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革命和改良的辩证关系为视角,审视了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作者认为,农村革命与乡村建设是毛泽东和梁漱溟在探讨救国之路过程中得出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也是他们各自全力以赴进行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实践.尽管两者在解决中国社会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上大相径庭,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改良,但他们都基于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和体察,其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从农村做起,复兴中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中共将苏维埃革命的触角伸入广袤的中国乡村之时,失序的乡村社会考验着苏维埃政权的乡村治理能力。中共以阶级斗争作为乡村权力再造的重要切入点,推动苏维埃制度在乡村中的确立,唤起了权力主体的民主意识觉醒,使国家权力顺利嵌入乡村基层政权。苏维埃政权成功实现对乡村民众的赋权,并导入新的委员代表制度,构建了一个超越传统的全能型政权,通过重构社会组织的机能,再造乡村社会秩序的国家意志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7月21日的特大暴雨,给首都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党委带领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救灾善后工作,在救灾、救助、烈士评定、见义勇为行为确认、接受捐赠、遗体火化等救灾维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凯 《南风窗》2008,(16):34-34
如何延续地震救灾过程中的国民信任、以北京奥运为契机彰显中国的社会文明和执政文明,仍有很关键的一环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完成——即在奥运会之后,对奥运筹建、组织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审计,并向社会公示。  相似文献   

5.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目的不只是打倒"资本主义当权派",更着力于城乡社会生活的革命化改造。本文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三方面,讨论"文革"以革命重塑社会日常生活的努力。红卫兵运动中的"破四旧"、"大串联"及后来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均以限制物质生产与供应的方式,达到革命目的;旧思想的简单冲击及"学毛著"的仪式化,则使以"破旧立新"为宗旨的思想革命流于形式;"清理阶级队伍"带来了人人自危的社会情势,导致社会关系政治化和社会裂痕的出现。正是这些发生于生活深处的革命,使后革命时代的社会生活长久难以摆脱革命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科技革命不仅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社会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探讨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是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成果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一般规律的揭示表明: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结果、以科学技术革命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为标志、以利益地位凸显和利益分化为本质体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既彰显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视角下的乡村“混混”——以湘北H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混混”与城市“混混”的弱势边缘地位完全相反,他们在乡村社会中横行霸道,欺压村民,攫取非法利益,并称为乡村社会秩序的结构性组成力量,而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对其压制与控制却显得较为软弱无力。因此,探究乡村“混混”在乡村社会秩序中坐大的原因,就必须回归乡村内部视角,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治理与乡村社会所经历的转型中找寻“混混”成长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政研室     
赵义 《南风窗》2008,(12):14-14
为救灾,最高院再提"快审、快判"最高人民法院5月27日发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通知要求,人民法院要依法严惩危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种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坚持特殊时期、特殊案件、特殊办理的方针,对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挪用抗震救灾款物,拐卖灾区孤残儿童、妇女等7类犯罪行为,要在法定期限内快审、快判。另外,四川省纪委5月28日向媒体通报了诸如上班打纸牌、对社区低保、残疾人员转移和妥善安置不力、将外地捐赠的八宝粥等救灾物品据为己有的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10.
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这种协同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的现实可能性.两者协同的历史实践演绎出了自我革命布局破解社会革命困局、社会革命变局塑造自我革命格局、自我革命先局引领社会革命新局的动态均衡内在机制,彰显出了协同的丰富内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协同立场、强化党的领导的协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