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基于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四维模型"(利他性、遵规公益性、关系性、特质性)编制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以2450名中小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及四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女生在各项亲社会行为上的表现均优于男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整体表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其中,遵规公益性、关系性亲社会行为的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而特质性亲社会行为保持稳定,利他性素社会行为略有上升。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有利于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与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2.
基于来自湖南、广东、广西、上海、甘肃、浙江、福建、江苏8省市2000多名中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探讨了青少年的道德推脱程度、亲社会行为状况及其内部结构、道德推脱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推脱程度较低;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道德推脱可以显著地反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即道德推脱程度越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水平越低;不同的道德推脱机制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不同维度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感知到的社会支持量表"、"亲子交流量表"及自编问卷,本研究抽取中国南方一所大学的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取了有关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师、父母及同伴;男生比女生更多求助于专业心理健康人士;亲子交流与感知到的家庭支持对大学生的专业求助(求助于咨询师)及非专业求助(求助于父母与同伴)都有显著影响;高水平的家庭支持会预测更多求助于父母的行为;当家庭支持不足时,学生会更多转向求助于同伴。研究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求助于非专业人士(家庭和同伴);家庭在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了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城市"90后"青少年的人性观。研究结果表明,"性本善"是当前青少年的主导人性观,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性善观";随着年级升高,人性观趋向于"性恶",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性善观"比例依次下降;青少年住区周边治安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与其人性观的发展显著相关;青少年的人性观与其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人性观越倾向于"性善",青少年所呈现出的网络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状态就越正向。  相似文献   

5.
亲社会行为干预是实现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人格培育的有效方式。现有亲社会行为干预的理念重视在学校背景下提升青少年的同伴交往能力和群体适应能力,干预目标主要指向社交上的利他品质和人际能力,干预方法的内核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内的团体辅导技术。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干预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整合。干预理念要由"亲社交"向"亲环境"拓展,在同伴群体社交技能和公共生态行动上整合干预内容;干预手段要由团体心理辅导向小组社会工作拓展,在学校教育和社区服务上整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红柳  余林 《学理论》2010,(8):91-92
有效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亲社会行为弱化是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途径和价值评价依据。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舆论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亲社会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四光 《学理论》2012,(25):87-88
通过对"仁"的心理过程分析,把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仁"和当代心理学概念"共情"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二者都是始于认知,终于亲社会行为;都是在情感推动下产生亲社会行为。但是"仁"的心理过程是在积极主动的爱人情感推动下产生亲社会行为,共情则是在被动的情感体验推动下产生亲社会行为;且二者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类型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全国10省市4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本文考察了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可分为身体性攻击行为和关系性攻击行为;社区暴力接触对青少年的身体性攻击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经由攻击性合法化认知的调节可助推后者的产生,经由移情的调节可消解后者的产生;攻击性合法化认知和移情均不能调节社区暴力接触与青少年关系性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但攻击性合法化认知在两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了617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表明:青少年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不高:在社会支持各个因素上,农村男青少年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女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以"自尊量表""网络社会资本量表"和"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问卷"为工具对40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高低自尊者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及其后果的比较来进一步理解社会补偿说。结果表明:低自尊者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表露方面得分均显著低于高自尊者;自尊对网络社会资本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通过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表露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着个体的网络社会资本。该结论与社会补偿说的某些观点存在不一致之处,但进一步验证了网络行为是现实行为的拓展和延伸,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自我保护呈现模式的低自尊者在网络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个体、家庭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重新犯罪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编制影响青少年重新犯罪的"现实社会处遇"问卷,结合对青少年犯罪测量常用的"低自我控制力"和"家庭功能"量表,对在押的49名重新犯罪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低自我控制力""现实社会处遇"两个因素对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影响作用显著,"家庭功能"因素对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现实社会处遇"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改变"现实社会处遇"的情况,可影响到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使用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病耻感应对量表及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对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的11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平均分为(2.53±0.37)分,与量表均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9,p0.05);应对方式中5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与量表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1,p0.05)。在情感体验方面,"误解"与"不同/羞耻"这两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68±0.46)分、(2.11±0.31)分,与量表均值比较,有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3,p0.05)、(t=-2.36,p0.05)。得出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青少年在购物时是否受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对于本土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青少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购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CET)是对理性行为模型的有效的拓展。我国青少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得分总体偏低。CET对购买国产品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购买国外品牌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在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方面已经有十余年经验,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以我国采供血机构(包括血站、血液中心等)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MARKOR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非营利组织、我国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的现状、管理者对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MARKOR量表在测量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方面总体上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在"组织对信息反应"构面上,个别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比较低;在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的三个构面中,"跨部门信息传播"的得分最高,而"市场信息收集"的得分最低,这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管理者的职业教育、职业精神与市场导向的状况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发现,职业精神对市场导向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存在中介效应.最后,对以上发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9,(4):122-128
邻避冲突不仅与公众风险感知相关,还是多种心理因素在特定情境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湖北省多个环境类邻避设施周围公众的实地调研,探索公众风险感知、政府信任对邻避冲突参与意向的影响,并验证公众政府信任对其风险感知与环境类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环境类邻避设施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感知、政府行为信任是影响其冲突参与意向的最主要因素,政府信任对公众风险感知与邻避设施冲突参与意向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为了达到"邻避冲突可免"的治理效果,必须加强邻避设施风险评估和运行监管,降低设施本身的负外部性,弱化公众的风险感知;地方政府应在"公众中心"的行政理念指导下,加大邻避设施相关决策信息的公开度,创新风险沟通方式,提高公众的政府信任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资产阶级代言人的霍布斯,为资产阶级存在的正当性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霍布斯认为,由于人性的自私自利,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每个人皆欲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在这里,不存在善良与邪恶,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在"自然状态"中,人人自危,工农业无人治理,科学文化更无人过问,一切都陷于混乱中.不存在是非、公正、正义,因为人类社会没有共同政府就没有公共的权力,没有公共权力亦就无所谓法律,没有法律的地方也就无所谓公平和正义.霍布斯在对自然状态下人性的表述中,推导出了"人对人是狼"的自然状态.脱胎于霍布斯的自然法及自由观的社会和谐思想,从三个方面系统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达成和谐的.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題。人们往往譴责犯罪分子“沒有人性”、“兽性发作”。人为什么“沒有人性”了呢?“兽性”为什么能在人身上“发作”?犯罪和“人性”、“兽性”有什么关系?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犯罪无非是统治阶级在法律上认定的人的一种行为,青少年是人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少年犯罪就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那部分犯罪。因此,本文试以人为出发点,对犯罪和青少年犯罪作些初步  相似文献   

18.
人际信任与政府信任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广大学者关注,但关于社会公平对其两者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试图利用CGSS2010的调查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研究发现不仅普遍信任与政府信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特殊信任对居民的政府信任也存在显著影响;社会公平的三个维度(整体社会公平感知、自身收入公平感知、是否受到政府工作人员不公正对待)对普遍信任均存在显著影响;在普遍信任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公平与政府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普遍信任与政府信任的关系受到居民社会公平感知的制约。这表明,社会公平对于提升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及政府信任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社会平等对于改善"信任危机"现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修订版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量表",本文研究了大学生网瘾以及性别、个人情绪适应与心理资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心理资本是影响大学生网瘾的重要负向因素,其直接效应不受性别调节;个人情绪适应对网瘾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其对心理资本与网瘾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个人情绪适应的中介效应在两个阶段均受到性别的调节。就心理资本与网瘾的关系而言,相对于女生,在男生中这种间接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发现有助于阐明心理资本作用于网瘾的具体机制及在这种关系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李静静 《学理论》2013,(6):266-267
本研究采取整班抽样的方法选取了运城市某职业高中高二的151名学生和高三的111名学生,采用青少年行为问卷和师生关系量表进行测量分析后,结果表明:师生关系与问题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情感距离、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师生关系的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均对问题行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其中在教学过程上与老师存在问题的学生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