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日,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公布了2017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名单,广西医科大学申报的"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7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成为广西首个入选国家"111计划"的高校,是西部省区非省部共建高校的唯一获得者,实现了广西在国家级人才引进平台领域的重大突破,将开启广西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上  相似文献   

2.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适用于工科和职业院校,而且对公安院校经侦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政产学研用"机制下,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为政府机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五位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河南警察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课程建设、校局合作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建设了经济犯罪侦查实验室,开展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制度困境,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与制度单一性的矛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急迫性与制度高端性的矛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性与制度外在性的矛盾。本文认为,保障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构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制度,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组织发展相协同的制度,构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贵州大学     
正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入选高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4474.6亩,设有33个学院,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在校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尊重人才"与"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的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高校党外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统一战线的实践做法,研究探索高校统一战线集聚和发挥党外人才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作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2011计划”的运作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作为既有体制下的组织形态与治理“特区”,依然受制于既有体制的种种壁垒,“组织—治理”很多情形下出于“空转”而缺乏实质性的管控,协同创新机构没有成为引领合作的先导,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机构的功利附属.高校协同创新机构的管理创新依然远落后于科研创新的步伐,“低协同度”成为阻碍实质科研创新的突出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既不同于以“权力—命令”为链条的科层组织,也有别于以“契约—交易”为纽带的市场组织,其组织形态应该是一种比科层组织更灵活,比市场组织更有效的网络组织,因此有必要将其产生的协同度问题置于“组织—治理”的视角下结合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相关理论加以重新审视.高校协同创新机构协同度的提升要通过以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体制机制协同绩效生成等为目标,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战略协同的具体路径,希望有效改变高校协同创新机构“逻辑实体、物理虚体”的状态,推进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治理结构“脱虚向实”,实现整体协同效率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高等学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研究分析了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课程设置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导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时代步伐、学位论文评价学术化倾向较重等。以淮阴工学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为例,对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四维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协同机理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模式运行的三个机制,即价值认同的愿景植入协同机制、培养过程的能力提升协同机制和质量保障的培养评价协同机制。"四维协同"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可为其他高校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以"协同视域"理论为研究方法指导,在梳理高校党史教学历史演进和现实发展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党史教学与思政课建设作为两个关联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二者在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在发展理念、师资建设、课程打造等方面形成内在关联、协同互融,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与时俱进,使高校党史教学与思政课建设能协同、促互融、强共进。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21日,"网络安全执法与公安技术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和"社会安全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全,公安部人事训练局教育训练一处副处长訾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汤鹏翔,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夏保成出席仪式并致辞,公安部二十三局副局长杨静宏、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处长梁向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就业待遇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中一些专业逐步沦为"边缘化"专业。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也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探索"边缘化"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之路。同时,关注和化解这些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高校统战工作的“治理”转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应高校统战工作的现实困境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动力,高校统战工作应从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转向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治理现代化的多元主体性、责任自治与共治、协同共治的总体性理念,为高校统战工作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责任他治走向责任综合治理、教化与管理走向"协同共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动力。"治理"转向后的高校统战工作,既推动着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也助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封面档案     
正张继,远大医药(中国)公司研发总经理,美国芝加哥医学院药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入选第十批中央"千人计划",第三批湖北省"百人计划",首批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和第四批东湖高新区"3551光谷人才计划",首批武汉"城市合伙人"·硚口英才。在美国从事创新药研发20余年,主要专注于呼吸道、免疫性疾病、抗肿瘤领域的新药研发。曾任美国著名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先灵葆雅和默克资深主管高级  相似文献   

13.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应选准"科研协同创新"这个切入点,探索构建高校统战服务科研创新平台和运行机制,凝心聚智、汇集力量,对于高校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是通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从经济学视角解析,从协作、协调到协同符合经济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存在开放性、目标整体性、非线性互动、扁平化、可持续性的特点,未来高校应该坚持主流与特色互动,建立实践导向型平台,构建协同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稳定历来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是整个社会稳定的根基。为了解我国高校稳定工作的现状,总结出特点,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我们对河南20所本科院校师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在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才协同培养将是未来高校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协同理论出发,对广西高校人才协同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广西高校人才协同培养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现代化赋予高校统战工作新的内涵意蕴和价值向度,同时,也为做好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理念和路径方法。高校统战工作具有统战工作法治化、社会治理、教育治理和党的治理现代化四重价值意蕴。然而高校统战工作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重管理轻服务、重教育轻导引、重形式轻内涵等现实问题和困境,呼唤其有新的突破或转向。治理现代化以多主体协同、网络化与法治化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科学化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等路径,可以助推高校统战工作实现"治理"转向。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校权力主体走向多元、权力结构趋于扁平的背景下,实现高校治理各主体的协同已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协同治理理论切入,剖析中国高校权力结构现状,阐述协同治理将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我国高校权力结构变迁基础上,从治理价值基础、机制建设和理性行为培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协同治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强调通过“协同”与“合作”,以实现1+1>2的协同目标.目前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内部职能部门间的协同缺失、资源整合不足、教育课程封闭、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新建本科高校强化协同观念,构建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协同体制机制,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效用.  相似文献   

20.
“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大举措,通过列入计划的高职院校产生的龙头效应,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引路,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示范,为国家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发展作表率。实施“双高”计划的关键是师资队伍,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更是核心。本研究从“双高”计划的要求和时代背景入手,系统梳理了专业带头人的职责定位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双导师指导、双轨道牵引、双轮驱动、双管齐下、双协同推进五个方面的培养途径,设计了“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带头人考核与激励机制,最后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