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粉碎敌顽的经济封锁,发展边区经济,对私营工商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边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边区经济实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粉碎敌顽的经济封镇,发展边区经济,对私营工商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挟持政策,促进了边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边区经济实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公营工业经历了由空白到建立再步入有序的发展过程,公营工业之所以能在重重困难中探索发展,继续向前,这离不开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工业政策;边区工业政策的制定也经历了由初建、调整发展、平稳过渡三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公营工业在系列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在造纸、纺织及石油工业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丰硕成果,不但对边区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边区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金融稳定等均作出巨大贡献;边区公营工业发展政策不但对抗战时期边区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下我国促进工业发展、创新企业用人机制、遏制贪污腐败、打破"大锅饭"体制等多方面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是在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抗战时期,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边区军事工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军工企业制造了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步兵轻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还生产了不少民用产品,既支援了前线部队作战,也促进了边区工业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1 1938年7月参加革命时,我才15岁,军装好象与我无缘,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当印钞工。当时晋察冀边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很多:有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的“法币”;还有其它省的地方流通券和各县自印的“土票子”。财政经济十分混乱,不利于抗战形势的发展。为了解决边区军费政费,打击伪钞,保卫边区人民的财产,巩固和发展边区经济,坚持敌后抗战。边区决定建立自己的银行,自己印钞票,不用国民党的票子。边区委派691团军需官关学文筹建边区银行,同时筹建印钞厂。关学文带着十几名战士来到保定地区安国县,从私人印刷局搞了十几台小石印机,招收了20多名技术工人在  相似文献   

6.
王飞 《党的文献》2021,(5):91-99
抗战时期,为全面掌握边区煤炭资源状况,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更好地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系列煤炭资源情况调查.这些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及典型调查三类,内容涵盖边区煤炭资源的分布概况、开采现状、供需关系、所有制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各项内容.这些严谨细致、科学有效的调查,为边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颁布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边区政府在此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了边区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抗战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湖南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在1955年底以前单个私营工业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统计,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将96%以上的私营工业和86%以上的私营商业按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其中部分商业是合作形式和代购代销),胜利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变革。全省全行业公私合营前,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基础较好,但后段由于要求过急,许多准备工作和思想发动不够充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本文试就全行业公私合营中的一些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1943年11月,郑位三同志受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派遣来到鄂豫边区,加强对五师、边区的领导。在边区我们都尊称他为“位老”。位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地向中央和华中局反映以李先念、任质斌、陈少敏为核心的边区党委以及新四军第五师的状况;正确领导了边区的整风与审干,保护了一批干部;终于消除了当时中央对五师、边区的某种误解,为五师和边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中央两次决定位老到鄂豫边区工作抗战爆发不久,位老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委派,回鄂豫皖地区,先后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兼鄂豫皖特委(后改为鄂东特委)书记,领导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9.
樊花伟 《党员文摘》2009,(11):29-29
全南县建立了发展私营企业主人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1+X”结对分片联系私营企业,选派熟悉党务的同志挂职担任党建指导员.在符合条件的私营企业中及时建立党组织。党建指导员与申请入党私营企业主结对跟踪培养,定期深入到私营企业座谈交流.与私营业主入党积极分子谈心.准确把握私营企业主的思想状况。目前,全县已有112名私营企业主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相似文献   

10.
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总方针指导下,边区公营经济组织坚持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相对分散的经营模式相结合方式,与多种经济组织共同发展,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战胜了内外困难,成为主导边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我党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鉴于边区人民民主意识严重缺乏的基本现状,陕甘宁边区政府自建立起,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政权建设和民主选举运动。尤其对于乡选①,边区政府更是完全从边区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开展了扎实到位的宣传动员工作,采取了灵活有效的选举办法,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颇具特色的选举模式。边区乡选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边区民主政权的建设,激发了人民的参政热情。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中国草根民主的先河,对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直选困境和民主建设问题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光日 《世纪桥》2020,(2):31-34,61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干部缺乏、干部素质不高等问题,鄂豫边区通过创建各类干部教育学校和训练班,为边区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的干部。这些干部积极贯彻中共抗战政策,动员群众建立根据地、参军参战,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朝立 《湘潮》2021,(3):47-49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全面抗战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发动边区人民,围绕抗战和民主两大主线,在保障抗战的大前提下,完善边区民主制度体系和政权治理与建设,发展边区生产力,最终使边区达到了“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园林办享处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市场、资源等优势,建成了一个实力型、效益型的园林工业经济圈:城东合资小区共建成合资企业7家;城南私营小区已接纳私营业主近100户;城北。贸小区“电子一条街”的规划正在实施;城西冶化小区工业总值今年将突破1.5亿元。实力雄厚的园林工业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一支骨干力量.私营经济在创造产值、提供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私营企业主阶层优秀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和爱国热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强民富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48年冬,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淮海、平津战役接着进行。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在广东乃至在全国,敌我军事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而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队伍,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转入集中主力,配合作战,全面反攻的新阶段。 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为贯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关于建立巩固大块根据地的指示,把游击战争推向新的阶段,粤赣湘边区党委在惠东县安墩黄沙小学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林平主持。会上,对1948年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回顾,传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48年11月15日对南方游击战争的重要指示,并根据指示精神,对军事、经济、民运和统一战线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同时,会议作出《关于时局》的决定,根据“依靠自己现有基础,逐步发展”的思想原则,制定了“普遍发展”,在普遍发展中有方向、有步骤、有配合、有策应的建立全区的根据地的斗争方针。《决定》指出:“目前我粤赣湘边区的斗争方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成功地发展了生产力,保证了边区军民的丰衣足食和工业品基本自给,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陕甘宁边区生产力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以革命的激进方式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解放和发展了这一时期生产力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使边区生产力发展适应了中国革命实际的胜利;是边区生产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珍贵文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平和平解放后,根据党的“发展生产、劳资两利”政策,依靠工人阶级,稳住资产阶级,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安定人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1949年5月15日,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向中共中央和华北局写的《关于私营工厂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造成边区军民的大量人员伤亡。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把疫病预防与控制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成立防疫领导机构、开展卫生宣传、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建立防疫机制、增强人民群众体质等一系列科学疫病防治举措,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和蔓延,并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面对大量移难民①迁移边区,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想方设法救济安置,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行以工代赈,组织移难民参加生产运动。特别是1942年12月边区高干会后,边区各级政府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正确方针,大力实施奖励移民政策,迅速形成了移难民大量涌进边区的局面。此举不仅救济了边区内外的移难民,还增加了整个边区的劳动力,大大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增强了抗战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中共在救济优待移难民的过程中赢得了民心,为最终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