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释了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概念、特征和隐名投资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行立法的检讨和股东资格认定依据的理论分析,提出对隐名股东之股东资格认定的具体路径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股东资格是出资人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上,双重标准、内外有别应当成为处理隐名股东资格纠纷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对于公司内部关系,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对股东资格及股权权益的分配有约定的依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原则上依据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来判断;对于公司外部关系,依据股东资格认定的形式要件来判断,即原则上确认显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并以工商登记的效力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4.
隐名投资者股东资格的问题在欧美法系国家已经得到了解决,解决依据是信托法。但是由于我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对于该问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因此隐名投资者股东资格的问题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理论界关于该问题主要存在着三种观点:否定说、肯定说、折中说。这三种学说各有利弊,折中说虽然综合了否定说与肯定说,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在我国理论界关于隐名投资者股东资格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务中的具体操作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隐名投资引起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因隐名投资而引起的纠纷频繁发生,但现行法律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其进行规制。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所引起的法律问题应如何处理?显名股东与善意第三人之间的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确定?在实践中常常引发人们不同的认识。应通过对隐名投资产生的原因和特征进行分析,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对这些问题做出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向公司隐名出资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法律行为,对其性质和效力的认定应关注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我国实务中,大多数隐名出资人都有独享投资收益并保留实质控制权的内心意思,对此,依其他当事人是否知情,分别构成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的代理关系或隐名代理关系。相关的法律规则亦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7.
股东资格是出资人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上,“双重标准、内外有别”应当成为处理隐名股东资格纠纷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对于公司内部关系.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对股东资格及股权权益的分配有约定的依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原则上依据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来判断:对于公司外部关系,依据股东资格认定的形式要件来判断,即原则上确认显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并以工商登记的效力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8.
公司股东身份的认定关系到投资人在以公司为联结点的法律关系体系运作过程中的权利配置与责任负担。对于股东身份判断的标准,必须要有一个一元的、最终的标准。决定股东身份的是责任,而不是权利。在公司成立的情况下,签署公司章程意味着投资人对公司承担了股东的责任,应当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身份认定的标准。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股东资格的确认只能由司法的权力加以解决。有必要在公司制度上设计专门的股东身份确认的程序。在程序设计上建议采用公司内部机制与司法确认机制两个层级。  相似文献   

9.
对股东资格的认定 ,可以从公司章程记载、持有股份、出资和登记机关的登记记载等方面进行考察 ,其中公司章程的记载是最基本的依据。一般说来 ,向公司的出资 ,只有当公司章程没有记载或没有持股凭证的情况下 ,才对股东资格的认定有确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隐名合伙     
从隐名合伙制度的法律特征、用途等方面观察,可知隐名合伙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隐名合伙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使其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制度魅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隐名投资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因隐名投资而产生的纠纷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是立法与司法不容回避的难题。法律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是明确调整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因而有必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隐名投资行为,深入剖析各情形隐名投资的效力并针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诚信     
一个时期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传统的道德堤坝伤痕累累,社会的诚信体系备受质疑。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与重筑道德的堤坝,也为了我们自强自省,应重新审视诚信的议题,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最终构筑起新时代的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不断学习新知识、注重躬身实践亦是提高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承揽合同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别承揽合同与劳动合同,首先看当事人双方的约定,无约定时看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遵循交易习惯;无习惯可循的,按照承揽合同处理。我国现行法对于次承揽合同设有若干限制,对于不规则承揽也予以了承认。关于工作成果所有权的归属,应当区分类型加以确定,不宜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17.
法治政府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机构的设立与运作、包括行政立法和决策在内的政府整体行为与个体执法行为都是合法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政府。提出这一概念是对法治国家概念的集中回应 ,使人们更全面、更准确地认知和把握易引起误解的依法行政之真谛。建设法治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特殊意义。始终坚持全方位贯彻法律优先原则和创建政府行为法治化监控机制是现时建设法治政府之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