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大王     
上《刑法》课时,老师提问:“什么叫诈骗罪?”一个学生回答:“如果您不让我考试及格,就犯了诈骗罪!”老师大吃一惊:“你说什么?”学生振振有辞地说:“刑法规定,凡是利用别人的无知而使其遭受损失的,就犯了诈骗罪!”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9日,因郑州“皇家一号”涉黄案而落马的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周廷欣,因犯受贿罪被法院一审判刑六年。充当“皇家一号”保护伞的其他七名公安系统人员也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与“皇家一号”案也深有牵涉的驻马店市市委原书记刘国庆(正厅级)也被立案侦查。自2014年10月以来,涉嫌犯组织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非法经营罪、窝藏罪的“皇家一号”其他75个涉案人,也陆续站在了法院被告席上。  相似文献   

3.
案件     
《中国律师》2012,(12):97
洛阳地窖囚禁6名女子案主犯李浩被判死刑11月30日,洛阳囚禁6名女子案在洛阳中院一审宣判。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浩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组织卖淫罪、非法拘禁罪、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其他4名从犯分别以故意杀人罪、窝藏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或缓刑。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22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依法对轰动济宁的2003“12·6”特大绑架杀人案的9名被告做出判决,宣告顾小波(化名)无罪,盖连月犯杀人罪,判处死刑,张延红、徐宝敏等8人犯绑架罪,分别判处8年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判决一出,立即在济宁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此之前,公安机关认为顾小波涉嫌窝藏罪,检察机关指控顾小波指使盖连月等人将被害人刘伟绑架后杀害。一时间,“顾家的钱能通天”的说法在济宁城传得沸沸扬扬。对于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做出的顾小波无罪的判决,被害人刘伟的家属更是愤愤不平,认为“一审法院回避了顾雇…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规定的窝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其中,“明知是犯罪的人”中的“明知”应当如何理解?“犯罪的人”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华洋 《检察风云》2004,(5):18-19
2003年8月7日这天,对于赵林而言,却是一个刻骨铭心、追悔莫及的日子。这天一早,位于海口市金宇路的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戒备森严。审判赵林的时间就定在上午8点半。赵林由一个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不思进取,自甘堕落,最终落得个万贯家财一场空、乐极生悲成囚徒的可悲结局。2003年10月16日,赵林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女友洪瑛因犯窝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万元。利欲熏心 凭权索贿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刺激了一些人…  相似文献   

7.
危险犯质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现有的刑法理论中 ,危险犯理论已是一种十分显见和引人的注目的理论现象。然而 ,危险犯的本质是什么 ?危险犯在理论上和法律上如何进行界定 ?危险犯对定罪和量刑的作用和影响到底有多大 ?危险犯在刑法理论上是否具有科学性 ?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具有合理性 ?值得刑法学界作深刻的理论思考。本文共分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危险犯的理论透视 ,指出危险犯不过是危险的行为犯 ;危险犯不属于法定的犯罪现象 ;危险状态不可能是危险犯构成的必要要件。其次 ,文章指出 ,危险状态本身依附于行为性质 ,不应过分夸大它对定罪的作用 ;我国刑法并没有过失危险犯不要求实害结果的法律规定 ;我国刑法也没有必要设立过失危险犯。再次 ,文章指出 ,危险犯的要点是把尚处于未遂状态的犯罪主观地提高到既遂状态 ,想为加重处罚提供理论依据 ,但其本身又混淆了犯罪既遂、未遂的基本理论界限。基此 ,文章得出结论 :危险犯的理论既不科学 ,也不可取。  相似文献   

8.
芜湖市黄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有正副主任3名,而3名主任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都因犯受贿罪被送上了审判台 。 是什么原因使3名主任都陷进了经济犯罪的泥坑呢?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一位母亲认为女儿被妖魔缠身,找来4名男子残忍殴打女儿来除魔,致使女儿身体严重受伤,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这样的悲剧不能不让人震惊。“晓媛,你怎能丢下我和孩子走了啊!这是为什么呀?你犯了什么错……”2006年8月16日凌晨3点31分,唐山市开滦林西医院回荡着一个断肠丈夫悲惨的呼唤声。他叫李强,哭的是被迷信岳母找人打死的妻子张晓媛。  相似文献   

10.
来信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的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应如何理解?请问什么叫珍贵文物?什么叫盗运?盼望指教。杨州读者顾民地复信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是指违反保护文物法规,盗运珍贵文物出国(边)境的行为。构成这种犯罪,必须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市法律顾问处和绍兴市总工会为搞好社会治安、解纷息讼、预防犯罪与减少犯罪,从抓法制教育着手,举办了基层工会骨干的法制学习班,为厂矿企事业培训司法助理员与调解员.这次学习班时间短,学习内容多,由于授课的同志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因而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学习,学员们懂得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犯罪的?什么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犯了什么罪应受什么样的刑罚  相似文献   

12.
《法学》1983,(7)
一、封建法典中,什么叫“谋反”、“谋判?”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二、什么叫“直诉”、“越诉”?明代法律对“越诉”有何规定?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有哪些重要特点? 四、唐代法律制度有哪几种主要法律形式?试述其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五、唐律在维护封建特权和阶级压迫制度方面有何规定,试详细论述之。六、清末《大清新刑律》对《大清律》的体例、刑名方面作了哪些修改,原因是什么,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3.
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应当以窝藏罪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指使肇事司机逃逸的行为以交通肇事共犯论有不合理性,不能仅仅因为逃逸行为是故意的,指使者和直接肇事者有共同的逃逸行为,就认定其成立共犯。对指使肇事司机逃逸的行为应以窝藏罪定罪。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构成窝藏罪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另外,指使者无须对肇事者逸逸所造成的死亡结果负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规定:死刑缓期执行和反革命犯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出狱,不能脱离监管。近年来,全国有3起死缓犯出了狱,而四川竟占了两起。这能不引起四川以及全国政法界的震惊吗? ·四川两起死缓犯出狱事件,第一个是名气很大的人,不管他使用了什么手段,他总归还在监狱中呆了两三个年头。而“女名人”秋菊,1993年被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1994年5月9日下达执行通知,1994年6月7日送到四川省X监狱改造,仅仅38天之后,程秋菊这个死缓犯就出狱了,并以副经理的身份到厦门与港商做起生意来,还积极准备结婚、纳“妾”。 秋菊是用什么办法“创造”中国政法史上这个“奇迹”的呢?请看《“一定发”还是“要要死”》续篇——  相似文献   

15.
法院审判席上坐着的那个人,是叫法官,还是叫审判员?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好像根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两者难道还有什么实质的差别吗?审判员不是法官,那应当是什么呢?法官不去做审判员,那又由谁去审判呢?实际上,问题远不只是不同的称呼那么简单,真正探究起来,倒真有番说法.  相似文献   

16.
我叫王建华,原是安徽省灵璧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6年8月,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三方面的内容:什么叫专利技术经纪人?它具有哪些行为特征?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如何?目的是求得对专利技术经纪人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宿迁市作风大会播出暗访视频,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时,被暗访人员拍了个正着,该工作人员恼羞成怒,厉声质问暗访人员:“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进来的?”(4月24日《扬子晚报》)“你叫什么名字?怎么进来的?”这一吼,吼出了权力的戾气。无论来的人是不是暗访人员,出于对人的尊重,也不该如此嚣张跋扈。而官员如此话语,必然会成为2011年又一流行的官场语录,成为公众调侃的笑料。而当事人也很可能会被要求自省或反思,这些,又何必呢?为何不能好好地跟暗访人员谈谈呢?或许这正是权力的本色——霸气与嚣张并存。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关注的案件发生在四川省成都市。平常我们过生日都喜欢叫一帮亲朋好友来庆祝一下,然而在成都市有一个叫曹红波的人却在生日当天因为宴请亲朋好友而进了看守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他生日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本案内容与央视十二频道《庭审现场》内容对接,首播时间2007年11月3日20时45分。  相似文献   

20.
郑毅 《检察风云》2013,(11):40-42
实施投毒计划,欲除竞争对手"张辉在办公室水壶里投毒被公安抓走了……"2012年2月8日下午,这条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在徐州市妇幼保健医院疯传。张辉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在办公室水壶里投毒害命?1977年12月出生的张辉是安徽省萧县人,他原名不叫张辉而叫许光,之所以改名换姓,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许光是个"富二代",由于家庭条件优越,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