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践》2015,(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和巨大牺牲,认真总结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和历史意义,鲜明表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深刻指出了历史所启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讲话高瞻远瞩、继往开来,思想深邃、字字千钧,放眼于全球和平稳定,着眼于全人类幸福,连接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战鹰呼啸,壮志凌云。2015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拉开大幕,共和国武装力量以崭新的阵容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天安门城楼掷地有声地响起"三个必胜",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人类和平发展的铁律。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5,(11)
<正>从建国门到复兴门,几百年来,北京长安街见证了多少沧桑,又将多少瞬间凝固为永恒。"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坚定有力的手势,激荡起人们的心潮,必将载入人们的集体记忆。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历史深处萃取的坚定信念,也是向世界宣示的我们的历史观。"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逢重大历史时刻,我们总会回望历史,让历史之光照亮前路。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军歌嘹亮、军姿雄壮,铁骑滚滚、鹰击  相似文献   

4.
<正>抗日战争,是中华儿女浴血奋斗的战争史,也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在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同仇敌忾、不畏牺牲,誓与国家共存亡,以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书写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1946年6月,邓小平在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后为河北省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5,(17):22
●9月3日,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国所有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日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章名.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也是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华南敌后抗战具有鲜明的特色,总结和研究广东党组织对抗战胜利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1933年日内瓦国联大会的最终历史影响为切入点,以推介中国抗日战争话语权领域的胜利为逻辑起点,在国际认同视阈下剖析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考量。在历史见证下,证明第一次中国话语权胜利的合理逻辑,进而展现中国赢得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次话语权胜利的历史意义,使中国抗日战争站在了国际道义的制高点,赢得了国际联盟的认可,使中国的话语声音在世界范围响起。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讲话、坚定有力的手势,激荡起人们的心潮,必将载入人们的集体记忆。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从历史深处萃取的坚定信念,也是向世界宣示的我们的历史观。铭记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需要坚信正义的力量。人类对正义的追求和坚守,是社会发展进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秦皇岛市山海关是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揭开华北抗日战争序幕的地方。抓住全国、全世界纪念活动的契机,统筹组织谋划我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真正在活动中"让秦皇岛形象亮起来"、"让文化贡献率高起来",是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徐教授,您好!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您的新著《血火铸长城——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隆重出版。记得您在1995年就出版了抗战史专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录》,时隔20年,您又推出了这部著作。那么,能谈一谈您写这部"抗战史"的初衷吗?  相似文献   

12.
国外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张注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期间就已有诸多国外人士进行战地考察并写成著述;及至胜利之后,更有许多学者从事有关研究,形成大量著作和论述。在国外,抗日战争史近年来已成为不少学者研究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3月4日东北网)"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7年了,中小学教科书中一些相关的提法,有必要争取在当事人健在时得到定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黑龙江省主委陶夏新日前表示,之前中国"八年抗战"的概念不够准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实为十四年,应在现有中小学教科书中予以更正。陶夏新委员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  相似文献   

14.
<正>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习近平指出:"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坚韧不拔、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牢记历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9)
<正>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进程,肯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展现我们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习近平在讲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14,(9)
<正>今年9月3日,是我国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69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今天,我们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共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指中共从中日两国实际状况出发,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和实践了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一、中共形成了统一、系统的持久抗战思想认识,从而揭示并掌握了取得抗战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金秋,中共隆化县委书记陆文龙来到隆化县隆化镇伊逊河畔西山脚下的黑水村,走进隆化县目前唯一健在的老八路、老党员刘文山家中,亲自为他佩戴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早在2005年9月刘文山已经荣获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  相似文献   

20.
正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以《论持久战》为题,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历时9天的讲演。讲演围绕着"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与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怎样进行持久战与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共讲了21个问题。最后,他明确指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坚持持久抗战,结果都是一样的: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一结论,气势恢宏,掷地有声。结束时他还郑重而谦恭地表示:"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