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理论学刊》2006,1(11):49-50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是对一切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在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理论视野中,世界是属人的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思维的一切联系与规律应在此基础上理解,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也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宝善 《求是》2013,(16):36-38
新闻观是关于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党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实践,这在当前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就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新闻体制问题总有人认为中国的新闻体制不好,主张中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总的根本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在新闻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一定要紧密联系新时期新闻工作的实际,学习马克思、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有特色的七个理论观点:“喉舌论”、党性论、群众论、导向论、艺术论、道德论和人才论,深刻领会其内涵,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喉舌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对于新闻事业性质、功能、作用和地位的传统论点…  相似文献   

4.
最近,不少地方的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已收到实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这项活动逐步引向深入,是当前新闻战线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是新闻工作者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重要保证,是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对比分析中, 深刻理解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记录,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直接、全面、综合地反映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但新闻又是观念的产物。新闻在报道事实时必然包含着对事实的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总的根本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在新闻学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一定要紧密联系新时期新闻工作的实际。学习马克思、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有特色的七个理论观点:“喉舌论”、党性论、群众论、导向论、艺术论、道德论和人才论,深刻领会其内涵,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范自身言行和工作会议的报道,引导媒体遵循新闻规律,体现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需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断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反映新闻实践的本质要求,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实现"三贴近",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相似文献   

8.
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这是中宣部今年对新闻战线提出的要求。在新世纪之初开展这一活动是必要的、及时的,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党性原则的一次再教育,也是进入新世纪后,新闻单位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课题、新挑战而必须认真抓好的一项重大的紧迫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1、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现代新闻传播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是各国新闻文  相似文献   

9.
从“造反有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而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围的第一要务”.再到十七大报告提出“核心是以人为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深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把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与“人”的层面来考虑。1978年以前一段时期.一些人常认为“人”的问题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谈人色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和大众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实现理论和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和群众互动的过程,在“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辨证统一中,遵循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在逻辑;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两层涵义:吸收新的时代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新的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表现为内容更新和形式更新,它的主要困扰在于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乃是其最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每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成长之魂,是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事物和新观念层出不穷,群众思想意识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普通市民的价值取向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群众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3.
谌笛 《城市党报研究》2004,(3):19-21,2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一直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面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不断挑战,在运用毛泽东、邓小平新闻理论,回答和解决我国新闻实践出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有的“喉舌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随之迅猛变革。短时间内,移动终端、数字报刊、微博、微信席卷而来。青年群体对这些新兴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这些新兴事物对青年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样,青年新闻工作者面对日益繁复的舆论环境,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往往容易受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观念的影响,容易受利益的驱使和诱惑,缺乏甄辨力、观察力。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部分青年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导向失误。因此,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范自身言行和工作会议的报道,引导媒体遵循新闻规律,体现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需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不断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反映新闻实践的本质要求,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实现"三贴近",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于黎冰 《世纪桥》2014,(7):57-5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要符合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要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层面来理解新闻观,新闻观具有阶级性和党性,反映其特定的经济基础。中国现代传媒的发展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然要与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婕 《学习月刊》2013,(13):4-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是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被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策略。新的历史时期重温马克思运筹帷幄的"舆论观",对我们当前如何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效引导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4,(3)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为突破口,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以实现中国梦为价值取向,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就是毛泽东关于坚持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是对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指导。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独特的实践性、高度的创造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毛泽东虽然未能完整地建立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但他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代中国人变革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共同理想和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其要点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发展了哲学实践观,找到了把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着不同理解,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实践唯主义的理解和从思维方式变革角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即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实践哲学理论的创新,即提出了实践是人最本质、最切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