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6,(3)
正关键词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看点: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点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外,更要在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充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1)
正长期以来,我们主要采取需求管理政策,拉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推进经济增长,取得了一些经济增长效果。在"三驾马车"拉动力日渐式微的新形势下,从供给侧入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就成为不二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  相似文献   

3.
供需共振视阈下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政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华华 《求实》2016,(11):63-70
中国过去的需求侧管理,从消费、投资、出口方面刺激性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刺激,而中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与创新等要素转型配置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也不是新供给主义的减税增资。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总生产"供需平衡"或"供需共振"视阈来看,在社会生产领域,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作用,需要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引导之间寻求平衡,且"需求侧"引导≠"需求侧"管理。在供需共振视阈下,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中,可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培育市场需求侧的有效需求,改善产业转型布局,推动市场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并以电子政务创新作为两端之间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场供需端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理论导报》2016,(1):59-61
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过去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从需求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但这几年供给端出了问题,表现在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消费需求转向海外。供给方面出现的问题其实是结构性问题,所以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供给侧"火了。时政报道中,"供给侧"成了高频热词。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潜在增长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什么是供给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从经济学角度看,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  相似文献   

6.
正继"新常态"之后,供给侧改革成为讨论中国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词。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运用"供给侧改革"这一术语:"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此后他又分别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  相似文献   

7.
正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拨开纷繁复杂经济现象的层层外衣,就能够窥见,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无非始终都是由两个方面共同作用完成,那就是供给与需求。供给侧与需求侧,很好理解,侧就是端的意思,供给侧就是供给端、生产端,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及创新四大要素;需求侧为需求端,包含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产总量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商品供应的重要基地,但是同时  相似文献   

8.
学习新名词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和"战术"做出安排,提出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相似文献   

9.
服务方向有偏差以及服务质量有瑕疵,让我国服务型政府面临"闯大关"的压力。从根本上讲,上述痼疾都源于公共服务在供给侧出现了问题。供给侧问题呼唤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作为普适性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府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典型形式。一方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能够从供给侧发力,成为矫正服务方向的"指南针"。另一方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能够从供给侧施加影响,成为提升服务质量的"质检员",不断把公共服务从产品瑕疵中"拯救"出来。  相似文献   

10.
正供给侧与需求侧是辩证法的一对对子,彼此间有内在联系亦有质的区别。建设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产品,对这种精神产品的思想上、艺术上即历史品位、美学品位的要求,理应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必须解决好的课题。从恩格斯坚持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到毛泽东同志主张的"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都为科学解决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21,(1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绥化市自2017年以来,把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通过组织带动全市100余户龙头企业围绕"四个主题活动季",创新开展"七大精准营销模式",不但实现了让寒地黑土好产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前不久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又提出:"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讨论、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观点明显增多,这有利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改革重点难点。但目前也存在对供给侧改革观点片面解读现象。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供给侧改革与结构性改革的叠加,即从供给侧入手针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的提出,旨在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2016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专门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  相似文献   

1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它不是搞所谓新计划经济,而是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之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来对冲下行因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我们急需在改革中间解除供给抑制,削减供给约束,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做到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再胜 《前线》2016,(5):26-28
正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正经历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发展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掣肘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就必须牢牢抓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个关  相似文献   

17.
<正>必须抓住新发展阶段我国超大规模市场、资本、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比较优势,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形成新发展阶段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正核心阅读●化解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刺激政策难见效。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价格和市场扭曲,推动经济在更高水平上重构新平衡。●供给侧改革更注重质量、效益,是"挤掉经济中的水分"的过程。●去产能任务的核心不在于政府出面压缩产能,而在于创造一个环境,让没有竞争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自此以后,"供给侧改革"一词频繁出现在高层讲话中。当下中国进入"新常态"增长的最关键投资动力源,就包括应当启动以增加有效供给的选择性"聪明投资"。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6,(2)
正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搞活微观经济,把握消费的走向,在产业布局上精准发力。当前,第三产业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