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现逻辑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十分重要的议题,劳丹在阐述了发现的逻辑为什么被抛弃的同时提出了要复活科学发现的逻辑,他这一思想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雪 《法制与社会》2010,(29):294-29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性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点,能否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长期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满足了这一需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性思想。  相似文献   

3.
法理学中的法律逻辑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完善的法律中法律逻辑学被简单化为法典适用的简单逻辑 ,它不能将法典化过程中真正的逻辑方法反映出来 ;现代法律逻辑学尝试了形式数理逻辑、自然科学和试验科学逻辑、规范性逻辑等不同的研究思路 ;但这些研究对现代法理学对司法三段论批判仍然认识不够深刻 ,本文认为司法三段论是一种研究框架 ,逻辑的刻画功能、发现功能、修辞 (论证 )功能在法理学指导下已经显得越来越具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柏生 《法学》2005,(9):113-116
简单性原则是自然科学中人们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简单性原则包含着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意义。简单性原则要求法学研究讲求规律性、原则性、因果律、归纳律、和谐性、对称性、谦抑性等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立法的科学性仍然是立法学中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论题。为了重新省思“科学立法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本文从逻辑实证主义、社会历史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种代表性的科学哲学观点入手,简扼勾勒了三种观点项下的科学立法证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批判实在论取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继而提出科学立法的结构—机制整合策略。这种整合策略的要旨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提倡一种从外部的、科学哲学的视角,而非单纯局限在内部的、法律人的视角;第二,在精确的自然科学意义上,建构一门有效的、解放性的立法科学是完全可欲的,为了实现这种可欲性,立法者/立法工作者应从社会机制出发并以寻找最具解释力的社会机制为旨归。  相似文献   

6.
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萨维尼认为,法学是一门哲学性(体系性)的科学。在法学方法论讲义中,萨维尼针对法律体系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体系化方法的四条规则。他在《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以法律关系为切入点,成功地运用体系化方法整合了罗马法(民法)的体系。萨维尼的体系化方法对法律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及其所蕴含的理念内核的强调为当代法学方法论提供了一些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7.
于洁 《行政与法》2012,(1):66-6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处基础性地位,具有目的性功能;而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则因处于衍生性地位,而更具手段性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二者虽各有倚重,但却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供现实背景、理论资源、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取向;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储备、制度保障和现实的动能。  相似文献   

8.
对于犯罪论体系,在不同的法系有不同的概念和逻辑构成,就大陆法系而言,犯罪论体系通说是三元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其由该当性(法定性),客观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具有递进式逻辑结构的要件构成。其中该当性是第一个逻辑结构也是最重要的逻辑结构。该当性是客观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制约刑法学发展的瓶颈就可能始终存在。本文拟从犯罪论体系的渊源、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来简单阐述犯罪论体系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谢觉哉关于调解法治思想的论述,以其科学的方法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关联准确揭示了调解的精义,其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思想理论上均为"现代司法"留存可借鉴经验与拓展空间。在秉承法治梦,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情势下,认真梳理和深入挖掘此项财富,既是化解纠纷维护公正的直接要求,也是推动和谐司法建设的潜在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于犯罪论体系,在不同的法系有不同的概念和逻辑构成,就大陆法系而言,犯罪论体系通说是三元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其由该当性(法定性),客观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具有递进式逻辑结构的要件构成.其中该当性是第一个逻辑结构也是最重要的逻辑结构.该当性是客观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制约刑法学发展的瓶颈就可能始终存在.本文拟从犯罪论体系的渊源、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来简单阐述犯罪论体系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其发展史说明充实完整的方法论是一门科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和它能否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拉伦茨教授在其名著《法学方法论》中亦说:"法学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固有之方法。"法学作为人文科学中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若要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本文对其与法学、法律的关系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成为科学的根本条件。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达到对于法的本质和规律科学认识的桥梁或渡船。没有这一桥梁或者渡船,就无法达到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真理的彼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反过来又成为人们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所…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的历史充分显示:一部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科学史,一部科学史基本上是一部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未来的科学方法论只可能存在以一种流派为核心的、多种流派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60年代,福柯提出哲学的考古学方法,这在他的思想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起点,对理解他思想的独特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知识考古学》是福柯唯一明确讨论方法论的著作,注重揭示科学的知识话语类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福柯又提出了自己的谱系学方法,与哲学的考古学方法不同,考古学方法是从一种认识型出发描述历史现象,谱系学引入了权力概念,将不同的认识型看作权力的效果,关注权力与知识关系的揭示,这是对考古学方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璇 《清华法学》2023,(4):26-49
刑法教义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处理好知识的本土性与普适性、实践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这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系统研发。通过梳理三百余年来德国刑法学方法论的演进脉络可以发现,在刑法教义学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试图对刑法教义学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努力。不论是倚重自然法和哲学理念,还是求助于刑法规制对象之物本逻辑结构的尝试,虽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但总体上均归于失败。当代德国刑法教义学总体呈现出弱化科学要求、偏重实用效果的趋向,这既反映了现代法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值得反思之处。探寻刑法教义学的科学品质,关键在于:第一,深化对刑法教义学不同体系类型的理解;第二,为刑法教义学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标准;第三,在刑法教义学内部建立起多层次的科学检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示 :“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要努力学习和掌握贯穿在邓小平同志著作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今后搞好德育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社会意识论  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 ,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 ,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就行了 ,而放松或忽略了思…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现代性逻辑是在"现实—人—自由"的关系性概念中检视其法律与社会理论的各种"建构性"预设的可能性。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法律思想中的现代性逻辑是联结西方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思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中介",它为理解马克思法律与社会思想的论述提供了整体性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视野,为修补马克思自身的"断裂"提供了可以理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尹刚  尹华北 《法制与社会》2010,(34):363-364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是科学抽象法和现象描述法交错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方法论决定了各经济学派理论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使用科学抽象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于其实践性、阶级性、开放性、创新性决定了其科学性,而其他理论则因为方法论的错误而导致了理论的非科学或伪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逻辑既是大陆法系民法内含的思维轴线,也是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应当遵循的基本方法,其本身十分抽象且不具备直接表达功能,需要借助立法语言进行表达。逻辑思维和逻辑方法在民法典的宏观设计和微观构造上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国大陆现行民法中逻辑矛盾丛生,造成法律适用的困惑与困难,给司法实践带来消极后果,影响民法调整功能的发挥和民法价值的充分实现,而其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思想摇摆不定和立法技术粗陋落后。未来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的立法技术路线,增强立法的逻辑表达意识,选择合理的制度安排模式,采用恰当的立法技术处理规则,才能在规范、制度和体系上彻底完成一体贯通的逻辑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