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3,(34)
毛泽东是杰出的战略家,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造就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洋 《学理论》2014,(1):50-5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根据国际风云变幻的现实、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对整个国际关系基本格局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中华民族统一进程等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它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背景、内容、特征和意义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战略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0年代"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战略,到1990年代"全方位"的睦邻友好战略,再到21世纪初期"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战略.我国的外交政策随之更加积极务实,国际形泉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为国内经济发展争取到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认真总结这一时期我国国际战略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我国国际战略的制定不无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当代中国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对国际事务的处理上,他从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小事情,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善于从大局出发,紧紧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刻洞察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灵活运用斗争哲学,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去观察思考问题,透视国际关系的主旋律,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可以说,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中蕴涵着许多深厚的哲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梳理与探析,以期从哲学的角度揭示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罗豪 《学理论》2012,(21):36-37
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仅有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并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简要阐述,总结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启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从对国际关系大局和时代特征的分析、把握出发,提出“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确立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指导制定了对外开放等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和外交家的雄韬伟略和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一脉相承性、与时俱进性、整体性、统领性、科学性与能动性。科学发展观是重大战略思想体系,体现在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核心、战略重点、战略主流意识、国际战略和战略保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力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和政治霸权主义导致西方大国与其非盟友国家矛盾丛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以"化解对立调和矛盾";中国富起来的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深化改革等方略"创新理论强大国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和方略,推动"融洽关系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他人、自我的关系,个人与物质、精神、心理的关系,最终"良善内心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地域性理论,而是世界性理论,且具有鲜明的认识论、方法论特征,因而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也可以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民族化、当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载体是学术载体、政治载体和生活载体。  相似文献   

11.
和谐战略思想是贯穿在"和谐世界"外交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是对全球化提出的新战略要求的回应.是对当代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和谐战略思想以实现和谐世界为目标,以尊重多样性、对话、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体现出多层次性和综合性.它是对以对抗为基础的传统战略思维的一种突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2.
陈松川  姜涛 《理论导刊》2008,78(3):102-105
和谐战略思想是贯穿在我国"和谐世界"外交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模式,是对全球化提出的新战略要求的回应,是对当代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和谐战略思想以实现和谐世界为目标,以尊重多样性、对话、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手段,体现出多层次性和综合性.它是对以对抗为基础的传统战略思维的一种突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3)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契机传入中国,在五四时期得以广泛传播与本土性演化。一方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了条件,而且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坚强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在五四运的传播互动中,马克思主义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理论与实践中开启新的发展历程,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脉络,探究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揭示五四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传承五四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外交理念,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主张,基本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战略思想。深刻学习领会其国际战略思想,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理论参考》2009,(11):15-16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内涵,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前者是一种现实的追求,后者是一种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孔月婷 《学理论》2009,(19):15-16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这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的必然需要,同时还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普遍化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在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可资借鉴。当前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将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的品质,紧抓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最早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最早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命题,明确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毛泽东进行卓越的理论创作,最优秀地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孙夕淼 《学理论》2013,(20):3-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因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中,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建设的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来揭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知识真理功能和价值真理功能两者发挥相统一的实践。从理论功能维度解读,解放战争期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作为知识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承前启后的革命实践功能以及社会前途规划功能两个方面;而作为价值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承前启后的领导主体建设功能以及意识形态地位确立功能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与影响,是"改革开放"成功消化吸收外来文化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的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正确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积极意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念指引。2018年中国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所开展的研究,就是遵循着这个专门指示的精神,去追踪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向,阐发出国外马克思主义面对21世纪的人类"大问题"所给出的"新启示"。2019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会持续推进对21世纪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和大趋势的探讨,深入关注国外社会主义运动和左翼政党的理论和实践动态,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与研究方法的科学反思促使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健康成长,推动21世纪中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