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五次反"围剿"广昌战役失败之后,中共中央作出战略转移的决定。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兴国、宁都地区向集结地开进,由于都河出发,由此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10月21日起,中央红军各军团开始突围,25日从江西信丰县的王母渡、新田渡过桃江,11月8日从湖南汝城以南的天马山至广东省的城口之间继续西进,15日从湖南的良田至宜章之间进入湘南,先后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于11月25日打响长  相似文献   

2.
<正>从1934年10月10日到1935年10月1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精心运筹下,中央红军在清除内部错误路线的同时,成功粉碎外部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把中国革命重新引向胜利的道路。在总结长征历程时,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相似文献   

3.
~~中央红军的长征@林木  相似文献   

4.
5.
正1934年10月17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原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西突围,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11月中旬至翌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也相继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0月下旬至12月初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长征中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四路红军长征出发时总人数共20.6万余人,长征结束时,仅剩下5.7万余人,加上沿途扩红2万以上的补充兵员,实际损失约四分之三。此外,南方各根据地或转为游击区,或完全丧失。如此巨大的损失,为什么还说长征是胜利的?毛泽东为我们提供了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  相似文献   

8.
孙国林 《湘潮》2010,(7):12-15
<正>耿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担任前卫团团长和师参谋长,机智勇敢地为红军长征开辟通道,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带病踏上长征路  相似文献   

9.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   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和发展了建党建军纲领.……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宁化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发展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年,践行"走走党史",中央红军的长征路"走"过了,中央苏区的其他地方包括闽西南片的6个县也"走"过了.这次应邀参加宁化纪念长征的活动,同时也对包括宁化在内的原属中央苏区闽西北片的几个县作点党史调研.我对宁化党史的了解很有限,对中央红军的长征与宁化这个问题也没什么研究.这里,就接触到的材料讲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为保证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胜利地突破敌人封锁线,中革军委命令红二十四师留守苏区担任东线阻击任务,钳制敌军,掩护中央红军突围,并明确指令十月份以前汀州不能丢!一九三四年十月初的一个傍晚,项英同志(中央政府副主席、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和董必武同志(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从中革军委回来,商定派我立即前往福建,协助省、县苏维埃支援东线“河田阻击战”。当时我是中华苏维埃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巡视员。开始董老不让我去,因为工作走不开。项英同志强调说:“赖荣光同志原是福建兆征县工农检察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加上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历史大转折,也是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一次大变局。最终,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树立战略眼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实现了化危为机,保存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并很快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国民党战略战术思想的变化;根据地存在着严重的经济财政危机和军事政治危机;日本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侵华.所有这些情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央红军战略的调整,并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中央红军的长征.中央红军长征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是国内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长征途中,党中央极其重视情报工作。中央红军依赖其情报机构和技术人员不断破译国民党军密码,获取了大量的极其准确的军事情报,为党中央及时作出正确决策,正确地判断敌情、指挥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央红军长征始于何时何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党的文献》2003,(5):83-88
中央红军长征 ,是指党中央、中革军委直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党史军史研究中 ,关于中央红军的长征究竟始于何时何地这一问题 ,至今仍说法不一。笔者认为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弄清它确切的开始时间和起步地点 ,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所能见到的有关史料 ,初步考证如下 ,以就教于识者。一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间和地点的回忆与表述   (一 )当事人的回忆由于年代久远 ,加之当时所处位置不同 ,当事人的回忆存在着诸多说法。现把所能找到的有关当事人的回忆记述如下 :1、伍修权 (时任共产…  相似文献   

16.
正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江西人民以"倾家荡产也要支援红军"的无私精神,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红军以巨大的支援。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中央苏区共扩红8万余人,其成员绝大部分来自江西。江西人民响应号召,节衣缩食,积极参加筹款工作,踊跃认购战争公债,为红军筹款几百万元,筹集稻谷84万担,筹集被毯2万多床、棉花8万余斤、草鞋20万双。此外还有价值10万元的中西药品和150多万元的  相似文献   

17.
七月一日,中共宁化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宁化县红色政权成立五十五周年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老红军、老同志和宁化县各界代表一千多人出席了大会。中共中央顾问李志民、谭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直等十多位老同志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电。二战时期,宁化县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点县,是闽赣省委省苏政府后期的驻在地,又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词篇《如  相似文献   

18.
1934年开始的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至于这历史上的第一次的起始时间,国内外史学家却众说纷纭,不尽一致,粗算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即“7月6日说”和“8月7日说”(见《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10月10日说”(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第91页),“10月16日说”(见美国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62页),“10月18日说”(见《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里》第169页),“10月21日说”(见《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38页)以及“10月间”、“10月中旬”等笼统说法。 这些说法,虽说都有较为可靠的史料为据,但选择的角度不尽相同,有的仅仅是以单个军团或中央机关或中央领导人的出发时间为标志,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央红军主力全部行动的时间,故亦不能作为红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8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在中央红军中,粤籍人员参加长征的有多少?具体姓名和籍贯是什么呢?目前还健在的多少?在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专门拜访了参加过长征的邓逸凡、廖似光、杨永松和谢小梅等老同志和查阅了有关长征史料、刊物。由于调查得不够周到,在人数等方面,难免有错,敬请健在的参加长征的老同志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0.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苦心经营多年的中央苏区,踏上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途。寻求战略转移的落脚点,成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这是关系战略转移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为此,在长达一年的艰难征途中,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根据敌情的变化,曾先后选择了湘西、川黔边、川西或川西北、川滇黔边、川西、川陕甘、接近苏联的边境地区等地作为战略转移的落脚点,但都没能实现,直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后,才站稳了脚跟。长征之初计划到湘西去落脚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根据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