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一船两岸亲──著名书法家王庆云谈他的“书法之家”桂植斌年近古稀的王庆云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父亲王遐举、叔父王轶猛都是享誉海峡两岸的当代著名书法家。接受采访时,王庆云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身世。“我出生在湖北监利县毛市镇卸甲河王家门村。监利人杰地...  相似文献   

2.
载阳春日,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意,笔者附赴湖北省监利县容城镇拜谒了祖国大陆首座集海峡两岸书坛双雄王遐举、王轶猛昆仲书法艺术的殿堂一泛鹅碑廊。 王遐举,原名克元,号野农,1909年生于监利,1995年10月30日仙逝于北京,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新落成  相似文献   

3.
王遐举(中)生前与王轶猛(右)一起接受笔者采访。12月12日,是旅美台胞杨君老且八十寿辰,我上书体士顿请他回故乡热闹一番。杨君老因年事已高,不胜车舟劳顿,已经三年未还乡了。八秩大庆,在故乡,还是在海外,老人家还没拿定主意。正在游移之间,老人家翻看当天一份《世界日报》,上面一则消息引起他的注意。消息说,湖北监利筹措巨资兴建中国第一座专属海峡两岸书坛昆仲王通举、王轶猛的“泛鹅碑廊”,现已建筑完成即将开放参观。乡邦之光中国书法,古称右军、献之父子二王,今复有逻举、轶猛昆仲二王。今之二王,籍隶监利(是杨君老…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过花甲、须发皆白、身板硬朗的台湾书法界老者,为架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不辞艰辛,穿梭于海峡两岸,尽心尽力。他,就是台湾著名川籍书法家曾志宏先生。 现年70高寿的曾志宏,祖籍四川温江,自幼爱好书法,以其篆、隶、楷、草、行诸体严谨而著称。1949年去台后的40多年间,他刻苦钻研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字,以其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名扬海内外。近年来,他怀着对故乡深深的爱,几度赴大陆与同仁旧友切磋书法技艺,与海内外的书法界同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0,(4):44-44
春寒料峭中,湖北的一对普通兄弟以至真至诚温暖了华夏大地,被人们尊称为“信义兄弟”。近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这对兄弟及其家庭“诚信兄弟”和“道德模范家庭”称号。无论是民间的美誉,还是政府授予的称号,都在表明一点:兄弟二人应成为全社会道德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石柏安 《黄埔》2009,(6):54-55
2009年8月15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黄埔同学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将军荆楚行”活动,在武汉圆满落下帷幕。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主题鲜明,情谊深厚,气氛热烈,成效明显,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两岸将军们的一致好评,是鄂台交流工作的一次突破和提升,也将在两岸交流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和促进两岸青年交流,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新闻办、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主办的2015第二届海峡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将于9月底在武汉召开。本届论坛主要有两岸青年微电影大赛、两岸微电影高峰论坛两项活动。现将有关征稿事项通知如下。一、2015海峡两岸青年微电影大赛(一)大赛宗旨:以微电影创作为切入点,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培养和提升团队合作和实践创作能力,进而促进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9月11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发现·秘密"为主题,共展出两岸暨港澳、海外地区200余幅少儿美术作品。展览包含"童画天地""一起飞翔"和"当代对话未来"三部分。其中,"童画天地"呈现孩子们对未知世界及内心的探索和思考;"一起飞翔"展示"千人千字"书法项目,由1000名海峡两岸、世界各地的少年儿童共同完成《千字文》竹简书法创作,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2,(11):F0003-F0003
仙游七彩仙石源自汉代何氏九仙以石炼丹,济世救人的传说故事。传说何氏兄弟因不满其父与淮南王刘安密谋造反,连夜远走他乡。兄弟九人一路南行,某日在仙游一山坳中折枫建亭,夜宿亭中。次日,何氏兄弟离开枫亭,往北行进。日出时分,忽见眼前一山状如铜钟,钟声隐隐,兄弟奇之,登山而上,但见谷中溪水潺潺,水中奇石色彩斑斓、熠熠生辉。兄弟每人各得奇石,继续北行,后在钟山一湖边依水而居。当时仙游境内瘟疫猖獗,灾害频繁,民不聊生。何氏兄弟十分同情民生之苦,遂从大钟山取石效仿古人以石炼丹,将炼出之丹药赠予百姓驱邪避瘟,药到病除,何氏九仙因  相似文献   

10.
6月19日,海峡两岸寿山石文化书法精品展在福州市博物馆开幕。该展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宗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晋安区人民政府、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福建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以晋安区特有的寿.山石资源为创作题材,通过两岸名人、名家的题词、书法艺术地展示寿山石的独特魅力。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谢季芸女士等两岸书法界名流6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观展。  相似文献   

11.
赵楠 《两岸关系》2009,(6):50-51
5月,荆楚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第6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这里隆重召开。本届台湾周由国务院台办、湖北省暨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台办、襄樊市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武汉市台办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国台办主任王毅、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共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省长李鸿忠、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近千名知名人士出席盛会。  相似文献   

12.
一位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台湾书法界老者,为架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不辞艰辛、穿梭两岸、贡献绵薄。他,就是近几年来连获台湾第8届、第9届文化杯奖,第25届、第26届文艺书法奖、第29届金鹅奖的台湾著名川籍书法家曾志宏先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应台把中华书学会的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四_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虎于1997年底赴台湾及香港进行了学术访问交流,并获推圆满成功。在访台期间,他们举办了”沈鹏。张虎书法观摩展”;在台北、台中、澎湖进行了广泛的书法交优;出席观看了台湾地区策协次.“金鹅奖”比赛现场;访问了中华书学会;参观了李普同先生和刘炳南先生的书法教室。并与台湾书法界代表性书法名家一起进行了择是切磋。沈鹏先生作了‘”当代书法艺术的观念及发展趋势”的学术讲演,介绍了大陆书法家在探索中进行多元化书法创作的有关…  相似文献   

14.
5月13至18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民宗委、十堰市政府主办,湖北省鄂台交流促进会、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承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在湖北武当山成功举行。280多名台湾道教界人士参加论坛,参加活动的总人数近500人。此次论坛,是海峡两岸道教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增进两岸道教界的相互了解,弘扬武当文化,促进两岸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海峡两岸交流交往雨过天晴的新情势下,近日,以"祈祷世界和平,增进民族团结,共建祥和海峡"为主题,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主办、主编,福建渊华书法艺术院征稿、编辑的《弘扬佛教文化海峡两岸书画精品展·作品选集》出版。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两年来,为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奉化区先后举办"一诗·一家·一生情"——2018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传承文化,弘扬家风2018年3月,由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主办,奉化区台办、奉化区妇联与台湾高雄市妇女会、南投县妇女会共同承办的2018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在溪口镇成功举行。开幕式上,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婆媳通过诗歌朗诵、  相似文献   

17.
<正>为活化利用湖北文物资源,向两岸青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文旅厅、武汉市台办主办的“走进历史纪行荆楚”2023海峡两岸青年考古研学营于7月31日至8月6日在湖北武汉、荆州、荆门等地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18.
在湘中安化,十月的夜晚宁馨安谧,山里人已沉入温柔梦乡。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村里王氏兄弟家已楼毁人亡。当这个报复爆炸案被侦破时,人们难以置信,悲剧竟缘于一元钱赌资。  相似文献   

19.
<正>奉化与台湾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地缘相近、血缘相通、佛缘相同、商缘相连,是台湾同胞前来大陆投资兴业、探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今年来,为了促进两岸之间的深度交流,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扩大奉化影响力,该区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依托雪窦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注重挖掘弥勒文化、民国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创新举办了2017海峡两岸山地桃花马拉松赛、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2017海峡两岸文创论坛、甬台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对台文化交流活动,两岸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如,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共收到作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秋季,作家萧祖石找到吴震启,谈到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主编盖晨光正协助台湾金安出版社的蔡金安寻找大陆一位即能创作对联、又有高超书法功底的书法家,为台湾180多家书局作藏头联、嵌名联,这是本世纪末海峡两岸交流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萧老说,这项创作任务的人选在大陆已寻找了大半年,许多书界名家都认为这项艰难而有着深远意义的任务非吴震启莫属。吴震启听到推荐他创作这批作品的先生们如此恳切,并且又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作贡献,便欣然应允了。这批作品要作成对联的形式,装裱之后作为礼品分别赠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