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独立自主原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本文仅就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的形成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试作探讨。 一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其内部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蒋介石国民党企图通过限制、削弱等途径来最终达到消灭共产党的目的,独吞抗战的胜利果实。在统一战线外部,共产国际出于“武装保卫苏联”的需要,要共产党一昧迁就、一切服从国民党。同时,在共产党内部和抗战阵营里又出现了右倾和投降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同一切愿意抗日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和军队都建立起了抗日救国统战关系。其中,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杨尚昆所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各种形式”,“周恩来同志他们到南京、到庐山,同蒋介石建立统一战线,那是一种形式。周恩来同志他们同那些地方实力派包括阎锡山在内搞统一战线,是另一种形式。”①笔者认为,杨尚昆在这里所说的周恩来等同蒋介石建立的统一战线,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这个统一战线相对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来说,它是建立在国共两党各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基础上的,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是双方经历了10年对峙之后,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合作。那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的统一战线与中共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相比,又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3.
在1937年“十二月会议”上,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根据共产国际意见,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核心思想即“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许多与会者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同,而此前一再强调必须警惕右倾投降危险,保持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独立性的毛泽东却相对比较“孤立”。毛泽东与王明在统一战线及国共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他并没有在会议上对王明的主要观点明确加以“抵制”或“斗争”,但还是坚持了自己原有的观点。由于王明有长期在共产国际工作的特殊身份,并且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曾起过积极作用,加之此前的洛川会议讨论八路军作战方针时中共领导层内部存在不同看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新事物,造成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一时“孤立”。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面抗战时期,任弼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发展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抗战中,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地方友军共同抗日;他出使共产国际,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从而赢得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1940年3月,他从共产国际回到延安,为缓解当时国共矛盾与冲突、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目标做出重大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任弼时都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行积极的贯彻执行,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工人运动实践逐步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1922年8月,中共西湖特别会议上,通过了共产国际倡议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决议.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又联合又斗争,是我们党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斗争经验。“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在同资产阶级合作时,就是在思想上、政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内的统战大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刘少奇深刻批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扫除思想障碍;刘少奇积极开展上层统一战线工作,极力争取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刘少奇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的冲突与磨擦,既挫败国民党顽固派消灭共产党的阴谋,又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国共合作抗战实现后,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对中共统一战线工作继续进行了较多论述、指导和帮助,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出过重要政策指示和建议,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实践运用。季米特洛夫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长期维持和发展看作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将其置于共产国际当时关于中国政治问题的首要地位。他多次预估到国民党内的反共投降危险,提出的诸多政策性看法和建议对中共采取正确应对策略,回击国民党内部反共投降派,维护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历史紧要关头,他力避抗战统一战线破裂,中共对其意见和建议择善而施,对维系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性建议和指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一、共产国际放弃了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共产国际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国民党和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等的革命性估计过高,而对中国工人阶级、农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作用估计不足,实质是反对中共对革命的领导。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帮助国民党“成功一个民众党”。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向孙中山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工农大众;创办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武装打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他还说:“中国的真正革命者的首要职务,就是实现国民革命”,因此必须宣传、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0.
高万娥 《学习月刊》2011,(12):21-22
一、陈潭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背景为确立新的反法西斯策略,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先后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陈潭秋在莫斯科期间,认真领会共产国际七大和中央有关思想,奠定了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中共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认识与争取孙希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中国一切爱国力量,一致对外,这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条件、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直到1935年,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战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提出的呢?还是应主要归功于共产国际?这是在党史界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回顾了从1931年至1936年共产国际政策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和完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个历史过程,以期弄清这两者之间真实的关系。一、“九·一八”事件后中共的关门主义与共产国际指导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苏联史学界曾一再对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政治局会议进行指责,说这次会议的决议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违背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这种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共瓦窑堡会议既充分体现了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总精神,又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策略路线。  相似文献   

14.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为团结一切力量共同对敌,在我党多次努力下,9月22日遂与国民党政府达成共同抗战协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继续同国民党协商,推进统一战线工作,1937年11月,党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代表团对内是中共长江局,领导国民党统治的南方中国党的组织及新四军工作。由于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及多次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后果,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的共产党组织普遍被破坏。据有关资料记载,“除14个游击根据地保存一些党的力量以外,在整个国民党统…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激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摆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共产国际和代表团其他成员的影响下,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为党中央起草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并撰写了不少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文章和报告。 1933年1月26日,王明等起草了《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在这封信中,第一次提出“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中共的政策路线均受共产国际的支配和影响。共产国际和苏联自国共统一战线形成之日始,即积极帮助中国革命培养军事干部建立革命武装。但其着眼点始终放在国民党身上,没有提出建立由中共独立领导的军队。1924年冬,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召开会议。当中共提出培植自己的军事力量时,鲍罗廷认为,目前不宜大张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在此背景下,回望血雨腥风年代中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前提、保障和形式,需进一步牢记,统一战线是我党团结和带领各界群众众志成城、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团结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是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大革命战略付诸实践的话,那么,共产国际这一战略的根本失误是什么?它对中国大革命进程是怎样产生影响的?选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党内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推进民主革命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这一战略中谁是民主革命的主体至关重要,共产国际正是在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失误。共产国际一方面正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同  相似文献   

19.
在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形成了独立自主思想。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思想应用于统一战线中,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统一和独立,团结和斗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韦博 《党史文苑》2010,(8):10-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推动全民抗战的兴起,并与国民党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的主要组成形式,陕甘宁边区的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网络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