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台宣 《两岸关系》2014,(10):34-35
<正>7月23日至31日,以中华儿女文史体验营暨台湾学子丝路文化之旅为主题的台湾高校学生与甘肃高校学生结对互动交流活动在甘肃举行。本次活动共邀请来自台湾有关高校,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师生共100人参加。在活动中,两岸青年一同探寻丝绸之路,追溯中华历史,学习中华文华,了解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体会底蕴深厚的丝路文化。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受到两岸多家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中新网、凤凰网、每日甘肃网、中央四套、甘肃  相似文献   

2.
张进 《思想战线》2019,45(4):140
“丝路审美文化”广义上是指与丝路相关联、缘丝路而生发、因丝路而熔铸的,体现于物质、图像、文学、行为(活态)、创意等领域的现象和产品中的文化。在“丝绸之路”这个广袤深邃的历史地理空间中,审美文化的流通,构成了一个复杂宏大的“多元系统”,穿梭渗透于人类文化的各个分支,正会通集聚为知识生产和资本分配的新场域,以其“歧感共通性”“活态空间性”“熔铸生成性”“历史物质性”“事件流动性”和“融通生产性”等属性特征,在民心相通、人文化成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发挥基础功能与枢纽作用。“丝路审美文化”是美学研究对象,也是涵摄了世界观、思想理论、方法手段和价值准则的,能对对象进行重构和系统“深描”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近水则灵     
黄宁 《当代广西》2009,(16):28-29
梧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滔滔东去的西江及其所孕育的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梧州不可多得的财富。梧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交汇处”,又成为一个多种文化的大熔炉,名人文化、龙母文化、宗教文化、商贸文化共同构成了梧州的西江文化,内涵丰富,多姿多彩,同时又水乳交融,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申志波 《台声》2022,(19):33-34
<正>在秋高气爽、“丰”景如画的季节,由全国台联指导,甘肃省台联承办的“龙脉相传青春中华”2022年全国台联第十九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甘肃分营于9月13日至19日在甘肃兰州、平凉、天水等地举办。来自上海、河南等省市的20余名台胞青年共同走进甘肃,感受伏羲文化、丝路文化,研学甘肃历史。  相似文献   

5.
从中学教材到大学课本,我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丝绸之路”的记载都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到西亚再辗转到欧洲的这么一条经典而充满传奇色彩的路.我是70年代后期读完中,80年代中期念大学的.问题的关键是,我还是肤浅到对我所处的城市即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竟是另一条同样充满传奇、布满故事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浑然不知的程度.即使那时的历史书中实际上已经对此有所提及了,但由于教材中对北丝路的重点渲染,加上当时日本有位叫喜多郎的音乐大师大做北丝路的音乐,使我还是过分固执地浸淫于敦煌的飞天美女、楼兰公主的哀怨及西亚驼铃、大漠孤烟的诗情画意之中.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有一座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而得名的城市,那里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河西重镇、边陲锁钥”。它就是嘉峪关市,该市总面积2935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7.3%。随着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嘉峪关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和国家二类旅游开放城市。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嘉峪关市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19至21日,"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新疆新和县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与新和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新和县文体广电局承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甘肃、湖北、湖南、山东、广东、海南、陕西、辽宁、新疆13个省市和自治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新闻理论媒体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综合研究、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史、汉唐时期的龟兹文明、推动丝路文明和龟兹文明交流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疆在祖国的怀抱中,喀什在新疆的臂腕里.祖国怀抱宽又广,新疆臂腕暖人心.各族人民大团结,其乐融融大家庭……”这首脍炙人口的“喀什噶尔唱团结”歌曲,在金秋的八月,大美的喀什,再次唱响. 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喀什市古称“疏勒”,历史上是横贯亚欧大陆“丝绸之路”中国南、北、中三路在西端交汇的商埠重镇,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笔者根据海上丝路发展过程和特点,阐述海上丝路概念由来,梳理19世纪后期以来研究梗概,指出海上丝路所蕴含的丝绸、茶叶、香料、陶瓷贸易及相应带来文化、科技、宗教等交流的主要内涵,根据中外交往目的和手段,认定和平、友好、平等交流是海上丝路性质所在。其对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深刻影响,对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只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东来,16世纪开始海上丝路受到破坏,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西交流性质发生巨变,海上丝路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大》2009,(7):58-58
兰州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城市,也是“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节点城市,享有“丝路山水名城、西部黄河之都”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1.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贯穿全境,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考古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有1000多处,遍布全省各地。战国、秦、汉、明等中国历史上各时代长城在甘肃境内均有遗存,保存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趋势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流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东方文化圈”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向西方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处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之中,正是通过交流,经过冲突、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只有在不断扩大的中外文化的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一、甘肃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 ,是华夏民族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汉唐以来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贯穿全境 ,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考古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有10 0 0多处 ,遍布全省各地。战国、秦、汉、明等中国历史上各时代长城在甘肃境内均有遗存 ,保存比较完整 ,在甘肃境内绵延 16 0 0多公里 ;天下雄关嘉峪关雄踞戈壁 ,巍峨雄伟 ;泾、渭河流域 ,孕育了可与半坡文化相媲美的秦安大地湾、马家窑等史前文化 ;甘肃彩陶 ,以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类型和精美的饰纹而著…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6)
正河西走廊最西侧的茫茫戈壁中,有一片绿洲,名曰敦煌。这里是连接东西方的"咽喉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千百年来,东西商贾、南北僧众,"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书写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敦煌故事"。"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在  相似文献   

15.
<正>"丝路"战略是我国开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命题,为连云港和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创造了普惠性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此大背景下,连云港市民政部门不断深化民政改革创新,全力建设现代民政,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商贸枢纽、文化重镇,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承东启西的开放引擎。敦煌见证着古丝绸之路上经济发展繁荣的悠久历史,承载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着从不同源头流淌而来的人类文明在交融碰撞中愈加丰富多彩。现实的枝叶生长于历史的土壤。"一带一路"来自于历史的宝贵经验,契合于时代的发展趋势,立足于登高临远的  相似文献   

17.
正初春,信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观汉代宝藏,溯丝路文脉。古物千姿,群宝竞艳,诉说着珠城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水乳交融的沧桑变迁;文景相宜,游人如织,展现出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统计显示,2017年,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近3倍。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北海具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要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加深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大决策,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举措。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进程中凸显丝绸之路和平、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肩负起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对于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构建和谐共赢的区域文化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妍 《人民论坛》2014,(11):218-220
“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构想的提出,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凭借自身优势新疆可以为国家战略做出贡献:打造能源资源中心、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同时,新疆也面临包括基础设施、国内竞争和外部不稳定因素在内的障碍和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新疆才能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南 《北京观察》2024,(1):77-80
<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丝绸之路,广义上是指所有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通道。丝绸、陶瓷、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一件件工艺美术珍品,见证了丝路的繁荣,牵动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与碰撞,最终凝聚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一带一路”倡议迈入新十年之际,本刊与北京工艺美术研究院合作,着眼于丝绸之路这条文化艺术长廊,以工艺美术为切入点,探索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