一次.一路上,毛主席在谈话中多次强调:“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反复讲:我们这个党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大的路线斗争有十次.这十次路线斗争中,有人要分裂我们这个党,都没有分裂成.这个问题,值得研究.1970年庐山会议,他们搞突然袭击,搞地下活动,为什么不敢公开呢?可见心里有鬼.他们先搞隐瞒,后搞突然袭击,五个常委瞒着三个,也瞒着政治  相似文献   

9.
1938年8月中旬,我们50个十七、八岁的青年,从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延安边区教育厅报到.准备在教师训练班作短期集训后,分配到各县农村当小学教员.我们这些青年绝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抗日的中心延安,心情非常激动与好奇.我约了几个同志到处走,到处看,一路走,一路唱,十分开心.忽然有人说道:“我们已到了毛主席身边,要能直接聆听毛主席的教导,该多好啊;”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九年五月毛主席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而写的文章中提出了“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原则。毛主席说:“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  相似文献   

11.
肖丽 《党史纵横》2001,(7):35-35
1959年,我们沈阳军区歌舞团在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在怀仁堂的小舞厅里,毛主席观看了《蝶恋花》片段“桂花舞”,我有幸参加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我们围应在毛主席身边。舞曲响起,毛主席起身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跳舞吧,我当时又兴奋又紧张,毛主席一边跳舞一边和我唠家常,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程桂珍,接着又补充说这个名字有点旧。毛主席亲切地说:“小同志,你就叫程万里吧。”随后,又问我家在哪里,兄妹几个,我忙回答,“我家住丹东,旧社会可苦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全家永远感谢毛主席。”接着我又说,我家姊…  相似文献   

12.
莫艾 《党史博览》2007,(10):24-27
1946年元宵节,毛主席带着毛岸英来到了南区合作社 1946年2月16日,是农历的元宵节.这天上午10时半左右,毛主席带着毛岸英,在一些警卫人员陪同下,乘坐一辆改装过的旧汽车,来到了南区合作社所在地柳林子村.  相似文献   

13.
1935年6月,我们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经过改编,我被分配到中央红军一军团司令部,给叶剑英参谋长当警卫员.1935年7月,毛儿盖会议后,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抗日救国,而张国焘却背信弃义,逃跑南下,分裂中央,搞独立王国,并要把改编到中央红军的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和战士一个一个都抓回去.我下定决心跟毛主席北上,决不南下.一天上午,我们驻地来了几十个奉命抓人的红四方面军的战士.当时,我在喂马,叶参谋长正在外边散步.发现情况后,我慌慌张张地跑到叶参谋长面前说:“首长,不好了,抓我来了!”“你不要慌,不要讲话,我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对我谈起他的三大志愿,并说:“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很满足了。”毛主席的衣食起居都由我们工作人员照顾,他与我们朝夕相处,结下了很深的感情。毛主席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在我身边、我对你们的感情比对孩子们还深。”毛主席的卫士们成了他最亲近的人。毛主席入睡困难是众所周知的,他有个习惯,就是在睡觉前要和  相似文献   

15.
我叫梁宪波,今年38岁,是安达市铁西街三委的一名残疾人.三岁那年,我不慎掉在火里,由于继母视我为多余的人,没有及时抢救,使我烧去了10个手指,下眼皮和鼻子粘连在一起,下嘴唇和脖子粘连在一起.我爱人叫王宪臣,自幼残疾,1米38的个头,前鸡胸、后罗锅.我还有两个孩子,一家四口净是不幸事,要不是遇见姜婶,我们早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16.
从1953年1月我被任命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同年7月根据中央决定改称省委第一书记,到1965年8月我奉命调离山西,前后12年零8个月,这是我一生中在毛主席直接教诲下渡过的最难忘怀的岁月。毛主席是怎样教诲我们这一代省委第一书记的?这是我每当回忆辞去的岁月时都要反复思索的课题。我写过的几篇回忆文章,例如《毛主席教我们读书》、《毛主席谈辩证法》等,都同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这个主题直接相关,但它们都欠全面。毛主席为了使我们当好省委书记,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寄予了那么多的厚望,这笔珍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是决不能忘怀的。…  相似文献   

17.
1956年,经上级批准,我作为一名藏族代表随团赴内地参观,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10月4日,在北京中南海荣幸地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 我家在原比如宗的彭盼部落,隶属三十九族地区。从我以上三代都是百户头人,最早是我爷爷,之后是我父亲。我12岁那年,家遭横祸,爷爷和父亲相继辞世。家中剩我们兄弟4人,我为长兄,幼弟才8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主席接受斯诺采访时,多次谈到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支持了他的革命路线。王稼祥在同斯诺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要说我在遵义会议上第一个支持毛主席的正确主张是个功绩的话,这首先是毛主席对我教育、启发的结果。长征开始,毛主席有病坐担架,和我同行,每当到宿营地休息时,经常在一起交谈.我向毛主席坦率地表示了对当前形势的忧虑,毛主席很赞同我的看法,并针  相似文献   

19.
彭学明 《学习导报》2014,(12):60-61
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乡亲们问我哪里去,北京城里看亲人。/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上北京,你要问我是哪来的客,湘西古丈种茶人。/桑木扁担轻又轻,千里送茶情意深,香茶献给毛主席,都说我是幸福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讲述的是湖南湘西古丈县几位茶农给毛主席寄茶叶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958年清明节前。那时,漫山遍野的茶叶吐着新芽、泛着新绿,古丈县古阳镇思源桥村(原红星大队)的几位年轻的土家族茶农,也像春天的新茶发着新芽、漫着新绿。他们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的深厚感情,精心炒制了十斤一芽一叶的明前茶,湘西人叫社茶,寄给了毛主席,还特别在茶叶里夹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以表达土家族儿女对毛主席的爱。  相似文献   

20.
1931年冬,毛泽东率红四军驻扎在宁都小布赤坎村,村里有一位老大娘,无儿无女,孤苦零丁,毛泽东经常帮老大娘担水劈柴,老大娘甚是感激,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接连对我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军事“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日理万机,在不成眠,身体日渐消瘦,两眼布满了血丝.老大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毛主席为咱穷人日夜操劳,身体不好可不行.她想为毛主席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可手头又没钱.想来想去,家中只有一只母鸡,于是她抓起母鸡送到毛泽东住处.左说右说,毛泽东坚辞不收:“你老人家生活困难,靠这只母鸡生蛋换钱过日子,这鸡我是万万不能收的.”大娘没法,又去找毛泽东的警卫员,要他杀了炖给毛主席吃.警卫员为难地说:“大娘,不行呀,主席会批评我的.”“如果毛主席批评你,你就来找我好了.”大娘硬把母鸡塞到警卫员手中走了.警卫员抱着母鸡来见毛泽东.毛泽东沉思片刻说;“既然大娘执意要送,就暂时把鸡留下,帮大娘喂养好,等我们离开时再还给大娘.”在他们的精心喂养下,母鸡长得很好,一个月时间竟生了25个蛋.警卫员要把鸡蛋煮给毛泽东吃,毛泽东忙阻止说:“鸡是群众的,蛋也是群众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可不能违犯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