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国有资本双重营运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把原来作为单独财产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转化为资本,让其发挥资本职能,在不断的运作中保值增值。具体说来,就是把由政府直接代表的国有资本让渡给若干个资本经营企业,使国有资本在这些企业里作为资本来经营。政府不再直接具体管理国有资本,只对国有资本作为资本营运进行所有者的监督。接受让渡国有资本的资本经营企业、接受让渡国有资本的数量及分布,由政府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国有资本的分布决定,可以跨地  相似文献   

2.
破产处理涉及到企业人、财、物等方方面面.而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处理问题(以下称“土地问题”)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促进土地合理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框架内,区分和界定了理论和现实中常混淆的三个概念: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和治理公司,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企业管理是公司既定产权结构下资本与劳动这两大生产要素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公司治理是企业产权分解后,公司所有者(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对立统一;治理公司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某种外部机制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公司治理决定企业管理的绩效,治理公司可以通过外部约束和监督保障一个积极、有效的公司治理与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通过改变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从而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最终达到组织目标.对本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即如何对知识进行搜集和整理,如何使每一个员工都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使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这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知识管理强调把知  相似文献   

5.
王淑琦 《奋斗》2002,(6):18-19
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的经菖管理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产权就是对物品或劳务根据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可分解为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每一种权利只能在法律或契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由于产权使行为人在交换中形成了明确的预期,从而有助于使外部效应内部化,产权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产权制度的不断调整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6.
国有民营是私营企业自主、灵活的经营机制移植和嫁接到国有企业的一种尝试。其内容是在确保国有资产不受侵害的前提下,企业的所有者以契约的形式将企业的全部资产,即厂房、设备、资金等有形资产及技术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有偿地、有期限地租赁给个人或合伙人经营。经营者依照所有者让渡的经营权,对企业实行自主经营,并按照约定的上交基数及递增比例,确保上交,超收全留,欠收自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7.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行政审批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服务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服务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行政审批制度中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审批不规范造成的.本文利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目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段强 《新视野》2001,(6):57-59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公司企业由于实现了资本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因而企业的资本所有者与资本的使用者发生了分离。作为资本的所有者,公司股东不必都亲自经营、管理企业,而作为资本具体占有者及使用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资本所有权,他只是代为企业股东经营管理企业。然而由于资本的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的利益的不一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存在及不能用完全合约来规定企业经营者的所有行为的话往往会产生企业经营者不认真履行职责及滥用权力等“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无论是在西方国家公司企业还是在…  相似文献   

9.
人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企业的管理者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在企业中实行人本管理是办好企业的根本保证。本文从我国领导传统文化﹑领导的权利意识结合我国企业中对人本管理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的一些思考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农用地(以下简称农地)租赁是指农地所有者主体或农地承租者主体将农地使用权让与或转让给受让人的市场行为,通常是在农地资源分配不均的制度背景下调节农地资源余缺、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地租赁表现出其跨越时空、超越制度和文化的普适性。然而从1956年农业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运动开始到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二三十年间,农地租赁活动在我国处于制度性灭失阶段。笔者主张在中国重新构建农地租赁制度,主要基于对农地流转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反思。近些年来,理论界普遍认为,农地使用权流转作为一…  相似文献   

11.
一涵 《党课》2008,(9):88-9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层管理人员或关键员工的去留很可能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为如核心技术、经验、客户关系等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往往掌握在高管人员和关键员工手中,这些资源常因人才流失而流失,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有竞争力的企业必须拥有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捆绑在—起,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甚至让关键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事务。  相似文献   

12.
租赁是财产所有者将其财产出租给使用者使用并定期收取租金的一种经济活动。如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房产主出租房屋。租赁也可以是一种经营方式,例如我国目前采用租赁形式把一些中小企业租赁给个人经营。本文所讲的租赁,主要指生产资料诸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的租赁。这种租赁特别是其中的融资性租  相似文献   

13.
一、农业地租存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角度出发,把地租定义为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的使用者索取的使用土地的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经济形式。并指出: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产生绝对地租,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产生级差地租。由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超额利润的资本主义地租,因而,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理论界都否认了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去年9月中旬,我们到北京旅行车股份有限分司、北京天纬油泵油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汽车起动机厂(股份合作制企业)及正在筹建股份制企业的北汽摩公司就如何积极稳妥地组建股份制企业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实行股份制的成效1、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企业实力明显增强。通过股份公司这种形式,可以把社会上分散的资金集聚起来,解决资金相对分散为不同所有者所有和生产日益社会化的矛盾,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变为集中的使用权,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过去北旅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本世纪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曾兴起了一场“经理革命”,即由专门的经理人员替代企业所有者,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是因为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现代化,使企业管理任务越来越复杂艰巨,一般的资本所有者远远不能胜任了,而需要有专门的经理人才才能承担.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不是企业所有者的管理者都能像所有者一样把企业  相似文献   

16.
"问题员工"是指那些不能按照企业要求实现工作目标,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工作绩效较差的员工."问题员工"在工作单位经常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在员工队伍中造成了较坏的影响,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谐稳定埋下隐患.对待这些"问题员工",我们必须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打造高素质和高绩效的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短暂性地将产品使用权转移。首先,闲置的各种资源参与共享的意愿是共享经济存在的基础,其中被闲置的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对的剩余,如汽车、房子等等。这些产品对于一些人是剩余的,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需要的。共享经济将这样的两类人通过一定的手段连接起来,既实现了资源的一定价值又满足了一些人的消费需求,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从而产生了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员工持股”思路正在日益引起多方面的注意。很多人认为,“员工持股”是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的理想方案;还有人认为,“员工持股”是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这些看法颇具片面性。怎样认识这一新的改革思路?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是“员工持股”应当搞,而且应当大力推进。二是“员工持股”不可能解决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难题。1.“员工持股”的本质是管理、技术要  相似文献   

19.
王琪 《理论导报》2007,(3):29-30
所谓舞弊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师通过一定的程序,对隐藏在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和财务报告中的故意虚假作为,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把它揭示出来,并呈报给管理当局或报告使用者的一种审计方法.近年来,由于企业舞弊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界的一种公害,而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舞弊的最基本措施.因此我们必须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探究企业舞弊的成因,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策略,并切实采取有效举措遏制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20.
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化公司制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主要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笔者拟从企业财务角度出发,分析内部人控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弱化内部人控制,优化资本结构,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建议和对策。一、内部人控制与企业资本结构1.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是公司制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然产物。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利益取向的双维性以及获取信息成本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企业经理人员或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