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佳悦 《世纪桥》2022,(9):81-83
当前,大部分高校正积极探索隐性教育的开展形式和途径,但仍存在对隐性教育重视度较低的问题。课堂教学显隐比例不协调、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是其具体表现。教师不习惯采用隐性教育方式进行教学、高校相关人员对实践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重视度不够、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开发力度有待提高是此问题之所以存在的主要原因。为此,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对隐性教育的应用力度;要优化实践活动过程,运用实践体验隐性教育方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公民道德教育显性与隐性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林更茂 《探索》2003,(2):89-91
显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也曾经并一直发挥着育人的重要功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隐性教育则成为世界各国道德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应把握这一趋势,通过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完善自我管理和社会服务,构建服务式教育模式,来实现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隐性、渗透性、有效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开发和应用。文章探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功能、优势,提出了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办法路径。  相似文献   

4.
形式化问题已成为我国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突出问题,而教育性却在推行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抹杀,其外在表现为:教育目标上的缺失、教育过程中的缺失及教育主体上的缺失。导致18岁成人仪式教育教育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定位不清晰、认识不全面、操作不恰当。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教育性:首先要深化思想认识,明确育人目标;其次,要以学校为依托,注重仪式教育的过程性;最后,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18岁成人仪式教育教育性问题的追问与探讨,对于深入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谈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隐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隐性的思想教育模式是指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精神氛围,教育内容中隐含的政治理论和思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的交往中流露的政治情感和观点,以及育人环境施加的种种影响,如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人文景观、人际关系、校风、校园精神、教育管理者的人格力量等。这种隐性教育方式有选择性——对外来影响进行识别、筛选;激励性——激励教育管理对象奋发向上;内聚性——对团队成员有凝聚力;调节性——自我调节能力、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宣传工作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体现为导向功能和保证功能;在政治理论教育中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转化功能和育人功能;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为凝聚功能与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7.
校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价值、激励价值与陶冶价值。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奠定育人基础;融校史资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握主渠道发挥育人作用;融校史资源于校园环境建设,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做好网络平台建设,开辟校史资源育人新载体,从而为校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多种途径,最终促进校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能协调创新创业相关方的利益关系,规范创新创业主体的市场行为,克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载体,强化了其价值导向与教育理念,解决了其重大利益关切,对其进行了拓展与延伸,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通过协同教学体系、社会实践及校园氛围,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9.
校报是高校重要的育人阵地和全方位育人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校报德育功能存在日益弱化的倾向,应通过高扬党性旗帜、注重舆情调研、组织教育活动等方式强化校报德育功能,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大学生群体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党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党史教育在经历三次变革后仍有欠缺,如何强化党史教育的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党史教育应加强规律性、专题性的教学,提升党史教学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在教学方式上逐步探索由“大”入“小”,以“小”见“大”,这些将有助于大学生对党的历史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达到党史教育良好的资政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发展性精准资助,兼具保障性和发展性的双重功能,建构了针对贫困生的一种发展性能力德性。在以往的德性教育中,资助者优势视角居多,受助者主体性匮乏,资助关系并不平等和对等,资助的显性及隐性教育功能受到制约。基于高校教育大环境和资助育人大生态,应辨识德知、德性与德行,心理、情感与行为的关系,着力破解贫困生资助依赖、受助乏力等衍生矛盾,满足贫困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形成主体互动的良性资助关系。要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坚持资助与受助互为主体,摒弃片面的权利论与义务论,充分挖掘发展性资助的内在利益,保持资助能力提高与育人能力同步、受助能力提高与道德能力同步,围绕技业、职业、就业等方面,提高学生发展性的能力德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党委统领的育人功能蕴含政治导向型育人功能、管理规范型育人功能、学习引导型育人功能、自我内化型育人功能四种基本形态,内蕴了一个倒置"等腰三角形"式逻辑结构。其中,管理规范型育人功能与学习引导型育人功能分别充当具有平衡张力的"两腰",支撑着充当"等腰三角形底"的自我内化型育人功能,政治导向型育人功能则贯穿了功能结构的整体。但由于功能承载部门和队伍的天然结构,衍生了不同育人功能主体间的矛盾等。要求我们挖掘育人功能个体优势,建构宏观联动机制,优化四支队伍协同的四维实践探索,强化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实现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构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特定化、教育内容的前导性以及教育内容泛专业综合性的特征,其教育内容也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缺乏发展性和传导方式缺乏互动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内容应该围绕着"生活与学习"的基本目标以及"价值与发展"的最高目标进行建构,理清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内容的内部结构,引导与培育主体间的隐性教育平台,建立新生思想教育内容的双平台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开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活动中,总后某通信总站党委着眼发挥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功能,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切实在赞颂成就中坚定信心,在岗位践行中强化使命,激发广大官兵"献身使命铸铁拳、保障总部当尖兵"的政治热情,积极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感悟科学发展成就,深扎对党忠诚之根。该站驻防首都、服务总部,中心工  相似文献   

15.
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孝道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孝道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孝道缺失主表现在生命意识淡薄、孝敬父母意识薄弱、感恩意识匮乏等方面。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构建孝道教育网络,做到管理育人;二优化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校园环境,做到环境育人;三强化大学生孝道的践行教育,做到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6.
毕业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偏事务性和碎片化,教育性和系统性相对缺失的现象。文章从分析高校毕业生工作研究现状入手,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思路,探究教育者如何发挥毕业教育主体作用,结合工作实例对构建高校毕业教育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更要引领时代的步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被提出来的一个新型教育课题,它是综合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当代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校要从教学主体、载体、环体三个方面统筹进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培养人才和学生自习的阵地,不仅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还是高校发展教育、知识数据库建设和图书珍藏的"家园"。如何搭乘"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资源专列,促进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重要平台,具有丰富的文献、良好的环境、优秀的馆员、先进的信息设施和突出的隐性教育等优势,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全过程育人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重大体育赛事的思想政治教育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鑫 《探索》2003,(1):89-91
在我国 ,体育事业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阵地。在现代社会 ,重大体育赛事影响大、观众多、范围广 ,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在新世纪 ,探讨重大体育赛事的育人功能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据 ,全面探讨了重大体育赛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方法而言的。隐性教育方法具有独特的内涵、特点和功能,新时期隐性教育方法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