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康熙年间,厦门官绅为感念统一台湾有功的"靖海将军"施琅而为之建造生祠,如今厦门仍命名施琅祠附近区域为"将军祠";在厦门集美兑山有一座宗祠因一族出现4名抗日将军而名声鹊起。因此,这座李氏家庙也被人们誉为"将军祠"。李氏家庙多奇妙一座"高大上"的四柱三门石牌  相似文献   

2.
《文明大观》2001,(11):4-6
厦门的魅力,绝对有相当比重源自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对于城市来说,建筑几乎包含了全部,可供人读出它的古往今来,它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艺术……城市建筑,毫无疑义地提供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23)
正广东佛山与福建厦门、泉州和福州有许多相似之处,厦门与台湾隔台海相望、佛山与香港连江海相通,泉州与佛山都是GDP过万亿元的地级市,福州与佛山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三座城市对闽南文化的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对佛山深入推进岭南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可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厦门、泉州和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楚鹏 《今日民族》2014,(9):36-39
<正>拿破仑曾经这样描述伊斯坦布尔:"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伊斯坦布尔一定是它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国都,这座帕慕克笔下有着难以名状的淡淡忧愁的灰色城市,这座世界上唯一横跨亚欧大陆的城市,这座无法被超越、无法被媲美的风华绝代的城池,伴随博斯普鲁斯海峡,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继续书写着深沉而辉煌的篇章。作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伊斯坦布尔这座欧亚融合的老城与海峡相伴相生,推窗见海,清澈  相似文献   

5.
正首先,聋人文化是存在的。你先得承认它,至于它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如何来定义它,那就需要认识它,研究它。如今,"文化"一词用得很泛,文化现象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诸如,茶文化,酒文化,衣着文化,膳食文化……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都可以研究,也都有人在研究。研究是无禁区的,我们想趁势打开聋人文化这扇门,试着做点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夏斐  王力 《今日浙江》2013,(12):52-53
人们总是用"人间天堂"来形容这座城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秀美的山水,代表了人们对天堂意境的想象。数千年的发展史,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独不变的,是它一脉相承的绿水青山。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名著,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而显其博大,它蕴藏着璀璨的文化而拥有精深。随着岁月的流淌,知识的增长,我渐渐地开始读懂了,特别是这几年我走近它,用心去读,终于感受到了她的知识含量,她的灵气和价值。于是,我更爱这片沃土,更爱这座名城,更爱读这部厚重的史书名著。"二龙戏珠"的镇江城万里长江,千古运河,犹如两条巨龙,在一个充满灵气和希望的地方,奇遇般地相逢,张开双臂,欢腾交汇,以威武雄壮之势,彼此交流,形成了举世罕见的波澜壮阔的黄金十字水系,把天生的灵气、天然的美景、独  相似文献   

8.
"你我他,他你我,手挽手架起爱的桥梁一座座;你我他,他你我,心连心筑起爱的家园一个个,我们是爱的薪火……"舞台上20多位青年代表正在深情合唱的歌曲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会歌《我们是爱的薪火》.这是不久前,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香港洛士文基金、澳门基金会在广东深圳举办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启动仪式上的一幕.  相似文献   

9.
庚辰秋的一天,我在厦门市仙岳路看到了刚刚竣工的市残疾人活动中心,那是一座12层高、包括附属建筑在内计1.6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它西边是安全局大厦,东边邻武警大楼,北边与正在兴建的领事馆区隔路相望。 次日,我在采访杨希聪理事长时,先从我见到的这座大楼谈起了个人感想。 记者(下简称记):这是我第三次来厦门。第一次,1992年,我看到厦门残联的办公地点是祖来的,挺挤也挺破,好多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屋顶上有一个黑糊糊的大电扇在转;第二次,是1997年,您接待的我,那次为了  相似文献   

10.
李靖民 《台声》2000,(9):24-25
集文化、艺术、游乐、度假于一体的“厦门台湾民俗村” (景州乐园 ) ,由台商黄景山先生斥巨资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 ,已成为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的“园中园”。游客们在饱览这座高品位的现代化游乐景点后 ,无不赞叹 :“不到景州游 ,枉费鹭岛行”。台湾民俗村位于厦门环岛公路胡里山炮台附近的黄厝金山 ,这里原是军事观察哨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金山又名金山寨 ,居高临海 ,视野开阔 ,金门海域一览无遗。它曾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反清、驱荷、光复台湾的屯兵基地 ,地势险要 ,郑军屯兵扎寨的碉堡与明末摩崖石刻“蟠云洞”等遗址历历…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20)
正金门,这座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岛屿,因其地势"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得名。金门分大岛和小岛,而位于金门大岛的金城镇是金门文化古迹最多的地方,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战争印记。转眼,炮火的轰鸣早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当年留下的炮弹也被勤劳的金门人民铸成菜刀,"炮弹菜刀"走进了两岸千家万户,焰火也代替了炮火。留下的除了逐渐凋零的大战记忆,还有督促着两岸和平向前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2)
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是肩上的使命,同时也能够为推动两岸融合贡献出一份力量。关于他刘凡颉,1985年出生,台湾高雄人,设计师,厦门谷啾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来厦之前,刘凡颉在高雄经营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因缘巧合,他了解到厦门云创智谷台湾创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为台湾青年提供的各项渠道和资源,让他觉得自己的设计所长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6年,他在厦门设立公司"谷啾设计",是英文"good choice"的音译,这也是他的设计经营理念:做客户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恬 《重庆行政》2007,(1):74-76
西谚曰:上帝造人,人造城(God made the man, and man made the town)。而城如人,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灵韵。人文精神便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和魅力源泉。重庆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贝特森认为,“一种文化精神由该文化内的平均人格类型来反映”,把文化精神定位在人格精神的描述上。这就为我们定位重庆人文精神提供了思路,即它主要体现为该文化内人格精神的群  相似文献   

14.
鹭岛沙坡尾     
正车子行至演武大桥的时候,我总是将车子停在桥上,迎着海风,看海水随着夜色泛蓝又随着霓虹灯而丰满。厦门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岛屿,海风中带有一股熟悉的盐巴味,风从海上吹来,刮过我的身体接着推进身后的沙坡尾,消失得无影无踪!沙坡尾收容了太多带有咸味的海风,所以整个厦门岛,我觉得它的"味道"最重,所以也就是最有"厦门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普禅山是界山,是燕城与三明市三元区的交界。山上有千亩草场、通天石阶、古城天坛、云天雾海等景点。1989年6月24日,在山上拍摄到"神奇佛光",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山顶有一座齐天大圣庙,传说农历六月十二日是孙悟空生日,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的信徒都来此朝拜。它集奇峰、异岩、林海、云雾为一体,是猎奇、观日出、望"佛光"的佳境,像一块天然的大磁铁,吸引我探寻的  相似文献   

16.
一系列历史典故成为篆刻在常德灵魂深处的文化烙印,世代受诗书浸染、崇尚读书修身的常德人民将这股文气一脉相承,选择了坚守、传承与弘扬。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的香味。常德这座古城新都的"香味"就在这充满个性的文化底蕴上,就在常德人崇学重修的品位上  相似文献   

17.
<正>你印象中"弹钢琴的女生"是怎样的?恬静,淡雅,有气质?古晓梅符合你对钢琴女生的所有想象。古晓梅是一位来自台湾的钢琴师,目前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担任钢琴教授和键盘教研室主任,也是厦门大学唯一一位获得俄罗斯及美国双钢琴博士学位的钢琴师。从2013年来到厦门,古晓梅一直生活在这里。她说,厦门和台湾都是闽南文化,在语言上同出一个根源,"无论我走到哪里,他们知道我是台湾同胞都对我非常的关照,并把我视为自家人。厦门是个非  相似文献   

18.
孙晓青  刘建华 《小康》2011,(10):46-49
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俯瞰中山,就如中山故居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楼,百年来凸显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印证着这座城市在这一特殊文化背景下谋求经济与民生均衡发展的人文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向继贵 《时事报告》2013,(11):32-34
有人说,如果将中国古代5000年的灿烂文明比喻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西安就是它强壮的树根。这里是中国六大文明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享有"华夏古都、山水之城"的美誉,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13个王朝1100余年的建都史,让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为它积累了  相似文献   

20.
戴晓玫 《台声》2010,(9):35-35
厦门。这座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海滨城市留给营员们的印象是多样的。文明的市风,整洁的街道,闲适的生活节奏,是大家对厦门最直观的印象。鼓浪屿的精致优雅,环岛路的多姿多彩,胡里山炮台的沧桑历史.厦门规划馆展现的远景蓝图,嘉庚纪念馆颂扬的爱国情操,都让台湾学子从不同层面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外在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