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党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的历史理论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开始由盲目转向自觉,这个自觉活动就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然而,20世纪末叶,社会主义命运举世关注,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社会主义是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人民自觉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实践。其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共产党,取决于共产党在全部政治活动中的纲领、路线、政策、作风、领导水平、民主程度、组织纪律和模范行为。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取决于贯穿在共产党全部  相似文献   

2.
张建斌 《学理论》2009,(27):80-81
本文拟对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共产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出让”政治权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浅谈由此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用本质和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探明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共产党执政的需要;用规律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探明共产党执政规律,是共产党执政必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用系统观点,进一步探明共产党执政必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共产党组织必须适应执政需要,执政客体必须适应执政需要,执政方式必须适应执政需要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是共产党执政的具体规律。一个基本规律和多个具体规律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了共产党执政规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国家权力观与当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国家权力具有的两重性,正确而又谨慎地对待国家权力.它是个"法宝",就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它可能产生"祸害",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党的领导和执政而言是一个带有体制性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一定程度上、一定意义上还存在着权力高度集中、权力运行不平衡、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着力在权力制约权力、党的领导的法治化以及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等几个关键性问题上下工夫,并有所突破,使得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高歌 《理论视野》2000,(6):50-53
伴随着原执政的共产党的变化和多党制的推行,在东欧各国的左翼政党中,并非只是改建社会党(指由曾在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演变而来的社会党)一枝独秀,还出现了重建共产党、新建社会民主党和老社会民主党等三类政党。然而,除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和捷克社会民主党外,这三类政党大都发展缓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把握执政规律,是任何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为什么要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应沿着什么路径去进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究竟有哪些?这是我们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首先必须把握的问题。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能否完全掌握和科学运用执政规律,事关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能否冲出低谷  相似文献   

8.
王报换  唐援朝 《民主》2013,(7):12-16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这是被人类历史上无数政党兴衰成败的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政治常识。如何通过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历来是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核心课题。在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架构下,如何看待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的战略定位,并真正提升和加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7月,毛泽东同黄炎培作了著名的窑洞对谈。"窑洞对"中毛泽东提出的"民主新路",充分揭示了毛泽东廉政文化思想的内核——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人民主体论,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人民主体论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廉政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其一,廉政文化思想首先是一种权力观。权力是人民的,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权力观。毛泽东一直强调,"共产党是为民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揭提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执政的根本任务、执政的依靠力量、执政效果的判断标准,因此它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树立正确执政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晓呼  陈阳 《理论探讨》2005,(4):143-145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对其执政活动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执政理念决定一个政党能否对自身执政权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执政行为的价值取向。执政理念的内容包括对权力来源和本质的认识及其观念,对权力如何行使和行使权力的价值指向的认识及其观念,对执政权力监督的认识及其观念三个基本要素。在坚持正确的执政理念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各种偏差和缺陷,切实践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意义、定义和内容进行简要综述。一、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的意义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成敏、于  相似文献   

13.
腐败产生的根源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在中国,共产党实际主导着公共权力的运行。中国腐败的要害是部分共产党党员及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的种种行为。因此,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有效限制和防止公共权力主体主要是党员干部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中国防治腐败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共产党执政以后,致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从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艰苦探索,取得重大成就,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韩锐  魏银立 《理论探讨》2005,(3):101-10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党提出了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任务。潜心研究此问题不难发现,执政规律也有普遍、个别之分。在整个执政规律体系中,共产党执政规律显然属于执政的个别规律,在此之外,还有着更为宏观的、为所有执政者执政集团执政党所必须遵循的执政普遍规律。作为执政的共产党,既应该研究执政的个别规律,也应该研究执政的普遍规律,并且对相应的研究成果给予重视和借鉴,以达到加强自己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强调民主、协商、调和、合作,通过社会合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合作基础。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社会与自然间和谐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处理好党、民众、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和自身内部的关系。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涵包括:加强和巩固党的自身民主建设,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化;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化;处理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实现党政关系的和谐化。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实施权力制约是衡量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国家更需要权力制约。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及国情的不同,中国的权力制约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制度文明的维度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权力制约的理念文明、规则文明、机构文明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权力制约制度文明的进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主体,由于并存着党的权力机构与国家权力机构,社会主义执政实践必然生成着党政之间的相互关系,党政之间的关系模式先后历经了四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党政权力划分、党政职能履行、党政机构设置及管理效率等方面的辩证矛盾,只有规范和界定执政实践主体际的权力范围、执政职能和相互关系、规范和界定个体的社会身份与政治身份,才能逐步消解党政之间的辩证矛盾,完善现代国家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保证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力机关 ,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构建新型国家的民主原则 ,又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政治状况来看 ,要使人民代表大会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 ,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党的领导的最本质的内容 ,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 ,明确规定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关系和权限关系 ,确保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确保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至高无上性。而要真正实现这些 ,就必须改进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代表制度、工作制度并通过完善法制来切实保障人大的各项职权 ,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实施权力制约是衡量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国家更需要权力制约。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及国情的不同,中国的权力制约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制度文明的维度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权力制约的理念文明、规则文明、机构文明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权力制约制度文明的进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力地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