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的形势和考验,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在权力来源上,要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在权力目的上,要树立权力是为民谋利工具的观点;在权力价值上,要树立权力  相似文献   

2.
论文摘登     
《传承》2004,(5):42-43
吴秀杰王孔旭《学习贯彻两个〈条例〉不断增强党的监督执政意识》学习贯彻两个《条例》,首先,作为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正确认识权力是掌好权、用好权的前提。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任何人掌权,都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人民赋予我们权力,就要为民所用,让人民放心,对人民负责,使人民受益。其次,要自觉接受监督,要提高接受监督的认识,要营造接受监督的氛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如果党内民主发扬不够,倡导监督、支持监督、保护监督的氛围不浓,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就不能真正落实到位。再次,要培养接受监督的能…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教育在先 ,特别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要作为党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江泽民指出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 ,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 ,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如果长期执政以后…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  相似文献   

5.
杨海明 《桂海论丛》2003,19(5):15-1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关键的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民主、高效、科学、廉洁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环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6.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要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在他们中树立起威望和信誉。这既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然而,有的干部对威信有一种误解,似乎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威信也就越高。其实,职务、权力和威信是两码事。职务是组织任命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威信却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树立。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就必须正确处理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4,(15):1-1
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公正,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清代学者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后.得出一个结论,叫“贿随好权”。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进行.为什么有人给你送钱,并不是他对你有什么感情.而是看中你手中的权力。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头脑不清  相似文献   

8.
农华山 《当代广西》2004,(21):36-37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好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在思想上清除落后的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新观念。其中,至少应树立好以下几种观念: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是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正确的权力观应当是,权力是人民授予的, 受人民监督的,并按人民的意志任免的;权力与责任是相统一的,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力的责任;抛弃责任或少负责任的权力行为必将受到人民的追究;只有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才会把权力授予我们并支持我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们才能正确行使好手  相似文献   

9.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中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态度。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把群众观点概括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观点的基本点。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宋锦原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所谓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看法,包括权力的来源和赋予、权力的使用、权力的终止和剥夺等几方面的内容。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掌握一定的管理权力。他们在行...  相似文献   

11.
王翠英 《前沿》2002,(8):90-92
什么是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 ,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决不能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 ,更不能搞权钱交易。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必须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三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诚心诚意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奋斗.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明了权力的性质,才能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做到"今日权在手,倾心为人民."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是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问题。一、牢记宗旨,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权力观共产党人从来就认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我们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都是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必须依照人民的意志正确使用其权力。正如音乐指挥家要有深厚的音乐素养一样,领导者要正确行使上下有限、左右有度的权力,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条件。领导者的思想品质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条件之一:要有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领导者是否把群众看做主人,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周恩来曾经指出,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做一个好的领导者,首先要“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要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者说  相似文献   

16.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要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在他们中树立起威望和信誉。这既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然而,有的干部对威信有一种误解,似乎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威信也就越高。其实,职务、权力和威信是两码事。职务是组织任命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威信却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树立。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就必须正确处理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关系。首先是做人。做人就是要真诚待人。为人是否真诚,是反映其思想品质的重要标志。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特征之一就是:思想健康向上,说话表里如一,待人真诚宽…  相似文献   

17.
党要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必须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关系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决定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为人民掌好权;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必须做人民的好公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维护人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必须把对上级负责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  相似文献   

19.
群众监督即人民群众对“权力”的监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所以,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则是人民群众选举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公仆,这样“权力的主人”对“权力的行使者”的监督就是非常必要的,它既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真正体现,同时又可以防止那些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官僚腐败者的产生。一、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  相似文献   

20.
权力观辨析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正确行使权力的前提。为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人民权力的受托者———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唯物史观 ,执政为民 ,拒斥权力拜物教 ,防止和遏制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