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F0003-F0003
一场灾难,令人悲泣;一曲浩歌,感天动地;一种大爱,默然凝聚;一个民族,坚强屹立;一个中国,世界惊奇!正值“八一”建军节,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中国军人的身影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义无返顾,冒着震后极端的气候和极端的着陆条件,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次次把人民救出死亡线,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军人的风采。“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自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2.
台风“莫拉克”给台湾造成了巨大灾难,刚刚从汶川特大地震走过来的四川人民,对台湾同胞所遭遇的痛苦和困难,感同身受。四川人民时刻铭记着台湾同胞对灾区人民提供的无私援助,时刻牵挂着台湾受灾同胞,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面无情的镜子。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就善于从自己的历史中总结经验。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号召成立公共食堂。这一历史已成过去。但在改革开放实践“三个代表”的今天,研究公共食堂这一历史,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四川农村公共食堂成立的由来四川农村公共食堂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伴随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兴起来的,是极“左”路线的产物。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从根本目的上讲是为了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了早日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08,(11):60-61
大灾当前,大爱永恒。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积极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5月13日,麻江县组织了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捐款仪式。  相似文献   

5.
陈睿  高斌 《前线》2008,(6):4-6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严重的什邡市蓥华镇救援现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站在瓦砾废墟上,代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他还对灾区群众深情而郑重地承诺:“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6.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的十年,是四川“三农”发展的黄金时期,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的十年,是四川“三农”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整体跨越,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总结回顾十年“三农”工作,对于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加速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四川“三农”工作将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10日,成都,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首批赴四川地震灾区挂职干部座谈会上,即将挂任剑阁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商业处调研员秦斌代表全体挂职干部宣誓:“大难当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2010年4月8日,还是在成都,即将挂职期满的秦斌为自己的挂职经历作了如此的总结:“这两年,我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灾区人民,并发挥自己的背靠优势,尽我之力为灾区做了一点事。”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06,(6):F0003-F0003
2005年,长兴街道党工委严格按照三级党委对农村及社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五个好”的目标要求为动力,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和农村经济及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拼搏,稳步推进办事处的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祖村在灾后重建中合理规划,完善配套,打造出环境一流、古香古色、百姓安居乐业的特色示范村样本。马祖村在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依托传统文化,确定旅游服务和生态农业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把马祖文化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结合,把住房重建与调整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产业重建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形成合作群、多渠道引导村民就业、实现土地补偿款保值增值;在社区重建中,创新“支部+业主委员会”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搭建综合信息平台;在基层党组织重建中,注重选好人、激励人、规范村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马相村探索出的这条综合性文化经济产业之路,对什邡、四川灾区、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沭县抓住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的机遇,以村级党组织调整设置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开展“3+1”工作法,有效整合了村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消除了合并村中“一村多制”和村两委班子“两张皮”等现象,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目前,全县36个农村社区全部实施了“3+1”工作法,并形成了北沟头社区、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汶川大地震震裂大地,震痛华夏,震惊世界。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斗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迅速打响。两年后,灾区大地绿草茵茵,新房栋栋,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恢复如初,甚至超过了灾前。“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两年间,四川人民用实际行动为恩格斯这句名言作出了生动注解。  相似文献   

12.
王永华 《世纪风采》2009,(10):37-40
三年困难时期,万名中央机关干部下放基层,这是中共中央在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一项“非常”措施。万名干部与灾区人民一道实行“三同”,共渡难关,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扭转农村恶劣的形势做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好人刘吉桂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震撼了每个有血性、有爱心的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冰英雄刘吉桂就向灾区人民捧出了自己一颗滚烫的心。5月25日一大早,他来到镇民政办公室,从怀里掏出一把面额不等的钞票:“我凑了300元钱,请帮我捐给四川灾区。”未了,他还动情地说:“本来我想去灾区给受灾的老百姓卖点苦力,可女儿住院动手术了……”  相似文献   

14.
好人刘吉桂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震撼了每个有血性、有爱心的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冰英雄刘吉桂就向灾区人民捧出了自己一颗滚烫的心。5月25日一大早,他来到镇民政办公室,从怀里掏出一把面额不等的钞票:“我凑了300元钱,请帮我捐给四川灾区。”未了,他还动情地说:“本来我想去灾区给受灾的老百姓卖点苦力,可女儿住院动手术了……”  相似文献   

15.
李永珍 《当代贵州》2008,(11):67-67
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全体同仁: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您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第一时间发来了慰问信,送来了杂志社全体同仁为灾区人民的捐款1853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治蜀兴川系列研究”的第七册,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陈叙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发行,2019年修订再版。作为四川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设“发展思想、民生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灾区振兴”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逻辑上相互独立,又紧密围绕并精准体现了“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覃万科 《学习月刊》2009,(12):55-55
近年来,宜都市按照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今年,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四川地震灾区存在着亟待研究解决的社会管理问题:一是灾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破坏严重,生活重建面临的困难很大;二是灾区社会结构不同程度破碎,社会关系体系重建面临的困难很大;三是灾区老百姓思想问题突出,不利于灾区基层社会管理;四是灾区基层干部应对特大灾害的能力有限,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工作效能低下。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化解社会管理危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2,(10):49-49
近年来,灵台县立足实际,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一村一社区”和“中心村+村落”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子。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社区184个、社区服务中心184个,新建社区服务站5类920个,开展为民服务项目124项,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735支6560人,创建农村示范社区142个,基本实现了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  相似文献   

20.
5月24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13天.中国通信服务青海公司按照中国通信服务总部(CCS)指示。迅速组成了由29名抢险队员和4辆抢险工程车组成的抗震救灾抢险队赶赴四川德阳地震灾区,参加震后的通信抢险和恢复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