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2.
挫败蒋介石三路会师宿县的计划1948年11月25日,一道电波传来喜讯,黄维兵团10万余人,已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安徽省宿县双堆集、南坪集一带地区。此时,在徐州、蚌埠地区的敌人已被分割成三大块。一是徐州市,有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二是在宿县西南的黄维兵团;三是由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粟裕估计,包围了黄维兵团,蒋介石必然要徐州之敌和蚌埠之敌南下北上,救援黄维兵团。为此,粟裕迅速调整部署,预作准备。以第1、第3、第4、第8、第9、第12、鲁中南、两广、渤海等9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独立第l、第3旅,组成北线集团,由…  相似文献   

3.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蒋介石惊恐不已,急忙调兵遣将,全力回防中原。同时调集整编第五、第五十七、第八十四师及第八十八师之新编第二十一旅等部,在鲁西南寻找华野西线兵团作战。另以整编第五十五、第六十八、第七十二、第七十师等部,堵防鲁西南的菏泽、济宁、金乡和豫东的开封、商丘等地。蒋介石判断,华野  相似文献   

4.
开封战役刚刚结束,睢杞战役又打响了。华野首长根据敌情,定下了阻击一路强敌、围歼一路弱敌的战役决心:以叶飞指挥由第一、四、六纵队及特纵组成的突击集团,隐蔽集结于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和民权地区,实行南北夹击,围歼区寿年兵团;令从上蔡地区北上归建的第十纵队,会同第三、八纵队和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在杞县地区构筑阻援阵地,以“攻势防御”阻击邱清泉兵团(又称整编第五军,辖整编第五师、第七十师)东援,保障突击集团顺利围歼区寿年兵团。  相似文献   

5.
郑军 《党史文苑》2002,(2):38-40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数十万国民党精锐与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大战于苏中,数度交手,互有胜负,我军以几座城池的代价,换取了歼敌10万的辉煌战绩。1946年11月,为了将我华中野战军聚歼或压迫至鲁南山区,蒋介石又集中11个整编师近40万人的强大兵力,分四路向我华中和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四路围攻,粟裕专挑强敌打按照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薛岳的统一部署,敌四路围攻的兵力编成和进攻计划如下:盐阜兵团:由李天霞整编83师、王泽浚整编44师、黄百韬整编25师和李振的整编65师组成,兵团司令官…  相似文献   

6.
<正>历尽艰辛,胜利穿越黄泛区刘邓大军深入国民党军战略纵深100多公里后,蒋介石仍然弄不清我军的战略意图,为堵截"共匪"向南"流窜",仅以驻蚌埠的整编第四十六师一部西进太和,纠合地方团队在沙河布防,控制船只,防我南渡;而以主力罗广文兵团和张淦兵团的12个旅为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7.
1948年5月.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一纵、四纵、六纵、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由濮阳等地南渡黄河,前出菏泽、巨野一线。与中野第十一纵队会合.准备会同奉命由中原野战军归建的第三、第八纵队,寻歼位于鲁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主力。  相似文献   

8.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淮海地区的国民党军尚有三股大的兵力,一股是位于徐州及其以东地区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第二股是位于蚌埠及其以北地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第三股是从中原赶来增援淮海战场、已进至浍河南岸南坪集地区的黄  相似文献   

9.
郝鹏举曾为国民党第四十二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鲁南绥靖区司令官。1946年1月,他在台儿庄"剿共"前线率部起义并改编为我军,可是一年后又公开叛变重新投靠了蒋介石。制造了震惊华东战场的"郝鹏举事件"。最终被华东解放军一举歼灭,落得个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10.
包围杜聿明集团12月3日上午,蒋介石得知黄线兵团正面压力减小,解放军一部后撤,误认为解放军伤亡过大而撤退,一阵欣喜;又得知技事明集团已安全撤离徐州,认为形势已有转机,又在做解救黄维兵团的黄粱美梦。蒋介石唯恐社幸明一意逃跑,“消极轻战”,当即以亲笔信空投给祉章明:“据空军报告,深汉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站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亡种.绝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泽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费维兵团之目。”杜章明看了之后,觉得蒋介石…  相似文献   

11.
1946年,蒋介石为了笼络军心,让部下为其卖命,派出一个“慰问团”来到贾汪地区(今属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给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部队打气,并向徐外绥署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张克侠等授予“中正剑”。然而,蒋介石怎么也没想到,张克侠已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卧底国民党军营17年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两年之后这位“佩剑将军”率部阵前起义,加入了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2.
南粤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社会暗无天日。1947年至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作垂死挣扎,纠集了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的兵力,分别固守粤北和确保大后方的广州大本营。蒋军以主力第13、第21兵团等共7个军和5个保安师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以第12兵团2个军驻潮(安)、汕(头)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以1个军驻防湛江地区,守住通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退路;以1个军驻守海南岛。  相似文献   

13.
邱清泉保举部下叶芳“保护桑梓,委以重任”,叶芳却抓住时机拉起队伍,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准备弃暗投明 1948年7月,豫东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因“援战不力,有误党国”被迫去职回老家。 邱清采老家的反动分子对共产党游击队武装在浙南地区的活动十分惊恐,希望邱清泉能派兵“保  相似文献   

14.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野十纵在山东兵团指挥下,会同第七、第十三纵队由临(城)枣(庄)线向韩庄、台儿庄攻击,突破运河沿线,进至徐州以东,切断陇海路,形成攻徐态势,并配合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部第五十九军、第七十七军起义,一举包围了正向徐州撤退的黄百韬兵团。  相似文献   

15.
正1948年11月30日,被围困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团除以一部分兵力对华东野战军发动佯攻以迷惑解放军外,其主力第二兵团、第十三兵团、第十六兵团和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党政机关以及被裹胁的群众约30万人,开始撤离徐州。12月1日,杜聿明率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撤离徐州,向涡阳、蒙城方向退却。在徐州周围监视杜聿明集团的华野部队立即实施追击。对此,蒋介石1949年元旦检讨战局时说:"我军撤出徐州后,前进途中,迭遭×军以人海战术猛袭,并依  相似文献   

16.
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番号的决定。全军野战部队整编成四大野战军.即第一、二、三、四野战军;此外。将华北军区所属部队整编为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后来,截止到1952年。又相继增设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兵团。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的组建。是解放军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适时总攻夺取军政双丰收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粟裕决定,增调第7兵团第23军、第8兵团第25军及特种兵纵队第1、第3团各2个营和第2团、战车团,分别配属第9、第10兵团,总兵力达10个军及特种兵纵队大部,近40万人,超过敌人一倍。发动总攻,如何保全市区.如何多歼灭敌人,这是粟裕反复深思熟虑的问题。他设想了两种战法:一是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先攻击市区,暂不攻击吴淞。其好处是:避免在吴淞附近继续进行恶战,减少部队伤亡;敌人遭我军十多天的严重打击,在我军全面强大攻势面前,有可能知道固守上海已不可能,在我放松钳去吴淞时,…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进入1949年后,我军将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最后胜利。蒋介石在被迫下野前夕,接受了美国副参谋总长魏德迈提出的“退保中国东南与台澎地区”的建议,加紧经营以台湾为最后基地的东南沿海地区。3月15日,新华社代表我党发表了《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声明。上海解放后,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由副司令粟裕负责组织第九兵团开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  相似文献   

20.
1948年9月,攻克锦州以北义县扫清锦州外围据点之后,我东北野战军主力把锦州城内的蒋军围得水泄不通。蒋介石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军一旦攻克锦州,长春和沈阳之敌只有被歼的恶运。为解放锦州之危,他亲自跑到东北坐阵指挥,急调华北、山东战场7个师,加上锦西原有4个师,从10月10日向我塔山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廖耀湘第9兵团的11个师又3个骑兵旅,从沈阳增援锦州被阻击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蒋介石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