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茗 《党史博览》2002,(1):10-12
1997年9月,我80岁的老母亲去世了。 作为经常的陪伴者,我本应最为悲伤,可令人费解的是,我却十分平静。这是因为,我把母亲的离去,视为她与在天之灵的父亲在离别16年后的重新相聚。 聚少离多,本是父母亲几十年来婚姻生活的概况。那么,如今他们终于可以日夜相伴、朝夕共处了。正像父亲在一首纪念他们结婚30周年的诗中所写: 每逢此日分离惯, 且望他年聚首多。 我想,这一定是我对母亲的远离不那么悲痛欲绝的最大原因。 父亲母亲是1933年相识的。那年父亲在上海英租  相似文献   

2.
钟联 《党史文汇》2018,(8):57-58
我的父母亲在人生征途中永结同心、为革命鞠躬尽瘁却甚少把革命经历挂在嘴边.之前,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对他俩的过去只知概况,还是在写此文查找资料时才对其经历多了些了解. 父亲钟非,广东揭阳人,1914年农历八月十八在老家出生,儿时跟随家人漂洋过海到了泰国.在异国他乡,爷爷起早摸黑地去干活,而家里的日子仍旧过得紧紧巴巴,尽管如此,爷爷还是勒紧裤腰带把父亲送进华人学校念书.我父亲深知机会来之易,学习相当刻苦,成绩也很不错,10多岁时便开始坚持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4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诞辰100周年。陈潭秋毕生从事党的工作,生前曾任中共湖北省委、江西省委、满州省委、福建省委书记和中央巡视员、特派员及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粮食人民委员(粮食部长)、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等职。1943年9月在新疆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陈潭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和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陈潭秋是湖北省黄州市(原  相似文献   

4.
冯真 《求是》2001,(21)
解放前,父母亲在国统区工作,我随祖母在家乡。解放后我在北京,父亲南下工作,因此同父亲相处的日子并不多。父亲又是一个寡言的人,很少讲自己的事。但就在有限的接触和交谈中,父亲的一言一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我对他的怀念也越来越刻骨铭心。!"#$年大革命失败后,反动势力的血腥气氛弥漫中国。父亲却毅然从日本回国投身革命,先是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筹建左翼作家联盟,后来又根据党的指示从事地下工作。他告诉我,自己那时虽然不赞成中央在上海搞的飞行集会等行动,但还是去…  相似文献   

5.
阚大伟 《党史纵横》2003,(11):35-35
徐全直和陈潭秋是我党早期的著名领导者,两人以毕生的精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相濡以沫、心心相印的革命情缘更成为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6.
苗体君 《党史博采》2011,(12):22-26
1896年1月4日,陈潭秋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陈宅楼。一户书香人家。陈潭秋的父亲陈受之,终身以躬耕为业。陈潭秋有兄弟姐妹共10人,在八男二女中,他排行老七。1912年,陈潭秋考入湖北省立一中,1916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圉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即现在武汉大学)英语部。  相似文献   

7.
欢乐父子     
父亲李学培,现年45岁。在县农科所任所长,是个科研迷,受其父母亲的影响,业余爱好京剧。儿子刘洋(随母姓)年方16岁,现上高中一年级,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  相似文献   

8.
陈潭秋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秀美肃穆的烈士陵园中,长眠着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烈士。陈潭秋(1896 ̄1943)原名陈澄,字潭秋,出生于湖北省黄州市(原黄冈县)陈策楼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其革命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尤其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陈潭秋是荆楚大地共产主义星火的点播者、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者、党的初创时期中心工作的实践者、妇女运动的引领者和农村党建的尝试者,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纪念陈潭秋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谨…  相似文献   

9.
皖南事变前的项、叶关系李良志项英和叶挺是新四军两位最主要的创建人和负责人,他们有许多相同之点,也有重要的差别。相同之点是,他们都是革命的先行者,著名革命家。项英很早就追随中共的创始人董必武、陈潭秋等人,25岁即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以后一直担任党政军的重...  相似文献   

10.
1943年,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新疆牺牲时,年仅47岁。在47年的人生岁月里,他曾经有过3次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徐全直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仅31岁。陈潭秋与徐全直从相识到相知相爱并结成革命伴侣的这段故事,读来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1.
我十四岁就在老家山东昌邑县参加了抗日.父亲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由于党组织遭到破坏,党内又出了叛徒,革命坚决的父亲为躲避敌人的抓捕暂时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名叫刘寿松,母亲姓鲁。他们都是以农为业。父亲虽然受过相当长期的教育,但他很勤劳,仍参加并指挥生产。我们兄弟姐妹共六人,我是最小的。他们都是很勤劳的农民,在我父亲指挥下工作。我父亲有祖父遗产田地60亩,自己耕种30亩,出租给别人耕种30亩(因这30亩地离开我庄屋很远),但又在我家附近租来别人的15亩土地耕种。不请长工,但有时雇请零工帮助。由于父兄勤劳节省的结果,家庭经济逐年有很少的剩余。我的父亲在我13岁时即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月4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中共湖北省委联合召开纪念大会,以此来纪念陈潭秋同志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历史贡献,这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的缅怀。东北地区曾是陈潭秋同志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早在1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4月9日20点25分,亲爱的父亲离我们远去了。回想起与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着实让我感到心痛。得知父亲身体出现病灶,那还是在去年的国庆长假期间。平时兄弟姐妹四个由于工作繁忙,只能是赶上双休日才能回去看望一下二老。如果家人能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聊天,那就是父母亲最快乐的时刻。作为父母,他们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而离开了我们,剩下母亲一个人孤单地拉扯我们。母亲的身影在我周围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送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母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与董必武在武汉创建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中共武汉区委,以武昌高师附小为活动地点,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多年,为发展湖北地区的党组织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纪念陈潭秋,1983年,在原武昌高师附小旧址建立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馆里收藏着陈潭秋生前的几件文物.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家书一:我因为受到家庭的压迫,和我的父亲及哥哥屡次冲突,他们总想着把我治伏在地,作为家的奴隶,但是已经受了革命洗礼的我,怎能吃的住呢?结果家庭不和。昨日因为哥哥欺压雇农,施行地主势力,我和他又起了反对。所为的事很小,就是因为雇(农)不能拼死命的工作,哥哥骂几句,斗争就闹起来了。这在封建上说,本不算一回事,但是我又那能看服呢?(一九二○年七月五日)  相似文献   

18.
正问:请您谈谈来红岩之前的革命经历。答:我生在书香门第之家,也是一个革命家庭。我父亲早年留学日本,后在县政府做书记员。我年幼时,父亲蒙冤入狱,因不堪受辱,自杀身亡。我母亲刘玉璞(原名刘淑媛)1897出生于山西。她父亲刘秉彦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  相似文献   

19.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早期党组织的发起者和主要创建者、中共“一大”代表,他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2013年9月27日是陈潭秋牺牲70周年,为了缅怀和学习陈潭秋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促进陈潭秋研究和学术交流,深化中共创建史研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于2013年6月27日周四(暂定)举办“纪念陈潭秋牺牲70周年学术座谈会”,诚邀党史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20.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4):32-38
谢绍明,历任八机部局长、国家科委局长、部级领导等。离休后,继任国家科委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谢绍明的父亲谢子长,是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总指挥和陕北红色根据地的创建人,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谢绍明从小就跟着父兄参加了革命,父亲牺牲时他年仅10岁。春节前夕,我来到80高龄的谢绍明家中拜访。谢绍明说:“虽然父亲离开我们那么多年了。但父亲永远是我心中的丰碑。父亲的人格和理想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