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本古倭人稻作文化滥觞于中国古吴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古倭人的稻作文化,与中国古代存在于从东南沿海到云贵高原的越文化,有深刻的同源关系。而其中之古吴越区,则为日本古倭人稻作文化源头。 一、古倭人稻作之源在中国吴越 日本九州2300年前绳纹文化之末的夜臼·板付1式时期遗存中,有多处发现稻痕,被认为是日本稻作之肇始。在熊本县、长崎县的一些文化遗址及佐贺县宇木汲田、福冈县板付遗址里,有炭化稻米,一些陶器上也有稻壳压痕,甚至有稻田及水沟等灌溉设施遗迹。其后在约当公元前后3个世纪的弥生时期,种植稻谷极为普遍。它迅速成为最兴旺的经济活动,是关系人们生存繁衍的最重要的物质生产。中国古代史籍自《后汉书·东夷列传》、《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起,多载日本列岛古倭人以种禾稻为业。 种植水稻,是古倭人最主要的文化特征。稻作在日本列岛的出现,实际比夜臼·板付1式时期稍早。而由于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桐乡罗家角等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使举世认识到  相似文献   

2.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八·一五”,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未做过忏悔,更引发了我的愤愤之情。近日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第一个“八·一五”又临近了,便引发了这篇文章。记得上个世纪之末我出访过日本时,有一次喝日本的“清酒”喝得多了一点,便斗胆对日本友人说了个自撰的寓言。我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镜子的人,是个伟大而聪明的智圣。之所以如此,在于人们无法自知其形影之时,给人们一个自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论坛》2010,(7):86-89
<正>前言我生在牡丹之乡菏泽,泰山黄河,齐鲁文化,孕育滋养,渗透血脉,神差般使我追求阳刚、苍厚、雄浑之风。在花鸟画创作队伍里,我丝毫不敢懈怠,咀嚼着蜕变的苦痛,超越之欢欣,我感怀秦汉雄风,触摸时代脉动,我快慰大自然恩赐,庆幸师长朋友为我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用我血我汗一抔土,铺垫创新一条路,用我情我爱我身心,点燃鸟画一片绿,将是我毕生追求。今天展出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尝试和探讨,敬请各位指点。  相似文献   

4.
12月31日的夜晚,寒山寺总是显得那样神秘。一年一度的108下钟声给游人带来的虔诚与希望,岁岁不变。从国外来寒山寺听钟声最踊跃、人数最多的当推日本游客,年年如此,最高时曾达15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仅3个月。寒山寺钟声缘何对日本人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想必与张继的诗《枫桥夜泊》关系极大,正所谓"寺以诗名,诗以寺传"。早年我听说凡是有文化的日本人,都知道这首诗,因为日本的小学课本上有这篇诗文,因此怀着感受诗的意境而来的当不乏其人。开始我以为日本人从儿童时代就熟悉这首诗,但同时也感到有点怀疑。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此有了新的了解:1986年春天,我认识了一位日本朋友,他就是当时沪宁高速公路专家组组长武部健一先生,半个"中国通",能写韵律不甚合辙的汉文七言律诗,对苏州的文物景点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比如他向我提出当时宝带桥上的电线杆是不应该有的等等,但他听不懂中国话。当时我向他提出两件事:一是高速公路工程方面的建议;二是问询日本人是否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读到《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否提供一份这一页课  相似文献   

5.
梁惠娣 《乡音》2012,(6):49-49
日本人精明,众所周知。我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让我对日本人的精明有了切身体会。2011年8月31日下午我抵达日本东京。下了飞机,直奔东京大学留学生会馆,然后与留学生会馆的负责人交涉,要了个小套间作为我此后留学生活的容身之所。  相似文献   

6.
芳名 《协商论坛》2016,(1):48-50
这里简直是美酒的海洋!名瓷盛美酒,仿佛每一种酒都被赋予了如花的生命,绽放在最美的时刻,甚至连芬芳都凝聚在空气里:三十年旗袍瓶,彰显着皇家与生俱来的高贵与奢华;三十年珍珠瓶简单、大气,传袭了千年的醇香与剔透,古青瓷装的奢藏亦是显得雄风浩荡;杨记烧坊主导产品梅兰竹菊酒更采用了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粉彩瓷…… 走进山西杨记烧坊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记烧坊),不禁让人感叹:做酒可以生动如斯!“这是杨记烧坊——奢藏、年份原浆、国藏老酒、清酒,这是梅兰竹菊……”指着如艺术品般的酒器,董事长王科笑得诚恳:“我喜爱做白酒.”  相似文献   

7.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我认识了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教师陈少毅。他住在教师职工楼最高层,屋里陈设很简单:一张普通的单人硬板床,一个小书桌,一个旧得快要淘汰的双人沙发。墙上大大小小挂着一些画框。给我印象较深的一幅是野外风景,另一幅是《贝多芬传》书籍封面设计,都出自主人之手,倒还精致;还有一个镜框里夹着一张赴日本参加美展的感谢状,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艺术家陈少毅先生:你  相似文献   

8.
20 清新隽永意韵酣浓———朱朴存画意评述刘墨世纪对于中国文化来说 ,是个有着太多悲哀与碰撞的悲欣交集的时代。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天天的流失 ,面对着传统中国画一天天的改变 ,深深热爱传统文化的我总是在面对深具传统意蕴的美时不能不惺惺而惜。当朱朴存先生将他的作品展示给我看的时候 ,我真的惊异于他的绘画意境之高远以及设色之精工 ,原来竟非时人所及。我更慨叹他深居简出 ,少为人知 ,不能将他的艺术理念以及精湛技艺传与时人。艺术虽然是寂寞之道 ,但朱朴存先生也过于寂寞了 ,寂寞得让人心酸。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 ,而是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9.
五百日军不敌柯铁虎一人    义勇军“三猛”之一的简大狮,至事不可为,潜返原乡漳州,却在日本的外交压力下,被捕遣往厦门厅,送回台湾,绞死于台北监狱。在厦门厅,简大狮有以下之供词——— “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皇上不得已以台地割日人,日人无礼,屡次至某家寻衅,且被奸淫妻女:我妻死之、我妹死之、我嫂与母死之,一家十余口仅存子侄数人,又被杀死。因念此仇不共戴天,曾聚众万余以与日人为难。然仇者皆系日人,并未毒及清人;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况自台湾归日,大小官员内渡一空,无一人敢出…  相似文献   

10.
我刚到日本时在一家传统的日本小面馆打工。老板大约三十七八岁,文化不高。按约定,我每晚6点至10点上班。第一天上班时,我不管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一看我还行,老板笑了,还跟我开了句玩笑:“中国人聪明。”他这么一说,我并没高兴,倒是提醒了我,我现在的一举一动在日本人看来都是中国人的表现。 为了好好表现,不给中国人抹黑,我  相似文献   

11.
仰赖医神阿波罗、挨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弟兄,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  相似文献   

12.
记性     
韩国人很有记性,令人尊敬. 2001年12月11日,素有"韩国第一美女"之称的艺人金喜善在广州冒雨为自己代言的某品牌手机签名售机,她不停地微笑着用广东话对影迷们表示"谢谢,我爱你".当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中方主持人在主客两方都没有日本人的情况下,竟然卖弄地用日语说了一句"沙哟那拉(再见)".正当他为自己会一句外国话而沾沾自喜时,一向矜持典雅有淑女风范的金善喜这时却脸色骤变,夺过话筒说"我要用韩语跟大家说再见,因为我是韩国人."金喜善虽然年仅23岁,但她清楚地记得,日本曾于1910灭亡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父祖一代曾遭受日本36年的殖民统治,但日本人的这种统治早在55年前便崩溃了.  相似文献   

13.
我童年时代,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生活过一段时光.而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岁月又是无法忘却的‘因而每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八&#183;一五“,总会在心中荡起历史的回光流影.特别是战后的日本,从未做过忏悔,更引发了我的愤愤之情.近日阅读《20世纪大全》史料‘日历牌告诉我21世纪的第一个“八&#183;一五“又每近了,便引发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许树泽 《创造》2019,(6):82-82
房子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主流的投资品种。来到日本探访,令人震撼的是日本人看待房子的态度。一般日本人的观念认为,房子跟汽车一样是会贬值的,因为它是一个商品。既然是商品,就会有损耗,会有新旧之分、贵贱之别。汽车到手第二天就会贬值,对于日本人来讲,房子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15.
本刊自本期始,与中央党史研究处合作,以《农工党一干会议人物小传》为总题,系列地刊载我党一干会议中央领导机构的人物小传。其目的,一是向广大农工党员提供学习我党党史的材料,二是为抢救我党党史资料。近年来,我刊注意我党党史的宣传,受到读者的肯定。此次系列刊载我党建党之初的领导人物传略,将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农工党为什么会走上一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为什么说农工党的历史就是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史。“一大”人物均已仙逝了,一些人有传存世,而绝大多数人几乎没有文字记录。所幸与他们相识相知的后人大都在世,请他们帮助写传,虽为再传,仍不失补救的良策,因而这种抢救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感谢党史研究处的同志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也希望读者中有志于此的同志为我们撰稿,加入到抢救史料的工作中来。因为邓演达、彭泽民、黄琪翔、章伯钧、季方等同志有传,并在我刊曾多次发表生平和活动的文章,此次本刊不再专文刊载其传略,特告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一缸鱼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有一位德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和法国人在一起旅行。途中,上来一位端着鱼缸的客人,缸里的鱼甚为罕见。大家对这种鱼都很好奇。德国人问:“你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是什么类别,有什么习性?”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在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条件下,这种鱼能不能生长?”美国人问:“你的鱼是不是从美国弄来的?因为只有美国才可能有这样奇特的鱼。”法国人问:“你能不能把鱼卖给我。我想在卧室里养这样一条奇特的鱼,我的女朋友一定会兴奋不已。”数年后,德国人出版了关于这种鱼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我们建设新东台、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在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再塑形象、再振雄风?从东台的实际来看,我感到  相似文献   

18.
《宋史》隐逸传收49人,这远非宋代隐士的全部。我又从多种方志中检索得378人。这虽仍非宋代隐士的全部,但对本文来说,却基本上可以说明问题了。以下对宋代隐士隐居原因试作分析。一、源远流长的尊隐传统中华文化自创立之初就形成了尊隐传统,宋代隐逸文化是传统的...  相似文献   

19.
梧州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的商埠,有“小香港”、“小广州”之称。建国以来,由于广西陆路交通发展,物资分流,梧州商业的地位起了变化。加上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梧州的商贸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出现趋缓的形势。如何扼制这种趋势的发展,重振商埠的雄风,对梧州来说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一、梧州市发展商贸业的有利条件发展商贸业,重振商埠雄风,是梧州今后发展的希望所在之一。中共梧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梧州市经济发展的20字方针:“工业强市…  相似文献   

20.
东京日记     
千百年来,中国人吃够两个民族的亏:早先是蒙古人,近世是日本人——坦白交代,我最近又去内蒙,又去日本。去内蒙是带学生下乡,不是画草原——我再也不想画少数民族——而是内蒙矿区画矿工。我回国,一半就是为了怀那"文革"下乡写生的旧。五月长假,偷闲去日本一周。我久不愿去日本,想起倭寇造的孽,心里有障碍。几次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