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以刘积仁为首的三位青年教授和讲师,在东北大学的一间半教室里,用从多方募集的做项目的3万元科研经费,创立了一个网络工程研究实验室(后来发展为东北大学软件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汽”从1953年建厂到现在,已创立了“解放”、“红旗”两个品牌。如今,红旗已不仅仅是一汽的品牌,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品牌。面对WTO,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只有在改革过程中,迅速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求得现在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韩勇 《青年探索》2006,(4):23-25
在全球化以及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中国青年的社交方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青年群体的社交意识空前增强,社交方式和对象逐渐多元化,同时不同青年群体的社交方式也在发生分化,异常交往现象开始增多。当代青年社交形态的变革受到了新技术革命、市场经济制度、青年自身亚文化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当前青年社交中的功利倾向,为青年社交打造健康活跃的平台,同时大力倡导文明社交礼仪,引导青年创立高质量的社交生活。  相似文献   

4.
1933年秋,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关押着一个革命青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威胁利诱,要他自新悔过,但他毫不所动,敌人无奈,将他判为无期徒刑.青年在狱中顽强学习、工作,翻译了苏联、法国等许多作家作品.后因抗日形势发展,蒋介石迫于形势,不得不释放政治犯,青年才被保释出狱.这个青年就是中国新文学运动杰出的组织者、著名革命作家、翻译家楼适夷.……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地位作用、时代责任一以贯之。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现在,从繁华忙碌的都市到人迹罕至的边疆,从科研攻关前沿到抗疫斗争一线……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青年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同向同行,展现出立大志、担大任的时代自觉。  相似文献   

6.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中国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党要领导革命必须依靠和培养青年,青年要发挥历史作用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作为建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建团工作也开始了.处于创建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需要与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以获得指导与援助.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张太雷,由于在党团创建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出色的政治才能,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派往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  相似文献   

7.
欧文华 《当代广西》2012,(15):46-46
“到延安去”,这曾经是一代进步青年的心灵渴望与人生追求。“到延安去”,这也是当代青年寻根溯源,感知红色传统的内心召唤。5月30Et至6月5Et,崇左市2012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赴延安进行体验式学习,锻炼党性。学员们聆听专题讲座,开展现场教学,参观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杨家岭到风凰山麓,从宝塔山到南泥湾……一周的时间,一路的感触,满怀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青年研究是具有高度综合性新型学科,它涉及的学科众多。创立中国自己的青年学,首先应当加强对中国特色的方法论的研究。从整体上研究青年是青年研究在方法上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与美国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 ,在美国华侨中作了大量的革命工作 ;而美国华侨也从多方面支持革命 ,为推翻清王朝 ,创立中华民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0.
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陈宏诰等省城中等工业学堂部分学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从青年学生成长为革命者。其中,陈宏诰在武昌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革命团体的重要骨干、武昌起义的领导者、湖北军政府的重要人物。其成长经历体现了在校青年学生在这场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09,(7):10-17
刚刚过去的7月1日,是我们党88周岁的生日,也是《上海支部生活》创刊55周年的纪念日。从《新青年》到《共产党》,从《向导》到《前锋》,从《中国青年》到《新社会》……“党刊”这一特有的传播形态,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6,(10):4-4
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创立华旗资讯数码科技公司、1997年创建品牌——爱国者、2003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冯军在10多年中给自己开出了一段光芒耀眼的履历,但当年一个怀揣200多元开始创业的青年,需要付出怎样不懈的努力,才能达致这样的成就,或许只有  相似文献   

13.
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对群众史观的考察必须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群众史观创立的理论原点——《神圣家族》文本中去。青年黑格尔派的群众史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群众史观的直接理论参照系,其群众观实质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英雄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英雄史观进行批判性解构中建构了群众史观。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马克思也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伟大作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主体即无产阶级的指认以及对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论证,使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从人道主义历史观向革命的共产主义唯物史观转变。  相似文献   

14.
刘喜发 《群众》2020,(20):61-62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首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正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第一次在中国相对集中和完整地呈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为一大批志士仁人、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提供了路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春秋》2021,(1)
正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这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盛传的一首嵌名诗,诗中"南陈"指陈独秀,"北李"即指李大钊。从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十月革命,到悉心教育指导青年,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领军人物与栋梁之才;从创建一个又一个进步组织,到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20)
<正>2015年已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走过的第22个年头。从社区建设到西部开发,从环境保护到抢险救灾,从大型赛事到海外服务……我们都能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们的身影。如今,中国志愿者协会的规范注册青年志愿者已达4043万,"志愿的心"正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它在唯物主义的演进中实现了从直观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从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革命。将这一世界观革命的实质概括为把‘世界’理解为‘历史’,它具有复杂而深刻的形成基础——历史的前提、思想的前提和阶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青年”的讨论编者的话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使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再次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青年的发展和教育,本刊特邀一些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专题座谈。下面选登的是其中的部分发言,特刊出以期引发更深入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青年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李林(太原工业大学):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重大影响。就青年而论。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影响青年成才的因素很多,总的说来不外乎有两条:一条是青年自己的努力;一条是青年所处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经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推向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也被推向了市场。青年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中的地位、态势发生了变化,由静态转变为动态,青年已经不是处在那种保险箱式的、稳定的态势上了,依靠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混日子已经行不通。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20)
正"我看见千万个可爱的你,不回头向硝烟深处奔去,多少个青春背影消失在夜里,换来晨曦……"单曲循环了许久,仿佛回见激情燃烧的岁月……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段时间来,追《觉醒年代》,感动于一批批革命青年追求真理、探路建党的热血情怀与坎坷经历;看党史展览馆逼真再现长征场景,震撼于红军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访西岛女民兵,惊叹于她们用坚强勇敢和无私奉献,书写着爱国爱岛的时代故事……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把改造中国与改造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这里起步,开始了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历程。从起初主张思想改造,到后来试办“新村”、建立“湖南共和国”的初步实践,再到最后确定“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反映了青年毛泽东认识世界和改造社会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