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建生 《前进》2016,(8):25-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党的十八大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要求,进一步阐述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赋予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意义,不仅强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内蕴,也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个深厚、宽泛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有两个热词:一个是"不忘初心",一个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继党十八大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强调它是"最根本的自信""说到底的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笔者认为,民政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最基本的是要做大、做美、做强民政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首要的是读懂、认同民政文化内在特质。习总书记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以及多次讲话中,都谈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问题,并指出"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学生们问我: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东西方文化汇融的当下,为什么我们必须优先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我们会有文化自信?具体而言"文化自信"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文化自信到底源自何处?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6,(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提到文化自信,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更是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清醒认知自己整体性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复合性文化情感及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既能提振人民群众的精气神,激发他们投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凝练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共识,形成统一而崇高的共同理想,为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提供持久不衰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坚持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省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生动实践,为坚持中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何以能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它是源于对本国文化的"根"与"魂"的高度认同,源自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文化自信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文化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相随。回望几千年文明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积极应对各种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9,(17)
<正>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内含着提升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彰显大国担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是具有内在规定性、价值取向性、实践指引性的具体整体,作为具体整体的文化自信,是兼收并蓄基础上的主导、是海纳百川基础上的整合,是面向未来基础上的开放,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信仰的自信,这个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毕竟,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对于这样的文化自信,不仅需要我们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而且需要实践上身体力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应然的价值诉求和期待、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守护,文化自信构成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深沉根基。在当代中国,应该通过增强文化的免疫力、内聚力和凝聚张力来提升文化自信,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认为,文化自信最为重要,起到决定性作用。他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充分表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获得文化自信的三条途径。一是继承和弘扬。习近平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熔铸了文化自信丰厚的历史底蕴、鲜亮的文化底色和科学的时代涵养,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发展形式、文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引述分析党的历史,反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源自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坚定"四个自信"就是要坚持和发挥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通过学习用好党的历史为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发扬光大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脊梁,繁荣当代先进文化是呵护文化自信的命脉。规避"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陷阱,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在新时代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实现文化自信要从"根"上寻找力量,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起点,努力在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发展根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国内学者对习近平文化自信的相关重要论述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论述:文化自信"是什么"主要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内容和特征;"为什么"要提升文化自信主要阐释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文化自信产生的多维依据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价值;"怎么样"提升文化自信主要围绕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构建文化强国。总体而言,学者们关于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一些领域有待加强,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应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重要原则、发展机制,以及文化发展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应加强研究文化自信在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于5月12日在京举办了以"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017"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充实丰富论坛成果,出版专题论文集,推进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相关领域研究取得更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发展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其之所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来源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与自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哲学、历史传统、语言文字、艺术审美、诗学情怀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人民论坛从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