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扬  曹雪松 《中国监察》2013,(21):40-41
从苏联反对特权的历史来看,特权有着自己的演化轨迹和发展规律,如果不能坚决打击和有效遏制特权现象,最终会导致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而官僚特权阶层一旦形成,反对特权的形势将更为复杂、任务将更为艰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婚姻法的成长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婚姻法受苏联影响成为独立于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 ,同时 ,婚姻法的原则、理论也深受苏联影响。直至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 ,我国婚姻法在立法实践和理论上才有了挣脱苏联模式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来华苏联法学专家已知有35人,他们任职于重要的岗位,因而能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工作经验丰富,有多年法律工作经历,学术造诣较高,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对苏联的法律制度、法学教育与研究有一定了解,在传授苏联法制经验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来华苏联法学专家从不懂汉语、无中国法制方面研究成果,到研究中国法制并取得成就,除了再次证明他们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外,还体现了他们在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所做的努力及成效。了解来华苏联法学专家这样一个群体后,便不难理解苏联法制为什么能够深深地影响中国法制。  相似文献   

4.
麦伟杰 《法制与社会》2012,(14):132-133
本文主要从民族的角度深入分析苏联解体,探究苏联长期存在的复杂民族环境和民族问题,并通过结合苏联的国家体制,认为苏联一直坚持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是致使其解体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苏联解体为戒,提出促进我国民族道路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蒋正萌 《检察风云》2012,(14):90-91
我收藏俄罗斯纪念币,纯属偶然,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历与记忆。在60岁以上的这一代人中,对前苏联总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那个年代,一切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学的是俄语,唱的是苏联歌,用的是苏联货,能与苏联朋友通信都是一种荣誉,苏联的信封、邮票、明信片、风光照、艺术品等都是有收藏价值的珍贵纪念品。列宾、苏里科夫、普希金、托尔  相似文献   

6.
<正>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起草的"苏联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及2000年前居民保健和卫生改革的基本方针"规划草案正在全国进行讨论。苏联卫生工作的总路线是预防疾病。防病包括:一整套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措施、保护环境、改善苏联人的劳动、生活和休息条件,以及抗御各种疾病的体质和清除产生疾病的原因和条件。居民每年的疾病系统防治是防病总体规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苏联卫生部已经制定了成  相似文献   

7.
<正> 苏联宪法第27条规定,国家关心保护和广泛利用精神财富来对苏联人民进行品德和美学教育。根据苏联宪法第68条规定,关心保护历史古迹和其它文物是苏联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故意毁灭、破坏或损伤受国家保护的文物或自  相似文献   

8.
<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审判权只能由法院行使。根据苏联宪法,苏联的审判权只能由法院行使。苏联最高法院、各加盟共和国最高法院、各自治共和国最高法院、各边疆区、州、市法院、各自治州法院、自治专区法院、区(市)人民法院,以及苏联武装力量中的军  相似文献   

9.
苏联检察制度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在现实和制度两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对苏联检察制度进行了广泛借鉴.如今已时过境迁,但苏联检察制度对我国的影响却依然深远.我国当前检察机关的定位,检察权的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内容,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均是苏联检察制度影响下的产物.虽然我国没有将检察监督作为"最高监督",没有实行苏联检察机关的"一长制",但直到今天我国的检察制度在宏观上仍然属于"苏式".  相似文献   

10.
苏联宪法学说对中国宪法学说的影响集中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其影响过程前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以降,后可延续至20世纪80、90年代。其影响的方式体现为翻译出版苏联宪法的教材、著作和论文,苏联法学专家直接开设"苏维埃国家法"课程介绍苏联宪法理论;影响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宪法概念、宪法作用、宪法本质、宪法与法制和法治的关系、人民权利与公民权利、宪法学体系等方面;影响的结果可归结为宪法学研究"阶级斗争范式"的形成、以国家学说为核心的宪法学体系建构以及轻视宪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苏联经济法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经济法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其后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虽然苏联各个时期的经济法理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但这些理论有一定的域外影响力.中国60年代起草的<经济法草案>就是接受苏联现代经济法学派的结果,80年代初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纵横统一说也深受苏联经济法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能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学者看来,共产主义体制高度集中、过于僵化且缺乏创新,因此就改革的路径而言,以政治民主化改革为起点的苏联将完胜于不愿触动政治框架而单纯改革经济的中国。然而,中国改革的成果给西方带来了震惊。为什么不符合西方逻辑的中国改革能够成功,而苏联改革却会失败?本文将对中国与苏联改革经验作比较研究,反思中苏改革背后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宪政建设在发端之初就走上了移植外来法的道路,从宪法制定到宪政实践,均受到苏联宪政模式的广泛影响。在苏联宪法理论于中国大陆全面传播之时,刘少奇作为苏、中法律嫁接的桥梁,将苏联的制宪建议、宪政精神和选举制度等传入中国;通过移植苏联宪法,主持和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工作,为"五四宪法"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的宪政建设在发端之初就走上了移植外来法的道路,从宪法制定到宪政实践,均受到苏联宪政模式的广泛影响.在苏联宪法理论于中国大陆全面传播之时,刘少奇作为苏、中法律嫁接的桥梁,将苏联的制宪建议、宪政精神和选举制度等传入中国;通过移植苏联宪法,主持和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工作,为“五四宪法”的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2月,社会主义苏联突然解体。其解体的原因众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党内严重的集体腐败,缺乏民主和监督。通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党内原因,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加强党的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6.
苏联法影响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之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2 0世纪中国历史上 ,苏联的革命法制理论和若干重要制度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法制发展进程。孙中山曾主张“以俄为师”并进行过法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也是以苏联为标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创立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 ,更是将苏联法全方位地移植到了中国。苏联法制为中国革命政党所接受与其自身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需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苏联经济法理论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 ,其后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虽然苏联各个时期的经济法理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抨击 ,但这些理论有一定的域外影响力。中国60年代起草的《经济法草案》就是接受苏联现代经济法学派的结果 ,80年代初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纵横统一说也深受苏联经济法理论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能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从20世纪初放弃古老的法律文化传统,开始移植西方大陆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全面接受苏联法的影响。而且,中国对苏联法并不是放弃自我的完全接受,而是有所选择,并试图借助苏联法建构自己的法律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独联体国家断然放弃原苏联法模式,纷纷转向西方各发达国家,而中国仍坚持某些固有的法律原则,这一现象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也是制约现阶段中国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中国建设道路对苏联模式进行批判性借鉴,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今年5·12地震中我国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各自表现再次表明,苏联模式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并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根据国情改进和完善之。  相似文献   

20.
<正> 宪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性质、特点和范围问题,是现代法律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由苏联新宪法和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宪法的实施;在社会与国家生活中宪法的特殊作用;宪法在法律文件体系中的最高地位和法律规范的崇高成望决定的。研究宪法调整问题的迫切性,随着创制法律活动的蓬勃发展在增长,这是贯彻实施1977年1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批准的整理苏联立法使之适合苏联新宪法的组织工作纲要及加盟共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