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英华 《今日浙江》2011,(17):39-40
前不久,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高规格的新药发布会在这里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吴春梅  吴玮  徐清 《中国发展》2013,13(1):60-63
该文以芜湖市为例,阐述了芜湖市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廖波 《乡音》2011,(12):22-23
十二五期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四个一战略重点的决策部署,科技要围绕主题主线发挥好重要支撑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产业科技研发要素聚集,以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推动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一、加快发展产业科技创新高端聚集平台,以研发优势催生产业行业优势科技要素与产业发展的密切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从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长兴发展的第一短板。去年以来,我们以长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改革推动、需求导向、企业主体、人才为先的原则,全面查补科技创新中资源不足、主体不强、平台不优等短板,全力构建以大科技、大平台、大主体、大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归根结蒂是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6.
李魁 《政策瞭望》2013,(2):43-45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就难以真正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17)
<正>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牵头部门、党的执政资源的配置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任务,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持续增强转型升级动力。充分下放权力,确保赋权到位推动转型升级,应当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1,(9):46-46
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厅党组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并且把它作为引领全省商务事业发展方式转型创新的驱动力,结合形势任务,突出学以致用,在提升“学习力”、增强“推动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23-24
答:十八大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总结党领导群团工作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创了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的新局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增强群团组织战斗力,使群团工作真正成为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  相似文献   

11.
南研 《人民政坛》2008,(2):45-45
监督法肯定了各地成功的实践经验,并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根据监督法的规定,结合执法检查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规范和改进,以提高执法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的江苏,过去数十年的高速度增长,主要通过要素的高强度和大规模投入、技术和资本的大规模引进以及模式的大面积复制模仿得以实现。如今,短缺经济时代结束、全球化红利衰减、要素成本剧增,上述大投入、大引进、大模仿的增长路径,对资源的消耗过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不断式微,对社会发展也难以形成持久的推动力。江苏已经处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拐点,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西部发展的不竭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华详 《桂海论丛》2003,19(6):79-81
西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且差距进一步拉大。科技创新是西部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西部科技创新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重视优化大环境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在体制创新上有大作为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4,(1)
<正>科技创新工程是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立的"八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科技部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启动,高要求推进,研究提出"一个环境、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的总体推进思路,努力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经过三年来创造性实践,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五连冠",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增幅列全国第一,人才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获批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逐步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北京正处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减量刚性约束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是唯一出路。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北京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央赋予北京的国家责任。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1月15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市政协主席吉林等市领导与数百名政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指导下,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看到,国有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提…  相似文献   

17.
钟瑛 《北京观察》2019,(3):23-23
科技创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发展路径和规律给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及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我建议:一是加强立法对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的牵引。面对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关联日趋紧密的新形势,相关部门应加大立法调研,拾遗补漏,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的缺位。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改革和发展的创新实践。要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创造主体的素质关注人、尊重人、重视人。必须发挥人的积…  相似文献   

19.
<正>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近年来,各地政协都在主动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和形式,积极推进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但民主监督仍然是政协履职相对薄弱的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11,(8):22-22
6月中旬,省政协科协界别部分委员学习考察了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院)科技创新的情况,大家感到获益匪浅,同时,委员们还就学习借鉴铁四院经验,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