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清菊 《学习导报》2011,(21):38-39
红军长征山河壮,通道转兵扭乾坤。一代伟人重崛起,中华民族大转运。70多年前,湘南边城通道与中国革命结下了历史之缘,红军长征通道会议促成的通道转兵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伟大战略转移的序幕。追寻红色足迹,拾起通道转兵的历史记忆,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6,(9)
正遵义会议作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而载入史册。和历史上任何伟大事件的发生一样,遵义会议也有一个酝酿和渐进的发展过程。而中央红军长征中发生在湖南通道的"通道转兵",就是实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开端。促成"通道转兵"的原因有三:一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以来的惨重牺牲,不仅中央红军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而且把持红军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等也遭  相似文献   

3.
杨必军 《湘潮》2010,(6):44-45
<正>1934年12月11日,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通道并占领该县城(当时县治位于县溪)。12日,党中央在通道恭城书院召开通道转兵的临时紧急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通道转兵已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会议旧址恭城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1,(7)
正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描述:"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段文字精辟地道出了通道转兵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5年多了,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当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去探寻永载史册的通道转兵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杨少波 《湘潮》2011,(2):16-17
2010年4月24日,解放军第二炮兵政委张海阳上将一行来到湖南通道,参观长征"通道转兵"会议纪念地恭城书院。  相似文献   

6.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战略方向的转变究竟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党史界有两种看法。一曰“通道转兵”,一曰“黎平转兵”。两种不同看法的焦点,在于对当时几份电报关于“转兵北上”的措词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1,(16):46-47
由湖南省通道县投资拍摄的当地原创剧本电影《通道转兵》据称于8月上映。影片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通道会议。  相似文献   

8.
<正>黎平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首次战略转兵,在紧要关头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伟大历史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与实事求是到底存在哪些关联性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8,(7)
正通道转兵纪念馆以展示红军长征通道会议历史史实为主旨,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坚持将传承长征精神与发展红色旅游相结合;将传播红色文化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将完善基础设施与提升品牌影响相结合;努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精品基地,促进红色旅游开发,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活动载体,传播红色文化。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不断创  相似文献   

10.
通道会议会址考证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西以后,中央主要领导人曾于1934年12月11日在通道召开过一次小型会议,讨论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史称"通道会议",或"通道转兵"。关于这次会议的会址,现有不同说法。大部分著作说是在通道县城召开的,近来又有人在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纪念黎平会议,就是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要坚持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80年前的黎平会议,是红军被迫长征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紧接之前的通道会议和紧接之后的猴场会议都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和序曲,为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道会议为战略转兵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代贵州:黎平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和贵州省重点进行扶贫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十三五"期间黎平县委如何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统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让侗乡黎平脱贫致富?王茂才: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的黎平是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之一,是中国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黎平会议战略转兵之地。站在历史新起点,黎平县委就要带领全县53万干部群众弘扬黎平会议"三敢精神"(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  相似文献   

13.
转兵通道     
杨少波 《新湘评论》2006,(10):36-37
在湖南省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通道。通道虽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她却曾经流逝过多少峥嵘岁月,蕴藏着多少历史烟云……因为有了她,中国工农红军才开始出现转机,中国革命也开始逐渐走出困境。刘伯承元帅曾在《回顾长征》中描述:“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一论述精辟地道出了“通道转兵”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年了,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穿越时空隧道,再次去感受一下当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去探寻永载史册的“通道转兵”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4.
杨少波 《湘潮》2006,(12):50-51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描述:“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一论述,精辟地道出了通道转兵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年了,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穿  相似文献   

15.
战略转兵,就是指从根本上改变战略进军的方向。而正确的战略进军方向的选择,必须严格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和正确认识客观情况变化为基本前提,否则不可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这已经被红军长征途中多次进行的战略转兵的历史事实所证明是真理。  相似文献   

16.
马少辉 《世纪桥》2016,(10):7-7
通道转兵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组织上、思想上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1934年12月的通道会议,是中共中央在经过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遭遇重大损失后,召开的一次解决中央红军生死存亡问题的重要会议。尽管这次会议决定的改向贵州方向进军还只是战术转兵而不是战略转兵,但通道会议为随后召开的黎平会议改变中央红军战略方针,决定由贵州腹地向黔北进军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这是毛泽东自1927年八七会议以来第一次出席中央会议并且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这就为他重新复出并在遵义会议上进入中央领导核心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这一转折的发生,与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密不可分。
  遵义会议的重要准备:从通道会议到猴场会议
  一、决定实行战术转兵的通道会议
  1934年10月22日至11月15日,中央红军连破蒋介石的三道封锁线;来自红二、六军团的密电,使博古、李德认定中央红军西征的终点就是湘西。17日,蒋介石发出《剿匪计划大纲》:以在湘江以东“围歼”红军为指导方针,并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调集40万兵力在桂东北构建第四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19.
吉祥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它飞到哪里,就在哪里降临幸福。1934年和1935年,红军长征时,曾途经怀化11个县市的147个乡镇。他们每到一地,就在那里传播马列的真理,点亮革命的明灯,唤醒劳苦大众为争取翻身解放而斗争。人们深情地把红军比作传说中的吉祥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吉祥鸟”飞过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日丽风和的阳春三月,我们访问了这片令人神往的红色土地。碧围翠绕山城美迎着烂熳的山花,我们驱车前往通道。提起通道,人们很容易想起著名的“通道转兵”。是的,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1934年12月11日,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力主红军放弃和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  相似文献   

20.
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1934年12月18日,为进一步明确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纠正"左"倾错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在川黔边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黎平会议是党中央长征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它否定了博古、李德所坚持的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左"倾冒险战略方针,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