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马栏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关中分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这里,习仲勋作为关中分区党、政、军的"一把手",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光辉业绩,而且培育了深入群众、为民谋利,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策略灵活,严于律己、作风过硬的马栏精神。马栏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深入群众,为民谋利习仲勋在关中工作期间,紧紧依靠人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时期,关中分区(1937年10月以前称为关中特区)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收容了12000多名移民、难民。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下,关中分区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制定了针对移民、难民的安置政策,并与大生产运动相结合,移民、难民、当地群众在共产党和分区政府的组织和帮助下,生产生活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安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习仲勋因"近年来领导国民经济建设及公营经济事业成绩昭著而又刻  相似文献   

3.
汪文忠 《世纪风采》2014,(11):25-26
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战以后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不断挑起军事摩擦,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此时的关中分区地理位置特殊,北与陕甘宁边区相连,东、西、南三面同国民党统治区接壤,使得这里成为守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南大门。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封锁、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关中分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6,(3):28-28
马瑞旺(19261949),出身于陕北葭县的一个农民家里。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刚满20岁的他为保卫翻身果实,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入伍那天起,就把部队看成自己的家,工作积极,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在榆林战役后的评功会上,他被评为全师  相似文献   

5.
习仲勋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提出关中分区反摩擦斗争的策略,严格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分裂活动;积极调整土地政策,保证边区土地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激发了广大农民保卫边区、支援解放战争的热情。在陕甘宁边区管辖的范围向关中乃至西北地区扩展的过程中,他团结各方力量,成功化解接管城市与新区工作中的遗留问题,为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关心与指导施肇域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使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成了旧中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中国共产党人进驻陕北延安后,以满腔的热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毛泽东为...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据关中”之说。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场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我党发动的清涧起义、渭华起义和旬邑起义失败之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到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一九三五年初先后建立了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和陕甘边(包括关中)、陕北(包括神府)两块革命根据地。陕北和陕甘宁边两块根据地幅员达到了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的广大地区;在二十多个县内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游击区域扩大到陕北、陇东一带的三十余县。在当时,这是中国北方唯一的苏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党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把陕北苏区(包括陕北和陕甘)同新发展的区域统一,成立了中国工农民主政府西北办事处(即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或陕甘宁工农民主  相似文献   

9.
杨飞 《党史博采》2008,(3):41-44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扰关中"之说。1935年红星三大主力在此胜到会师,建立了陕某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也丛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扬。其中彭德怀元帅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扬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1947年3月,国民党在陕北投入了胡宗南等部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延安,实行突然袭击。当时我陕甘宁边区的人民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是敌军的十分之一,处于绝对劣势,中共中央决定撤离延安。 为了更好地领导全国的革命斗争,中央决定把领导机关一分为三,由中央书记处三位书记——毛泽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政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困难时,依法从国家、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本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社会保障政策加以探讨。一、陕甘宁边区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变迁陕甘宁边区地处穷乡僻壤,土地瘠薄,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横征暴敛,长期以来,这里的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开始,到1946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爆发,陕甘宁边区的…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春夏之交,陕北大地,桃红柳绿,生机盎然。备受全党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胜利举行。这里,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首府、中共中央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13.
我所认识的彭总刘克东十斤粗糠和两碗小米饭1947年3月,国民党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党中央主动极高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副总司令承担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任。当时,我任电台台长,与彭老总朝夕...  相似文献   

14.
关中分区位于陕甘宁边区的南端,较早地开始了与国民党顽固派之间的摩擦与反摩擦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中分区军民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的同时,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取得了反摩擦斗争的最终胜利。关中分区军民通过顽强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果,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和平稳定,为全国的反摩擦斗争积累了经验,也使关中分区的一大批领导干部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地区的陕北、甘东、宁夏东南一带,曾是近代中国重要的鸦片产区之一,是仅次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烟毒世界。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三分之一的农田烟花遍野,三分之二的人口染有吸食鸦片的恶习。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革命的大本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随即开始了广泛而艰巨的禁毒运动,一时,禁种禁吸改造烟民成为民众生活中的鲜活话题和自觉行动,终于使…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是如何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郭文军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惩治腐败分子的基本作法,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党风和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党中央和毛泽东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后,同年12月初,就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  相似文献   

17.
秦摩亚 《党史博览》2011,(11):35-38
刘群先,博古夫人,1907年生.1924年参加革命,1926年入党。大革命时期她是名扬一时的女工运动领袖,长征中是妇女队队长.在苏区和陕北仍担任女工部部长。1938年。她由陕甘宁边区总工会派往长江局工委任主任。后因环境艰苦、多年工作劳累,身体不好,组织上安排她赴苏联治病。  相似文献   

18.
杨凯 《党史博采》2014,(11):14-17
皖南事变前,外援是陕甘宁边区的主要财政来源,占边区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停止军费拨款,并且重新对边区进行严格的经济封锁,各种外援渠道也被切断。而陕北本身十分贫穷,没有多少内部财源可供挖掘。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陕北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即使包括云南西部在内也是如此。”毛泽东也曾说,“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相似文献   

19.
谢觉哉,“延安五老”之一,曾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曾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内务部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担任内务部长,195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成为继沈钧儒、董必武之后的第三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是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他一贯主张依法办事,指出“没有法制就谈不上什么民主”。  相似文献   

20.
朱理治,是知识分子出身并受过长期革命锻炼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仅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也是精通财经工作的党内专家。在他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与陕甘宁根据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理治从1935年至1943年一直战斗和生活在陕甘宁根据地,期间先后担任过中共陕甘晋、陕甘边省委书记,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等重要领导职务,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陕甘宁边区,为边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在担任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期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执行了极“左”错误政策,以致逮捕关押了大批陕北根据地干部,包括刘志丹、高岗等人,并杀害了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