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群众》2016,(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  相似文献   

2.
波澜壮阔的长征孕育了震撼人心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民族之魂,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共同基础,这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上,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通性、互补性、互动性上。因此需要将这两者的高度契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信心,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维度探寻其力量源泉,得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挑战的正面回应,而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文化自信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来源于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与自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国哲学、历史传统、语言文字、艺术审美、诗学情怀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坚定文化自信,人民论坛从8  相似文献   

7.
粟超 《重庆行政》2017,(6):93-9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大会同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并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再次置于相当高的战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之所以达致"四个自信",其历史渊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传承之中,是中华民族探求现代化和文明转型道路的结果。"四个自信"高度自洽、强力自证、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逻辑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四个自信"根源于在新的成功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重塑。"四个自信"具有超越国界和时代的价值,它重振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华民族自信与自豪,坚定了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决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并探索更好的道路,将在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复兴方面凸显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9.
任勤顺 《前进》2016,(12):52-54
正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孕育着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而富有生机,归根结底就是传承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阐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何以能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它是源于对本国文化的"根"与"魂"的高度认同,源自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一、文化自信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根"与"魂"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基础,文化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相随。回望几千年文明史,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积极应对各种异质文化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高度契合、又一体相依。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等优秀因子,增添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的自信和底气。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  相似文献   

12.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批评和继承的思想精髓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社会变革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就是要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传国  相似文献   

14.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民族精神的基石,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加快培育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从坚持文化创新、推进文化合作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根基,成为当代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对文化的自我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构成了文化认知的基本对象。"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扬弃陈旧的全球化秩序,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新发展,为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往提供了契机。在这种文化交往中,中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他者"出场,通过对"现代性"内涵的丰富与拓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心理,明晰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以此建构了坚实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心理建构包含在交往中理解差异、在交往中理解自我和在交往中树立正确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于自身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认同,这也正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熔铸了文化自信丰厚的历史底蕴、鲜亮的文化底色和科学的时代涵养,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提出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认同、文化发展形式、文化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9,(1)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形成的,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高度重视革命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8.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我们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增进国家文化认同、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坚持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省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生动实践,为坚持中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是政党的精神旗帜。而文化自信不是无源之水,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积极追寻文化自信的根脉支撑,要充分发挥文化自信这一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