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基本体现了法治→党治→自治→善治→机制的路径选择。这种路径选择过程是复杂和艰辛的,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要素交织其间,纵横碰撞激发而成的。要在新一轮社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发展中减少失误和损失,应积极借鉴和吸收发生学方法中的构建—发生理论,既鼓励外部推动、又培养内部自发,在内外兼修的路径选择下,实现社团参与社会治理体制的软着陆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活跃的公民参与不仅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也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指向。作为衡量单位制解体后社区公共空间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参与系数的高低决定了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强弱以及社区治理的绩效。因此,研究社会参与网络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社区治理绩效和促进社区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政府要适应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推进简政放权,从市场、社会能够自我治理的领域中逐步退出,并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公民参与,即:重视培育公民精神、拓宽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重视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弱势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不缺位及以制度的创新保障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有效参与。这是激发社会治理的活力之源,最终实现善治治理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南京市及下属辖区的实地调查,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创新,提炼出民营企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治理平台、反哺乡村振兴、深耕乡土文化等,所形成...  相似文献   

5.
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剖析了中国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民间组织规范管理的法律体系、加强对民间组织的执法监督、提高民间组织自身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社会治理主体趋向多元化的前提下,我国的社会组织在环保、医疗、宗教、慈善、教育等领域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社会风险的探讨,剖析了新时期我国社会风险治理面临的紧迫现状并依据社会组织治理社会风险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优化社会组织治理社会风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社会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社会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求。要实现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新市民社区,即因被征地、生态移民、地址灾害等原因被政府安置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是在政府主导下产生、运转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等,让新市民在城市适应上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社区治理中的社会参与也相比城市社区而言有很大差距。文章通过对龙泉驿区新市民社区社会参与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并结合国内外社会参与的理论经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为新市民社区的治理提出对策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在推进大学治理现代改革中,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大学治理体系决定着大学治理的制度与结构,大学治理能力则反映着大学治理体系所具有的功能。我国大学治理体系面临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平衡、开放性和透明性不足,参与水平偏低和责任性缺失的困境。我国大学治理能力存在着组织协调能力弱化,文化濡化能力偏低、监管能力和反馈能力不足的问题。推进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需要从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手段和治理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整个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宽松、活跃的氛围,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日益涌现,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公民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社会,它尊重公民资格,保障公民权利,认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社会的最重要的政治内涵。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的形式来保证公共权力在全体公民的同意、监督和制约下规范地运行,并最终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内部治理在二十世纪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转变,以学生组织为代表的学生力量开始参与大学内部治理.高校学生的自治管理不仅成为新时期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的新趋势,也是彰显现代大学善治宏愿的内在要求.我国高校内部治理主要依托于传统的行政性权力,在制度理念和组织建设上长期忽视学生组织的功能与价值.要推进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应当转变治理观念、重构高校制度、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层级中的地位,吸纳学生力量进入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参与:危机治理范式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治理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建构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危机治理模型、实现社会的有效参与,是处理危机的重要环节。政治文化建设和公民社会发育作为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土壤,同时也是危机治理机制运行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政府与社会处理危机应对措施的分析,探究危机中政府与社会的责任,阐述责任政府的危机治理效能,提供危机柔性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在村庄治理参与水平方面有所提升,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河南省为例,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采用社会性别的分析视角,将农村妇女参与置于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结构中来考察,并对不同妇女群体在村庄治理中的参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村庄正式权力机构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3.
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发展15年,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已成为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深刻认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发挥各类社会治理主体的作用,特别是对薄弱环节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建构其社会治理思想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视人民群众为社会治理的根本力量,将人民监督看作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仍有其局限性,结合马克思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理论,新时代应从强化问题导向、倡导学用结合、加强社会沟通、激发基层活力四个维度出发,形成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合力,从而实现政府治理与公众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从业人员是新的社会阶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为社会治理作出有益贡献,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江苏地区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实证调查,探讨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问题.在描述层面,本文考察了新媒体从业人员传统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在分析解释层面,本文考察了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发现收入水平、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等因素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激发新媒体从业人员有序进行政治参与、有机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从拓宽其参政议政渠道、提升其媒介素养、分类引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经历多年的发展,乡村治理面临新的困境,需要重新挖掘治理的突破口。NGO参与乡村治理,能一定程度上改变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出现的问题,是一条值得深入研究的乡村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设迫切需要民主党派动员知识分子的广泛参与。从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研究民主党派动员、整合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参与机制,发现民主党派主要通过向两会提案,引起政治领导人的重视,促成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帮扶结对的形式直接参与社会建设。为克服合作治理的困难,民主党派应该把其使命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创新服务工具,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以项目制形式广泛开展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自治是大学的固有传统,章程是大学自治的“宪章”。大学在制定章程时,必须对大学的独特使命、大学内部治理体制、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大学的对外开放办学、大学的自我监督机制及外部管理体制等内容做出科学的认知和把握。当前我国大学以制定章程为契机,全面启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并把教授治学摆在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但大学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分析公民参与的基本概念入手,以青岛市公民参与现状为研究对象。深入阐述了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概念和内含,全面介绍了青岛市公民参与的制度背景、时代背景和主要形式,详细地阐述了青岛市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客观地分析青岛市公民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改进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对策和建议,这必将为在全国范围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参与渠道、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公民参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柯尔的民主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探究社会团体和国家治理的内在关联。在柯尔看来,代议制代表企图在一切议题上代表他人,无法给予选民充分的控制权,因而存在自身不能克服的局限。社会团体可以使公民的多元意志有多元的表达渠道,使公民对代表能够实现有效的控制,能够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团体是一种职能民主发展的核心要素。应实行分权治理的原则,彰显公共服务精神,并优化国家对社会团体的调节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