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16,(6)
正明代文学家叶盛的文章《郑牢论戒贪》中,讲了一个"白袍点墨"的故事。明代广西总兵山云甫一到任,便宴请当地德高望重之士,藉此询问民情风俗。有人就将总兵府一个叫郑牢的老差役介绍给他。听说这个郑牢性格耿直敢言,山云便将他请了来。山云问:"在许多人看来,对于领兵打仗的将军来说,不必计较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就是了。况且,广西的风气一向  相似文献   

2.
<正>明朝《水东日记》中有则"白袍点墨"的故事:山云被委以广西总兵,问帅府老吏郑牢:"人们说做将帅的,不计较贪或不贪,何况广西素兴贿赂,我是否也可贪点?"郑牢就以"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告诫山云,山云点头称是。山云到广西镇守十多年,始终廉洁自守。一领白袍着了墨,永远也洗不掉。党员干部应谨防"白袍点墨",做纤尘不染、点墨不沾的"清白人"。  相似文献   

3.
珍惜你的“洁新白袍”曹一凡最近,翻了翻明代叶盛写的《水东日记》,有一篇《郑牢论戒贪》,读来颇有启示。说的是明代镇守广西的总兵衙门──广西总帅府有一个差役叫郑牢。他生性耿直,敢对上司都督讲真话,都督韩观很感激他。韩观死后,山云新任都督。他首先召集年高德...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细读"白袍点墨"和"轿夫湿鞋"二则故事,不仅耐人寻味,而且发人深省。一则讲的是:明代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做总兵,他听说广西当时有送礼受贿的风气,就问衙门里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您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  相似文献   

5.
<正>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做总兵。他听说广西当地有送礼受贿的风气,就问衙门里的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您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白袍点墨’,就永远洗不干净了!"山云又问:"如果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郑牢说:"朝廷严惩贪官,要杀头你都不怕,反倒怕  相似文献   

6.
谈慎始     
正所谓慎始,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起第一道防线,一经发现不良思想苗头,就坚决将其消灭,不开败事之端。明代有两则真实的故事颇有意思。一则是"白袍点墨",说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当总兵。他听说广西这个地方送礼行贿之风盛行,便问衙门里的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你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白袍点墨’,就永远也洗不干净了。"山云又问:"如果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正>近读"白袍点墨"和"轿夫湿鞋"二则故事,感触良多。一则讲的是明朝有一位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派到广西做总兵。听说广西当地有送礼受贿的风气,他就问衙门里的老吏郑牢:"我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呢?"郑牢说:"您到广西做官,就如‘一袭白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不然,‘白袍点墨',就永远洗不干净了!"山云又问:"如果我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该怎么  相似文献   

8.
明朝广西总兵山云与脾性耿直的老差役郑牢,曾就为政清廉一事有过一段谈话。山云说:朝廷对武将的要求是能打仗就行,而不怎么过问他是不是贪利。现在广西确有看重财、物的市风,我能否去贪利呢?郑牢答道:大人初来乍到,像穿上一件刚做成的洁白新袍,如果白袍染上墨,就始终洗不干净了。大人是愿穿洁白无污的新袍,还是愿穿染上黑墨的脏袍,那就由大人自行选择了。山云听了老差役的一番话,很受启发。他镇守广西十年之久,做到了清清白白为官,坦坦荡荡做事,白  相似文献   

9.
清廉本色     
《奋斗》2019,(19)
正明代文学家刘元卿在《贤奕编·警喻》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猩猩,兽之好酒者也。"猎人设下陷阱,猩猩聪慧,一看就知道是引诱自己的,但最后还是"大爵而忘其醉",被活捉了,"贪为之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尚廉治贪始终是国家的追求和百姓的企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  相似文献   

11.
正传说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一次外出时,不幸被盗贼绑劫。当盗贼得知他是大名鼎鼎的王阳明时,就问:"你说人人都有良知,难道像我们这样的盗贼,也有良知吗?"王阳明肯定地回答:"有。"盗贼反问道:"那你怎么能够证明?"王阳明说:"现在照我说的去做,我证明给你们看。"于是,他让盗贼一层层脱掉外衣、内衣。直到剩下最后一条短裤的时候,还让他们脱掉。盗贼喊道:"不行呀,这个不能再脱了啊!"王阳明说:"知耻,这就是你们的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北京支部生活》2012,(9):70+30
正眼力大发现您能从下图中找到右边图示中的小动物吗?猜谜题白居易的礼物一天,白居易派人给一个青年读书人送了个礼物。礼物被纸张包裹着。读书人很是纳闷,心想:"这是什么东西呢?"忽然看见包装纸上还写有一首小诗:"两国打仗,兵强马壮;马不吃草,兵不征粮。"他看后大笑起来,立刻明白是什么礼物了。  相似文献   

13.
贪官评论贪官,有时蛮有看头。看郴州"纪委书记第一贪"曾锦春对市委原书记李大伦的评论,就有这种感觉。据说,李大伦案发后,在湖南省纪检监察调研工作座谈会分组讨论时,曾锦春抢先发言说:"李大伦出事是迟早的事,他台上讲的一套,台下做的一套,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群众  相似文献   

14.
陈晋 《党的文献》2005,(4):116-118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15.
《军队党的生活》2013,(4):45-46
当前,习主席对全军部队提出了"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思想。魏德明作为新时期我军一个团级指挥员,他是怎么理解贯彻这条政治要求的?他对"能打仗、打胜仗"又做了哪些实践与思考呢?眼里有强敌,胸中有忧患记者:当前,复杂的周边环境对中国军队来说是一种挑战。作为军人,我们应如何迎接这些挑战?魏德明:这些挑战和威胁时刻警示着我们:战争并不遥远,必须做好随时上战  相似文献   

16.
姚远 《党史纵览》2013,(7):35-37
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杰出军事家和博古通今的优秀诗人,他还十分喜爱下棋。陈毅下棋不是纯粹为了消遣,他认为:"棋盘就是战场,要认真作战。如果把这当儿戏,举棋不定,乱投子,那死了活该。人要看人品,下棋也要看棋品。"他不仅自己喜欢下棋,对中国围棋事业发展也是关怀备至。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陈毅就对围棋产生了兴趣。到了战争年代,带兵打仗的他也总是随身带着棋具,转战南北。尽管有时敌机在头上盘旋,附近有炸弹爆炸,他仍然仪态从容,继续对局。他常从对  相似文献   

17.
<正>1980年前后,长篇小说《红日》的作家吴强和粟裕大将有段对话。吴强问:"粟司令,我打算写一部关于华东部队的长篇小说,除领导同志外还想写写师级干部。你看以谁为原型好?"粟裕考虑了一下,说:"你可以以廖政国同志作为一个典型。这个同志很有特色。他的头脑很聪明,能带部队,能打仗,作风顽强。他对部队非常熟悉,基层干部甚至士兵的情况都摸得透透  相似文献   

18.
“高薪养廉”何时出笼,不记得了,只记得人们提起此说时的态度。官场上的人说,每月就那些死工资,当干部的太清贫了,所以才会贪。老百姓却说,不贫的,和老百姓拿一样多的钱,过一样的紧日子,甚至苦日子;贪的,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还是照样贪。就像老鼠,吃得再饱,还是  相似文献   

19.
正屡建奇功曾有人说:"‘猛虎’团长楚大明打仗不要命那是出了名的,纵队的领导不怕他不勇敢,就怕他太勇敢。"楚大明自己也讲:"为穷人闹翻身,我楚大明永远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的"勇猛"并不是盲动,不管哪次战斗,他总是深入前沿,仔细观察敌阵地的重点和结合部,发现破绽方果断下令。  相似文献   

20.
正刀刃轻轻划过羊头骨,爸爸像一个孩子一样用力地拍起手来:"祝贺彤彤成为高中生!"片刻后他喃喃道:"女儿,再等等,再等等,让爸爸给羊头系上红绸缎。"爸爸兑现了他的诺言。春节时他就动员我和妈妈,如果今年暑假再去新疆阿克苏看他,他一定请我吃烤全羊。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弥补在我成长中的缺席。爸爸在我的成长中"请假"了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