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拓创新做好一环路建设拆迁工作合肥市拆迁办公室合肥市一环路建设是为实现省、市党委和政府确定的把合肥市建成现代化大城市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从规模和投资上看,它在我市城建史上史无前例。其中,拆迁工作对一环路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一环路建设拆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合肥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继扩(改)建了一大批城市主要干道和主要出入口。尤其是一环、二环路的建成,对推动合肥市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随着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延伸,合肥市也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城市铁路立交桥,如三里街立交桥、长江西路立交桥、全椒路立交桥、濉溪路立交桥、当涂路立交桥、合作化南路立交桥,桃花店立交桥、淮南线及新客站引入线立交桥等。上述立交桥全部采用铁路上跨城市道路形式。一般情况下,这种桥型设计具有节省工程造价、减小车行…  相似文献   

3.
合肥植物园地处合肥市西郊风景区,为安徽省唯一植物基因库,近邻蜀山湖,远借大蜀山,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是建设中的西郊风景区的一颗明珠。合肥植物园总面积约1058亩,为一环形半岛,三面环水,有近3000米的水岸线,景色秀丽且植物资源丰富,有近50米宽的水边岸防护林,为成片的松林、池杉林、杨树林、竹林、香樟林,林相整齐。水岸线有浅滩、有露岩、有峭壁、有沟壑,景观变化独特,为合肥市近郊少见的水域景观地。蜀山湖为合肥市重要的水资源。近年来,由于渴望回归自然,植物园的游客日趋增多,双休日常达千…  相似文献   

4.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合肥在刚解放时,城市规模只有5.2平方公里,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合肥市城市建设从“八五”期间开始大幅度增加投入,“九五”期间掀起建设高潮。据统计,“八五”期间合肥市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总投资20亿元,“九五”期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近50亿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而城市建设的资金,主要是通过举债筹集的。一、举债建设的具体形式(一)出台收费政策,开辟专项建设资金渠道先后争取开征一环路建设机动车辆附加费、城市污水集中…  相似文献   

5.
悠悠环路情     
悠悠环路情魏毅合肥市一环路建设系列报道之一引子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合肥在汉代即为"全国18个大城市之一"。──转引自《合肥城市建设志》概述"安徽需要大城市,目前首先要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摘自回良玉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一、决策合...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政府现有的广场规模小、功能少、设施陈旧、交通混乱,有损合肥的形象,为此市政府决定对广场进行扩建改造,并暂定名为“合肥市人民广场”。合肥市人民广场位于合肥市的中心地段,广场被美菱大道、安庆路、花园街、淮河路所环绕,并有南河沿路从广场中穿过,是合肥市南北交通主干道的节点;广场占地约5-3公顷(包括周边道路用地)。广场北靠市政府,南临省政府,周边分布着大型的商场、剧院、银行和行政机构,并且与合肥市第一步行街淮河路相连,是合肥市政治、文化、金融、商业和交通的中心。合肥市人民广场将被建设成为一个集交…  相似文献   

7.
“安居苑”住宅小区位于合肥市西区,长江路南侧,陈村路东、西两侧,小区总占地约30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安徽省和合肥市重点安居工程。由合肥市城改办、中房合肥公司和合肥市房地产开发公司三家具有一级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联合建设。目前东村的18万...  相似文献   

8.
合肥,迈向现代化大城市本刊记者魏毅合肥市代市长马元飞在近日召开的城市建设工作调研会议上宣布,合肥市本届政府任期主要目标是:动员全市人民,为把合肥市建设成为"大快美强"的现代化大城市而奋斗。马元飞代市长是在经过对合肥市环保、土地、公交、煤气、自来水、污...  相似文献   

9.
1998年是合肥市实现创文明城市“三年步入良性循环”目标关键的一年,建筑施工现场是现代化大城市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闪光点。为迎接合肥市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促进全市建筑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各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合肥市建管局在加强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晓梅 《当代建设》2002,(3):12-14
本世纪初在合肥市煤气总公司的发展史中,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性转折时刻,这一转折的标志便是西气东输工程在合肥市的正式施工与投入运营。作为合肥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的项目法人,西气东输这一大手笔的宏伟项目带给合肥市煤气总公司的将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煤气公司顾名思义,是以人工煤气生产、经营,并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为主要职责的。在公司成立以来的十几年中,合肥市煤气公司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为合肥市市民生活及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作用。公司现有煤气用户16万户,且每年还在以…  相似文献   

11.
林业部批淮合肥森林城建设规划陈树明为逐步改善合肥城乡生态环境,探索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城建设途径,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促进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林业部近日批准了《合肥市大环境绿化──森林城建设规划》。合肥市大环境绿化──森林城建设范围包括合肥市区、郊区...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的集中供热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悄然兴起的。合肥市最早的集中供热设施兴办于1989年,当时供热采暖用户只有几个单位,供热面积仅6万多平方米。1990年在主管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正式成立合肥市改造热力公司。初期的管网结构是:热源———泵———管路水循环—...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着手新区抗震防灾规范[本刊讯](记者方劲松)为跟上城市总体规划的步伐,进上步为声调建设服务,合肥市目前已着手对原来100平方公里编制范围的《合肥市抗震防灾规范》进行调整。新区规划编制范围为100平方公里,涵盖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加坡花园...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于6月3日以国函[1999]42号文件,正式批准了安徽省政府上报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合肥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是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执行的。规划充分结合合肥市自然地形和主要工程设施的布局,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方向三翼伸展的“风扇形”布局形式,被全国规划界誉为“合肥模式”,并写入了大学教科书。但是,上一轮总体规划的期限只到本世纪末,规划的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这次国务院批复的新一轮总体规划确定了合肥市跨世纪发展方向。国务院批复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肥市的城市性质是“…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14日,经北京中设质量认证中心专家组审核,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全国规划设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这为打造优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参与国际国内市场,为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提供富有前瞻性、合理性、创造性的优秀设计成果,注入新的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也非朝夕之功,而是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耕耘所致。从1978年4月开始成立合肥市规划院,到1984年10月更名为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立以城市规划为主,包括市政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国家甲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合肥市市政建设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肥市自1995年以来,市政建设取得了飞跃发展,截止2000年年底城市新增道路面积28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增加116公里,立交桥增加16座,人们赞叹合肥道路变宽了,城市变美了,然而我们在赞叹市政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反思市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市政建设是否取得我们的预期效果,市政建设有哪些不足,以促使合肥市市政建设更快、更稳地发展,更有效发挥城市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合肥市经济建设服务。一、投资管理体制尽管合肥市投资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对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真正实现市…  相似文献   

17.
加强小区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合肥市城市小区管理办法》出台方新东,胡章华信访部门的统计表明:近年来合肥市各类上访信件中,80%以上是反映住宅小区脏、乱、差的问题。最近由合肥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合肥市城市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可望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及水污染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同其他城市一样,合肥市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其中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是道路交通噪声。约占噪声污染的27%。因此,本篇试图就合肥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合肥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自1986年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正式颁布以来,合肥市环保部门按规范要求对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认真监测,积累了大量的监测统计资料。特别是从19…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新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为适应合肥市迈向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需要,根据市规划局合规字[1993]96号文件精神,合肥市建委抗震办公室开始编制"合肥市新区抗震防灾规划"(简称新区抗防规划)。"抗防规划"工作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工程地质和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世纪阳光花园位于合肥市中心区以南,一环路外侧,距市中心约3公里,东临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马鞍山路红线60m,西至宁国路30m,南至太湖路30m,北接九华山路30m,在这四条城市干道所包围的用地范围内现状有:省城建学校、青年小区、省社会主义学院等。其余为农田、菜地、少量鱼塘及农民宅基地。用地内地形起伏,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最大高差约10米。小区四周都临城市干道,交通方便。又处于城市东南进风口一侧,环境条件良好,是一片理想的居住用地。总用地48.34公顷,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