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左权独立营"的战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光荣受阅。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阅兵典礼上,"左权独立营"旗帜再次飘过天安门广场。在这份殊荣背后,有着左权独立营在血与火中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1日,一场世纪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的受阅方阵缓缓驶过天安门,在前方的指挥车里,一位军官举起右手行着庄严的军礼,他叫杨业功——此次大阅兵第二炮兵受阅方队的大队长。杨业功,湖北应城人,1945年2月出生,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入党,生前系原第二炮兵副参谋长。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     
新中国60华诞,大阅兵举世瞩目,天安门国庆盛典,受阅训练紧锣密鼓。练兵场上的受阅官兵们精神饱满、气势昂扬。60周年国庆阅兵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之广,都将创下新中国阅兵史纪录:武器装备全部“中国造”,高科技新武器集中亮相,特种兵撩开神秘面纱,反恐精英“雪豹突击队”从幕后到台前,  相似文献   

4.
《湘潮》2016,(1)
正在湖南省岳阳市东茅岭街道得胜门村一个普通的农舍里,住着93岁的天安门受阅抗战老兵文正国。老人1.6米左右的个子,虽然单瘦,但耳聪目明背不驼,声音洪亮,岁月沧桑虽然让老人垂暮,可军人气质犹存。不过,现在这里只能算文正国的"老家",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给了老人帮助,自2015年9月18日起,他住进了岳阳市最好的养老院——岳阳国泰阳光颐养院。不过,老人还是会偶尔回来"暂住几天"。笔者到访的时候,老人正在老家暂住。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4)
正2015年12月24日,笔者来到平江县城关镇一栋廉租房内,与天安门受阅抗战老兵谢慈友围炉相谈。谢慈友今年90岁,腰板挺直,军人风度依然。他穿着一套受阅时穿的黄色军服,胸前挂满了勋章,胸牌上写着"国民革命军第五军""鸿翔部队",还有他的姓名等字样。这是一位曾与日军在中国西南血拼的老兵,又是一位不一般的老兵——第一代中国伞兵,也就是现代的空降兵。"鸿翔",寓意像大鸟一样在天  相似文献   

6.
1999年国庆节,当受阅徒步方队经过天安门时,在观礼台上的全英华人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往下看去,一排人感觉像一个人一样,整齐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次阅兵在天安门前举行。这次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共有19248人参加。由于参加这次阅兵的大部分装备,都是在战争中缴获的,所以被戏称为"万国牌"。1949年7月,聂荣臻司令员给了田申一个任务,让他在开国大典上,带领坦克方队经过天安门受阅。田申当时是华北独立战车团的代理团长,他决定使用日式20吨的中型坦克接受检阅。按照长安街的宽度,并排3辆,一共10排,再准备10辆  相似文献   

8.
视野     
《党的建设》2009,(10):59-59
1950—1959:十年十次大阅兵1950年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阅兵分列式以空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学员为先导,空军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阅兵时间为1小时20分。1951年受阅部队共13348人。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是军事学院的学员,最后是炮兵部队、摩托化步兵、  相似文献   

9.
林木 《党史博览》2009,(11):F0002-F0002,F0003
2009年10月1日上午,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空军的12个空中梯队、151架飞机从天安门广场低空呼啸而过,大阅兵进入高潮。这次受阅飞机全部为国产,新机型占到了95%以上。面对翱翔长空的一架架先进战机,中国人无不为之骄傲。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文苑》2009,(6):13-18
1955年国庆阅兵: 人民解放军将士换了新装 1955年国庆阅兵.是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第一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军容焕然一新。他们身着崭新的新式军装,佩带军衔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6,(3)
正12月10日,是2015年深冬难得的一个晴天。在浏阳永安镇捞刀河畔的一个农舍前,朱洪斌老人正在太阳下用一个放大镜看报纸。老人背后大门门楣正中是一个红色的"寿"字,再上面有两块牌匾,一块是"抗战老兵之家",一块是"抗战老兵民族脊梁"。这3件饰物标明着老人的身份,高龄94岁,一个抗战老兵,而且是一个参加过天安门受阅的抗战老兵。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21)
正10月1日11时8分56秒,我们集团军抽组成立的野战防空导弹方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昂扬奋进的崭新风貌、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零时差、零误差通过天安门,庄严接受习近平主席检阅、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践行了人民军队"持戈卫社稷、受阅展赤诚"的铮铮誓言!这次阅兵共有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我所  相似文献   

13.
孟红 《党史文苑》2009,(5):18-23
阅兵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阅兵被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我国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开国大典至1959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9)
正91岁的"九三阅兵"受阅老兵滕周权,虽然已白发苍苍,但眼不花、耳不聋。说起抗战,老人话语间满是精气神。他自豪地说:"我是远征军的坦克兵。"滕周权的家在张家界慈利县江垭镇三双村。当年,滕周权从这里走出去,因为这个世界太不安宁——日寇的侵略使这个山沟无法放下一张书桌;他回到这里,因为日寇投降了,一切回归安宁。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10)
正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建中村,记者见到了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前受阅的抗战老兵卢庆炎。卢庆炎,虽然没有直接拿枪与日军在战场上血肉相拼,却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件重大事件——衡阳保卫战的见证者,而且衡阳守军的"最后一电"就是经他的手发出的。衡阳城沦陷后,他也被日军关进了俘虏营。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和战友冒着危险逃出,重新回到中国军队里。  相似文献   

16.
一夜清风秋雨,洗散北京的都市喧嚣;一道黎明曙光,驱开天空的浮尘浊云。当人类即将翻开世纪新纪元之际,共和国迎来了五十华诞。公元1999年10月1日,整个世界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这个地大物博、历史悠远的文明古国,投向了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万余名将士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用最隆重的礼仪庆祝共和国的生日。10时32分52秒,分列式开始。42个方队在《解放军进行曲》的军乐声中,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严整威武的驻晋某集团军端枪徒步受阅方队也融进了这无比光荣的行…  相似文献   

17.
开国庆典大阅兵(1949年) 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1.64万人,由东向西行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空军部队第一次公开列队出现在世人面前。海军方队中已有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身影。空军17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为防备敌机突袭,其中年秘驰行。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5)
正在株洲云龙区云田镇虾塘村一幢颇有点现代气派的农家院子里,笔者见到了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受阅抗战老兵张茂宜。深冬的太阳下,屋后茂密的树木仍然苍翠,屋前坪里的橘树上挂着红色的果实,院子里一片生机。这里距云龙新区的核心区域不过10余公里,有水泥公路直通院子里,既避开了市区的喧闹,又与现代社会没有任何阻碍。徜徉院内,笔者隐约感到,这氛围似乎与张茂宜的人生有相通之处。不是么,这个14岁投身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19.
1955年国庆阅兵:人民解放军将士换了新装1955年国庆阅兵,是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第一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军容焕然一新。他们身着崭新的新式军装,佩带军衔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刚授衔的元帅和大将等,在阅兵结束后,兴致很高地在天安门城楼上  相似文献   

20.
1955年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荡漾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十里长安鲜花与彩旗交相辉映,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壮观。天安门上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红墙两端写着:“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等标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着刚换发的新式服装,佩带着军衔肩章,军容威严地排列在无数面红旗下翘首等待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时刻的到来,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