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究自我和谐和社交焦虑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以310名浙江省内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影响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方面显示差异显著;年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影响不显著.但在人际信任、社交焦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笔者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克服社交焦虑,提高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与政治效能感在理论上有密切联系,但在实践中志愿服务类型丰富多样,志愿者体验千差万别,志愿服务在一般意义上对政治效能感究竟有无影响,如何影响,这一问题在政治文化视域、志愿服务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P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发现从事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内外部政治效能感,赛会志愿服务的作用尤为显著。志愿者在服务中获得的政治认知、政治信任、参与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影响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上述发现丰富了人们对政治效能感影响因素和志愿服务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充分肯定了志愿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充分肯定了志愿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将对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承办城市,正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按照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筹办世博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建设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梁莹 《理论探讨》2012,(1):19-23
在信息化时代,媒体日益成为公民志愿参与的虚拟社区,它在传播公共知识和激发公民志愿参与等方面具有其他中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借助媒体的志愿参与机制中,公民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程度和效果.对南京市的实证调查,就是在实证层面上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与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对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是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否积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引导公民对社区志愿服务积极而有效的参与,政府应致力于提高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并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培育公民的志愿精神与促进参与式民主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中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效能的重要依托,为减少灾害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缺乏组织化的管理,在救援中出现了无序或低效,不仅造成了应急资源的重叠与浪费,也给抢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立足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究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时组织化能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志愿服务应急管理组织化建设,增强组织化的管理能力,把具有不同动机的志愿者凝聚在组织内部和项目周围,在制度层面有效地组织志愿服务力量,构建顺畅的制度化参与渠道,提出加快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孟兰洲 《学理论》2010,(21):214-215
人际信任是人格的一项重要特质,研究以Wrightsman的人性哲学修订量表为工具,以山西、河北、河南三地406名高师生为测试,分析了高师生人际信任的状况。结果表明:1)高师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较好,倾向于相信他人是善的、可信的。2)高师生人际信任水平在不同性别、生源所在地、年级、单亲非单亲家庭、家庭收入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6年"中国真实进步微观调查"的相关数据,考察志愿服务参与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志愿服务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这一结果不受样本异质性的影响;参与志愿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社交能力、信任感和公平感,进而影响了幸福感;参与政府组织的志愿服务的"幸福效应"不显著,而参与社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和多渠道参与对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居民多渠道参与。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0)
人际信任,是当前学术界在信任问题研究领域发掘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人际信任问题根源的反思、研究的伦理视角,以及在构建当代社会人际信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构建和谐的人际信任关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与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信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政府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信任非常重要,政府声誉和政府能力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揭示政府声誉和政府能力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作者以非政府组织的项目负责人和志愿者为抽样对象,以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为背景,通过对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与信任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了政府声誉、政府能力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声誉、政府能力对政府信任产生正向影响,政府能力比政府声誉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能否树立良好的声誉、培养较高的能力对政府部门获得非政府组织的信任与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影响非政府组织对政府部门信任的因素还包括非政府组织特征、制度特征等;研究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更全面地考察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间的信任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周井娟 《学理论》2013,(33):226-228
利用"志愿乐活"调研小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借助于SPSS软件,对在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与其所在群体直接相关,且被动参与居多,自发参与的比例不高,注册志愿者更少;过去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同学或朋友的影响对个体以后是否会持续参与志愿服务以及投入程度等影响较大;多数学生认为工作强行摊派、不被服务对象理解和尊重是志愿服务过程最不能忍受的,宣传太少和活动单一是目前志愿活动组织中存在的较大问题,而形式主义、组织混乱等则是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开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10)
人际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近年来,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大一学生,初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常常会有诸多不适。本研究以231名00后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感恩为立足点,运用实验法,得出了感恩练习对提升大一学生人际信任具有显著作用的结论。因此,建议高校通过开展感恩练习的方式激发大一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人际信任,为他们在大学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4)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服务深度不足、服务同质化等问题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南京林业大学"红木文化进社区"立足社会需求,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通过发动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参与、密切高校与社区间的联系、加强新闻媒体宣传等途径,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对志愿服务内容的选择和期望、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分析,力求反映出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概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事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区改革及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市场的开放性、社会的流动性、社区的多样性不断加剧,社会管理的难度显著增加,不同的社区利益主体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和服务需求.要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各类利益群体表达的有效性,必须整合信任与社会网络关系以及文化观念等社会资本,培育深厚的公民社会底蕴;在社区物业中,凝聚一批有奉献精神,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凝聚物业力量实现志愿服务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与常态化;搭建社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努力实现各类志愿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完善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化发展,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相关数据,探讨媒体使用偏好对青年网民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日常情境下,青年网民的官方媒体使用偏好会对其政治信任产生正面的影响作用,而社交媒体使用偏好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青年政治信任具有负面影响的是海外媒体使用偏好;在突发事件中,媒体使用偏好对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出现两极分化效应,官方媒体使用偏好越强,青年网民的政治信任程度越高,而社交媒体与海外媒体使用偏好则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青年网络表达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水平。网络时代媒体使用偏好是影响青年政治信任的关键因素,这为数字政府治理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孙婷 《理论探索》2011,(3):104-107
"志愿失灵"是志愿组织在提供志愿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所产生的功能缺陷和效率困境,其生成机理是复杂的。就我国而言,政府制度供给视角下志愿失灵的原因有:缺乏完善的专门的志愿服务制度,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准入制度的门槛过高,影响了志愿组织的稳定发展;现有志愿活动的保护、规范及监管制度不足,影响了志愿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由于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晚、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志愿服务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对驻保高校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宣传机制,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实行社工专业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机联合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1)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本文主要以CNKI、超星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检索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及特点、动机与机制建设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推动该领域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城市青年信任的特征--对10城市1239位青年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城市青年主体角度考察其信任的特征。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尽管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已婚的和未婚的城市青年在人际信任上均呈亲疏有序的差序格局;城市青年对居住地附近的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的信任度存在差异,9个具体机构可概括为2个因子;近半数的城市青年认为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是讲诚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