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华 《求实》2005,(7):61-63
江西崛起急需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具有创新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应对不确性的能力、善于从不均衡中捕捉机会的能力,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创业型人才的创新和创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的引擎。笔者认为应从优化创业环境、加强职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做强产业集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等多渠道培育创业型人才,实现江西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2.
张明林  喻林 《求实》2007,(8):89-91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农民创业已成为农民创造劳动价值的重要方式,也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但要将农民创业推向新的高度,还需要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建立创业资本体系、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构建农民创业新平台、优化农民创业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李洪岩 《新长征》2007,(10):57-57
一、提升农民创业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创业素质高低是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创业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进步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开辟农村发展新渠道。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以民营经济发展核心的创业工程,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07,(19)
一、提升农民创业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创业素质高低是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集中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升农民创业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进步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开辟农村发展新渠道。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以民营经济发展核心的创业工程,是提高农村自身发  相似文献   

5.
娄英英  钟爱保  陈伟金 《求实》2007,(11):92-94
农民创业对统筹我国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农民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技术、资金、环境障碍,必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融资体制、创新创业环境等制度创新推动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6.
梅河口市人社局党委把"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作为实践群众路线"科学发展惠民生"主题活动的重要抓手,举办了首届农民创业培训班,搭建"三零"惠民服务平台,帮助广大农民增强创业理念,拓展就业渠道。创业培训"零收费"。联合梅河口市职业技术学校、科技协会联合举办了全市首批农民创业培训班,培训结合创业农民对市场、政策法规等了解较少的实际,开设科学种田、农业合作社意义及发展等课程,聘请工商局、人社局等资深专家  相似文献   

7.
正农民创业催生了农业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一人创业、带动致富"的农民创业景象正在形成,农民创业正成为减贫脱贫的活力新引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力量。针对农民创业存在的主要困难,要完善农民创业的专项政策  相似文献   

8.
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创业型经济,构建创业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开生产力浓缩与转移的出路.应把发展创业型经济,构建创业型社会作为未来30年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从四个层面构筑战略路径:培育创业复合资本,夯实创业型经济基石;发挥不同主体功能,科学架构创业型社会;打造创业集群,形成创业型经济体系动态升级机制;构建"三园"互动机制,形成创业型经济操作层面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创业是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推动创业需要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培养呼唤创业型大学的创设.寻求创业教育向创业型大学发展,必须转变大学的功能定位、重塑大学的教育结构、创新大学办学体制以及拓展大学学术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现状、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存在的原因、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推进和谐创业 构建和谐社会——关于生活与创业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 ,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关键是结合杭州实际 ,提出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今天 ,我想以“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为题 ,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杭州的创业模式。杭州的创业模式是什么 ?我们把它概括为“和谐创业”。提出“和谐创业” ,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提出“和谐创业” ,是杭州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总揽全局 ,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上谋划的新思路。第二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李志更  贺本岚 《求贤》2013,(9):56-63
本文以大学生创业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实践、创业能力建设与创业环境发展等方面情况的梳理,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与特点。总的看,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创业定位高、意愿强,但创业能力有待提升;创业选择具有多维视角且前景向好,但创业质量有待提升;创业主要依靠内部资源支持,但对外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但优化需求依然强烈。  相似文献   

13.
赵萌青 《党史文苑》2008,(11):59-60
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现状、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存在的原因、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的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创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注重“造血”以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转型是精准扶贫的人本要义。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恰与精准扶贫的人本理念不谋而合。基于人本理论视角,准确把握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的良性互动关系,尝试探寻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以助推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优化精准扶贫模式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许多领域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现象,并由此大大增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创业问题已成为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而言,只有摒弃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作者认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把握四点:人品信誉是做人的本钱,业务能力是立业的基础,心理态度是成功的条件,习惯养成是成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6.
钟金红  张学远 《党建》2010,(1):47-47
为支持鼓励农村党员创业,提高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带动农民群众创业致富,通榆县着力推进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县委建立了16个党员创业示范区、4个党员创业培训基地、48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516个党员创业示范户,并实行规范化、档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姜洪亮 《新长征》2014,(8):31-31
为了加大对党员典型和生活困难党员创业的扶持力度,长春市双阳区出台了《关于使用党内扶贫资金扶持党员创业的实施意见》,针对农民党员、城镇无固定职业党员中有创业能力和愿望的党员,重点是生活困难党员给予创业扶持。扶持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特殊情况的给予借款或实物扶持。  相似文献   

18.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农村延伸拓展,贵州农村创业创新风生水起,创业潜力和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广大农村正逐步成为新时代农民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谋求美好生活的新天地。以往许多贵州人靠"往外走"摆脱贫困。随着贵州农村的改革发展,农业产业革命进一步的推进,贵州各地正引导农民回乡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9.
张玲  曾春水 《党史文苑》2008,(11):70-71
综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许多领域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现象,并由此大大增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创业问题已成为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而言,只有摒弃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作者认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把握四点:人品信誉是做人的本钱,业务能力是立业的基础,心理态度是成功的务件,习惯养成是成败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点,根据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强化社会创业导向,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