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印关系史上,印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50多年以来,中印关系跌宕起伏,落差很大。从“印中人民是兄弟”的蜜月期,突然急转直下兵戎相见,爆发了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20世纪60年代末,英迪拉·甘地总理首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中印关系开始缓解。1988年拉吉夫·甘地总理访华,中印关系趋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印度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印度国大党亮出了一张"王牌"——普丽扬卡·甘地。普丽扬卡出生于印度的名门望族,是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与国大党前主席索尼娅的女儿,也是现任国大党主席拉胡尔·甘地的亲妹妹。在印度,仅"尼赫鲁·甘地家族"这个名片就能获得大量拥趸,更何况普丽扬卡具备优秀政客应该拥有的能力,一直被媒体视为"天生政治家"。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与我毗邻的大国。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在50年代,两国关系十分友好,是当时我国对外工作重点国之一。印度是周恩来总理出访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印度总理尼赫鲁也是第一位来华访问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首脑。虽然从1959年至1962年因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两国关系有过一段曲折,但到70年代关系又得到改善和恢复友好。周恩来总理积极维护中印友好,对印度以团结争取为主,对其某些消极面采取既争取又批评,既团结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留有余地的政策,正确处理了两国关…  相似文献   

4.
<正>十多年前,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在谈到腐败问题时曾痛心地指出,国家拨给穷人的救济款以及用于农村基础建设的费用,只有15%能真正送到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1,(2):60-60
据128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腐败和浪费严重侵蚀着印度政府的扶贫工程。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曾估计说,政府付出的每一卢比,最终只有15%用到穷人身上。然而,在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5年里通过审计查明欺诈和腐败金额总计2000万美元,有4600名官员因此面临行政或刑事指控。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14):60-60
日前,印度新当选总理莫迪在宣誓就职仪式上成为印度新一任总理。印度总统穆克吉主持了宣誓就职仪式,即将离任的总理辛格、国大党主席索尼娅和总书记拉胡尔·甘地以及其他党派的领导人都参加了这一仪式。印度媒体对这一盛况进行了全程报道,寄望63岁的莫迪能带领印度“开创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12月12日,印度总理高达与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新德里签了分享恒河水条约,这是两国关系中的历史性条约,其有效期为30年。 13日,为期五天的世贸组织首届部长会议在新加坡闭幕,会议通过了《新加坡部长宣言》,承认国际劳工组织是制定和处理劳工标准的有效机构,强调不允许用劳工标准问题设置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印巴关系缘何缓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印巴关系趋向缓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4月18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发表讲话,表示愿意同巴基斯坦改善关系。巴方马上予以积极回应,总理贾迈利致电瓦杰帕伊,赞赏之余表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级别上进行对话,解决两国间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5月3日,贾迈利总理亲笔致信瓦杰帕伊,邀请访问伊斯兰堡。随后,印巴双方宣布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先后宣布任命新的驻对方大使。两国间公路、铁路和航空联系也相继恢复。这种良性互动大大改善了一直处于僵局的两国关系。国际社会强烈希望印巴能够本着和为贵的精神,继续稳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邓俊秉 《湘潮》2013,(5):44-47
1998年4月22日,我随丈夫——驻印度前大使周刚抵达新德里履新。我们到任仅仅三周,印度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多次进行核试验,并公然称“中国威胁”是印度进行核试验的理由,致使中印两国关系受到严重挫折。中印之间中止了双边高层互访,即便司局级的访问也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0.
迅速发展的印度软件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产业革命开始席卷全球,信息技术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印度是最早抓住这一机遇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那时印度的信息设施非常落后,每1000人只有6部电话。80年代中期,时任总理的拉·甘地决定改变这种落后状况,他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大力扶持计算机和软件产业。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正好适应了西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其软件产品和服务得以在世界市场上捷足先登。一、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一直是印度经济的增长点。印度的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印度进行了访问.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首脑会晤.这是日本与印度两国自2005年建立首脑年度互访机制以来日印首脑间的第七次年度会晤。  相似文献   

12.
左婧 《求实》2003,(Z1):51-52
莫罕达斯·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抨击英国殖民制度,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英斗争,领导了非暴力抵抗运动,促进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为印度的自由和解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甘地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敬,被誉为“圣雄”和国父。 甘地一生坚持真理与非暴力,他把《自传》称为“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声明撰写自传的目的在于“描写我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他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对此,历史上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甘地和他所倡导的非暴力推动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人认为是维护了殖民统治。如何认识甘地?我认为只有把他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以及他所代表的阶级关系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6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日本之行,无疑是给两国关系注入活力的开拓之旅。两国首脑互访机制的恢复和确立是拉动目前中日关系的最大动力,在经历了小泉执政5年两国关系的低迷之后,当前的中日关系正因为胡锦涛的访日而展现出“暖春”的生机,让人们对全球视野下的中日关系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4.
打上"历史性"印记的邓、戈会见1989年5月中旬,戈尔巴乔夫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双重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苏关系恶化了一二十年后,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作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被媒体称为"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此前,中苏两国外长进行了互访,为这次访问进行准备。1988年12月2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戈尔巴  相似文献   

15.
谭云山,这位当代鸿儒,泰戈尔的忘年之交,用他毕生的精力构筑中印文化桥1956年,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度。在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陪同下,周总理参观了著名学府——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他高度称赞该院院长谭云山“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数年后,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亦赞美谭云山“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为印中两国文明更好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谭云山名不虚传,不愧为一名孜孜不倦的著名学者,中印友好的杰出使者,情系故园的爱国者。寄名云山志存高远谭云山,原名启秀,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下东乡长乐村一个颇有…  相似文献   

16.
印度:零面值钞票腐败一直是印度公共管理部门一大顽疾,如果某位官员说我希望看到甘地冲我笑,就是在暗示你赶快掏出印有圣雄甘地头像的钞票意思意思。为了向这种腐败文化宣战,印度一个名为第五支柱的反腐组织发行了一种零卢比钞票,索贿  相似文献   

17.
往来与曲折——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军事交往实录(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的中美军事关系几经曲折——往往是在两国关系改善和上升时,军事往来相对滞后;在双方关系受挫和陷入危机时,军事往来则首当其冲,呈现出“恢复——升温——受挫——降温——短暂中止——再恢复——升温——受挫——降温——短暂中止”的循环现象。 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军事关系的良好发展得益于共同的战略安全利益。进入90年代后,伴随着后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政府经过6年的接触和谈判,终于在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为一代伟人的邓小平,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举世瞩目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构筑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写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林泓今年是中日恢复邦交25周年。25年来,中日关系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在政治关系方面,两国领导人频频互访,建立了各种对话机制和渠道,相互增进理解与信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在经济...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999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先是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基的接见,随后又两次参加了中越两国总理互访的接待、接洽工作,亲身感受了朱基总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宽广的胸怀。钅容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