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和特点。近几年,青海省农牧区每年受灾人口190万人左右,成灾人口120-180万人,其中重灾民、特重灾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气侯恶劣,自然条件严酷,尤其以高寒地区的雪灾和环青海湖地区的干旱最为常见,洪涝,冰雹,山体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加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落后,是青海省减灾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域,首先对青海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做出评价;然后深入分析影响其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3,(17):43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救灾机构,全力救灾,从前期救灾到后期灾后重建业务中涉及大量科学数据和信息化应  相似文献   

5.
王萍 《中国人大》2011,(20):15-17
"除玉树地区因灾后重建需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定在今年10月至12月间进行外,青海省从今年的6月1日开始到9月底,在近四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全省37个县(市、区)、321个乡镇的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县级人大代表4792名和乡级人大代表14889名。”——这是青海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最新消息。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海南、四川、云南、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财政厅(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计生委: 为规范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制定《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7.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青海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各有关局、分院、研究所:为深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定了《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建设生态产业文明已成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部分。目前,青海省已经在推进生态产业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今后应针对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不同特点,推进生态产业融资方式的多元化运用,以满足青海省生态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9.
叶奕  王烈炎 《前沿》2014,(11):92-94
青海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型企业在青海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资源型企业的良性发展是青海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型企业由于其特殊性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结合青海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探讨青海资源型企业社会责任构建问题,为青海资源型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0):22-27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本刊记者就青海省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等相关问题专访了青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更阳。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对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推进“两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救灾机构,全力救灾,从前期救灾到后期灾后重建业务中涉及大量科学数据和信息化应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9):24-27
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切实加强减灾救灾工作,提高灾害应急救助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李浦元  贾文德 《中国减灾》1994,4(4):13-14,17
青海省积极开展减灾十年活动李浦元,贾文德(青海省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全省约54万公顷耕地、3300万公顷草场,每年有三分之一遭冰雹、霜冻、洪涝、病虫鼠等灾害的侵袭,地震和滑坡也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牧区1。。多万头牲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5,(12):32-33
一、项目覆盖地区 青海省六州一地一市的4086个行政村及1257158户家庭。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地域辽阔,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全省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和特点,灾害种类多且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也高,是一个因灾害造成损失比较严重的省份。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置身于信息化时代的浪潮,青海减灾救灾人努力创制创新,将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作为青海省在减灾救灾领域探索的重点方  相似文献   

16.
韩陆 《北京观察》2011,(11):20-21
4小时与48小时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紧急救援队临危受命。当天下午6时,由48人12辆救援车组成的第三支救援队从北京出发昼夜兼程3600公里,从平原爬升至4800米的高原,历时48小时到达玉树。长途跋涉和恶劣的路况使车辆耗损严重,更为严重的是两天两夜连续颠簸和高原的低温缺氧环境使队员们体力严重透支。  相似文献   

17.
储有明 《今日上海》2009,(10):62-63
十一次进藏,曹天风与唐卡结下了不解之缘。任何人只要到过唐卡艺术的发祥地之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内的隆务河流域,就会被当地独特的“热贡艺术”所吸引,而唐卡正是“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是藏语“TangKa”的汉语音译,原义为平坦、广阔、展开。它特指藏族地区流行的区别于壁画、  相似文献   

18.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12,(18):18-19
浙江援青干部已经把高原当成了第二个故乡。他们就像高原上的雪莲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灿然开放。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昆仑文化的发祥地和祖国大西北的“聚宝盆”。2010年,中央确定浙江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之后,浙江与海西两个相距遥远的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9.
韩永荣 《中国减灾》1996,6(2):39-41
青海省山洪泥石流灾害及减灾对策韩永荣(青海省防汛抗旱办公室)青海地处内陆腹地,东部农业区属黄土高原,酉南部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使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从近十年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地区、频率、范围、造成的损失来看...  相似文献   

20.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2,(23):34-35
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部署和推进,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作为,是新时期民政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