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振宇”究竟是谁的笔名?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相当不一致。大约在1979年前,几乎并不知道“振宇”是蔡和森或向警予的笔名,1979年6月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印的《蔡和森文集》(上、下册)就没有将“振宇”发表在《向导》周报上的36篇文章收进去。1980年3月人民出版社编印的《蔡和森文集》首次将“振宇”的上述文章收入。同年6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增订《蔡和森文集》(上、下册),也将这些文章收  相似文献   

2.
一般人知道邓拓,是因为《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1961年3月至1962年9月,时任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设“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共发表杂文150多篇。1961年9月,邓拓又约请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的廖沫沙合作,共同以吴南星为笔名,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近三年的时  相似文献   

3.
“笔名大王”陈玉堂胡宝炎被誉为"笔名大王"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陈玉堂先生花费四十年心血编著的《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最近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洋洋300多万字的大辞典,共收有中国近现代各界人物一万零一百多人的本名、小名、...  相似文献   

4.
美国“一把手”呆的房子译成“白屋”或“白宫”,是大大不同的,可是“大洋”彼岸,我们一直在沿用错误翻译,而且理直气壮。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童元方副教授12月8日在《南方周末》刊文《白宫不是宫,而是“白屋”》,开篇就说他孩提时代就有的一个疑问:“白屋”(White House)为什么译成“白宫”?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上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今天看来,这将是他老人家的一大错误。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政府垄断信息,已经成为侵犯公民知情权的最大弊病。随着透明政府工程的不断推进,“知情权”这个词也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使用了“知情权”。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人们如此关注“知情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将军1942年出版了回忆录《我的生活》。在书中,冯将军曾提到受过他一次“极错误对待”的邓小平。事情发生在1927年“四·一二”后,邓演达到冯部驻地与冯谈“要事”,冯举行活动欢迎邓演达之际。冯在《我的生活》中是这样写的:“此时我们总司令部中人员都在庙中另一边聚会。有位青年在那里演讲,对我刚才野外讲话的意思大发议论,有几句话刺进我的耳朵,他说:‘我们是一致要求倒蒋。可是有一个人现在庇护他。在今天,庇护他的就是军阀,就是反动……’,我慢慢走到那边去,看见那位青年朋友大约十八九岁,也是政治部中职员。他还继续讲他的………  相似文献   

7.
耳听八面     
冯异(重庆出版社编审)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出现在语文试题第一卷第三大题,“得克萨斯州“写作“德克萨斯州“;第二个错误出现在试卷第一卷第二大题第16道选择题,在A项的叙述中,“砥砺名节“写作“砥励名节“。《重庆晚报》的记者为此特别查核了《辞海》、新华社译名库和《现代汉语词典》,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得克萨斯州“和“砥砺名节“。但当他采访“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有关人士“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两处不能算是错误。首先,国外名字的翻译主要是音译,两个‘DE’字发音完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     
《传承》2006,(Z1)
安徽省安庆城西南六十里,有独秀山。山并不险峻,只是平地而起,一枝独秀,故名“独秀山”。1879年生于安徽安庆的陈庆同,曾以“独秀山民”为笔名撰文。陈庆同觉得“独秀山民”略显啰唆,故舍去“山民”两字,用“独秀”为笔名。这“独秀”用多了,有时加上姓,就演变成“陈独秀”。后来,以“陈独秀”署名的文章越来越多,以至世人把他的笔名当作姓名,而他的本名却鲜为人知了。毛泽东:先有陈独秀,才有独秀山,还是先有独秀山,才有陈独秀据传,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坐船沿长江驶过安庆,问左右道“:先有陈独秀,才有独秀山,还是先有独秀山,才有陈独秀?”左…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三年四月,周木斋在《涛声》第二卷第十四期上,发表《第四种人》一文,对鲁迅先生以“何家干”笔名发表的《文人无文》提出自己的看法,鲁迅先生予以答复,还就木斋说的“听说‘何家干’就是鲁迅先生的笔名”,指出“这回是王平陵先生告发于前,周木斋先生揭露于后”①,以说明当时文坛的风气。显然,这里不是将人——王平陵和周木斋并论,而是将事——两个人都说“何家干”就是鲁迅的化名这件事并论。在我看来,这一点很有区别,不应该随随便便地拉扯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李月刚 《创造》2008,(12):55-55
1991年,黑云压城,是他在浦江之畔发出春雷第一声。“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这个意昧深长的笔名,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预示着一年后南巡的突进狂飙。从官场退隐之后。他是改革开放中的“牛虻”。从SARS危机中呼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到撰写《改革不可动摇》,每当现实中种种“新的思想僵滞”成为改革拦路虎时,他就像一个按捺不住的江湖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真理     
译者在该书《译后记》中说:“在《法律与真理》一书中,帕特森认为,几乎所有的法学家——除了他自己和波比特以外——都犯了同样的错误:相信真理制造者使得法律命题真。为此,他对斯坦利&#183;菲什、米切尔&#183;S摩尔等思想家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2.
曾以《小康庄》、《我是中国人》、《一筒罐头》和《笑林广播电台》等相声表演连续获奖的笑林突然在舞台上失踪了——他说他需要冷静剂。笑星耐得三年寂寞,换来了法学硕士的文凭,他认真地说:“通过学习,我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笑星,他最高兴的是在台下听到人们说他“嘿,原装的,不是假冒伪劣!”赵小林委员5岁登台表演,今天成为了人们熟悉的笑林。他的笑“源”大概来自他的开朗性格、O型血、山东血统……  相似文献   

13.
钱锺书翻译《毛选》时 ,有一次指出原文有个错误。他坚持说 :“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此事非同小可。汇报至胡乔木同志处 ,他调了全国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查看 ,证明钱锺书没有错。孙猴儿是变作小虫 ,给铁扇公主吞入肚里的 ;铁扇公主也不能说是“庞然大物”。毛泽东把原文修改两句。当时许多人还受着个人崇拜的思想束缚 ,钱锺书竟然如此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自然令人钦佩有加。不过在钦佩之余 ,再追问一句 ,他为什么能洞若观火 ,有这样高深的水平呢 ?在学术浮躁引起人们忧虑的今天 ,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  相似文献   

14.
顾文 《当代广西》2006,(16):58-59
“东西”是广西的名牌产品。以后,还可能是中国的名牌产品,畅销世界。“东西”是一位作家,真名田代琳。从笔名看,东西就让人困惑以及浮想联翩。什么叫东西?东西怎么样?说不清、道不楚,让你说此失彼,而且永远说不清楚。“东西”还是高雅与世俗的混合,让你搞不清楚是高雅还是世俗。比方说,这个“东西”,东西有好有坏,但东西对于人来说,人人都见过。——有趣吧,田代琳居然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笔名。他自己说,之所以取名“东西”,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像“东邪西毒”、“东成西就”般好记,二是强调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别把自己当人。东西笔名,果然如…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宣言》的最早日文译本是由幸德秋水和堺利彦合译的,于1904年11月13日在《平民新闻》第57号上发表了前半部,全部的日文译本则是在1906年3月15日刊于《社会主义研究》。同年,朱执信用笔名“蜇伸”泽为汉语刊于《民报》第2期。1908年,有署名“民鸣”的人又译为汉语,连载在《天义报》的第15期到第19期上。无论日文译本和汉语译本在当时留学日本的我国学生中都很流行,影响了许多人的思想。鲁迅先生是在1902年4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的,先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到1904年8月才转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在学医之前并未学习德文,因此,我认为他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是在东京读到的日文译本和汉语译本的《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6.
我党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认识和清算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刘少奇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率先对“左”倾错误统治时期的白区工作提出批评,继而对这一时期的整个政治路线提出质疑;抗战开始后,他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为从思想上清算王明“左”倾错误做了准备;在延安整风中,他全力支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与清算。  相似文献   

17.
据《共产党人风格集锦》一书记载,李立三同志对1930年6月至9月所犯“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作了检查,离开了党中央领导岗位后,一面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一面经常向同志们,甚至向一些素不相识的同志讲自己的错误。1949年,他和历尽艰辛、从蒋管区来到北京的儿子团聚时,一见面就问:我犯过错误你知道吗?并告诫儿子要“千万以此为戒”。针对有的人犯了错误躲躲闪闪怕丢面子的情况,立三  相似文献   

18.
“齐桓公用宁戚”的启示古言偶读《刘子》,发现其中有一段齐桓公用宁戚的故事。其意为:齐桓公很了解宁戚才能,打算提拔他,哪知消息一传出,“群臣争谗之”。身边的人建议齐桓公派人察访一下再作定夺,齐桓公不以为然他说,他难免会有错误,而察访者往往不分轻重,只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史学界和哲学理论界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存在不同认识。黎澍同志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完全错误,不仅有转述中产生的错误,而且最初提出这个命题的逻辑推理也是错误的,不值得苦心加以维护了。”(《光明日报》1986年7月30日)他主张彻底否定这个提法。笔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提法确有表述不够完全确切的地方,忽视强调杰出人物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作为一  相似文献   

20.
《福建乡土》2010,(2):F0002-F0002
林培松,笔名霏松,福州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高级美术师。2003年荣获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艺术成就奖”奖章。已出版《林培松山水画集》、《林培松山水画精品专辑》、《中国书画百杰林培松作品选》、《学画宝典——松树》等多部画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