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全国百村个人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机会和婚姻策略。分析发现,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机会不容乐观,单身状态持续时间更长;已婚者婚姻的"同类匹配"程度降低;为了增加结婚机会,未婚者被迫降低择偶标准,采取婚娶有婚史女性、实施入赘婚姻和婚娶残疾女性的婚姻策略。研究有利于从婚姻挤压角度认识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渝北地区S村的实地调查,提出了代内剥削概念作为分析和探讨光棍产生的新工具,认为在低度代际责任的情况下,能否有机会外出获取婚姻机会,对于农村的未婚男子能否成婚非常重要。在兄弟多的家庭里,长子囿于长兄如父责任伦理限制没有机会外出务工获得经济资源和女性资源而沦为光棍。以往对光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经济困难、个人身心残缺等层面,但学者们都常忽视了兄弟之间对家庭有限资源和机会的争夺这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婚姻法已颁布多年,但我国近年来违法婚姻有急剧增加的趋势。违法婚姻妨碍了国家对婚姻家庭的监督和管理,也直接冲击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违法婚姻知多少 顾名思义,违法婚姻是指违犯《婚姻法》的规定而成婚的。它在全国到底有多少,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据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近几年来违法婚姻占成婚总数的20%左右,个别的省高达30%以上。 在违法婚姻中,未到法定婚龄、不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手续就同居生活者占绝大多数。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9年X市农村流动人口调查和2010年全国百村调查数据,从性别、出生队列、人口流动与区域视角综合分析性别失衡下农村人口的婚姻策略和婚姻质量状况。分析发现,男性婚姻挤压对农村人口婚姻策略的影响初露端倪,明显降低了婚姻质量,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婚姻的正负影响相互交织,男性婚姻挤压对婚姻影响的地区差异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与大城市大龄未婚女性较易成婚相比,东部农村大龄未婚女性面临着实质性的婚配困难。这在宏观上与农村适婚女性的梯度流动有关。中西部农村适婚女性向东部农村单向流动,使得东部农村适婚女性资源充裕而适婚男性相对稀缺,造成当地适婚女性婚配困难。在微观上,一方面东部农村适婚男性受当地县域熟人社会及其支持网络影响较大,他们可以在当地边立业边成家,因而较少晚婚晚育;另一方面东部农村阶层分化显著,阶层竞争激烈,当地适婚女性通过婚姻向上流动的压力较大,她们竞相争夺当地稀缺的上层适婚男性资源,竞争失败者容易成为大龄未婚女性。在适婚男性相对较少、大龄未婚男性更紧缺的情况下,东部农村大龄未婚女性更容易成为婚配困难者。  相似文献   

6.
利用CHIP2007农民工调查数据,本文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婚姻状况自选择效应,定量评估了大龄未婚对男性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农民工因大龄未婚遭受可观的幸福感损失,且对社会经济条件较好者的影响尤为突出。可能的解释是,大龄未婚概率在相当程度上是男性农民工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在反事实视角下,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的男性农民工可以支付婚姻成本,却因户籍等制度性因素而大龄未婚,不能充分利用婚姻分工比较优势,与其若已婚相比幸福感损失更大;单身概率较高的男性农民工难以支付婚姻成本,大龄未婚是其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幸福感损失反而较小。有必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工成婚的制度性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本文讨论了男性在家庭权力关系中的相对地位对其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一般来说,家庭权力关系中的相对劣势地位(妻管严)会降低男性的婚姻满意度。但是这种消极影响随着具体情境而发生变化:一方面,对受现代化影响更大的地区和个人而言,这种消极影响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妻子的男性基于爱与需要的原因将部分家庭权力让渡给妻子,这也没有导致他们婚姻满意度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期长期存在的性别失衡将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问题,给公共安全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利用大龄未婚男性所在村庄的全国百村调查数据,从中观层次分析婚姻挤压的现状和社会后果。分析发现,农村婚姻挤压现象非常普遍,多数被调查村庄存在大龄未婚男性群体,西部地区尤为严重。这一群体的存在给其自身、家庭及社区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成为威胁社区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性别失衡的人口社会后果,并为综合治理性别失衡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分水岭村男青年婚姻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欠发达地区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主要在于交换资源的匮乏、交换主体的改变及竞争、交换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趋于统一与固化,普通群众上升的机会有减弱趋势,导致党的群众基础削弱、出现一定的信任危机,对新时期党的阶层政策策略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李原 《青年研究》2020,(5):24-34
基于目标内容理论,运用2017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数据分析个人目标追求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不同的目标追求显著影响婚姻满意度。看重人际联结和利他公益目标追求的个体,其婚姻满意度更高;而看重物质财富和经济成功的个体,其婚姻满意度则更低。不同目标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效果与程度存在性别差异。看重自我发展、注重外在形象的目标追求,显著负向影响女性的婚姻满意度,但对男性无明显影响。与男性相比,财富追求对女性婚姻满意度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强,利他公益对女性婚姻满意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强。从目标追求角度探讨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对个人目标的引导、健康的婚姻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启发意义,也能为改善婚姻环境、提高婚姻质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干部的空间流动是中国共产党管理和培养干部的一项重要制度。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省委书记(省长)群体为样本,系统考察了省委书记(省长)空间流动的时间趋势、表现类型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省委书记(省长)的空间流动日益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化实践,而空间流动在省委书记与省长之间、各省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省级领导干部空间流动背后所反映的是中央深刻的政治用意,但同时也有助于矫正有限职位晋升所带来的激励失灵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干部空间流动的效果,应将干部空间流动与干部鉴别考核有效衔接,加强干部空间流动的制度化建设,以及妥善处理干部空间流动与干部任期制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同性恋婚姻立法模式及典型国家的立法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盈君 《学理论》2013,(20):127-128
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和人权运动的发展,世界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愈加宽容。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同性恋婚姻都成为了现实。在世界立法趋势下,中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是必然,但却肯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青年又代表着社会的未来。青年通过恋爱、婚姻,以自己组成的家庭为基础,开始了独立的社会生活。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的婚恋意识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990年1到10月份成婚的100对青年夫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一、结识途径多样化,传统的“男高女低”的格局正在受到冲击。在我们调查的新婚夫妇中,自己结识与经人介绍相识的各占50%,介绍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占主宰地位。在自己结识的夫妻中,有60%的人是在工作、学习中相爱的,有33%的人是在社交场所或朋友家认识的,因邻居或青梅竹马关系而成婚的占7%。至于介绍相识,由于它具有结识面广、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7)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盘点黑龙江省对新中国建立、建设和改革所做出的贡献,无疑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的一个关注点。黑龙江省以其特殊地理、自然和经济条件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对改革开放也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对黑龙江省为新中国所做出的经济贡献加以梳理并深刻认识,不仅要看到其所做出贡献的事实,也要看到其背后包含的一些规律性趋势,由此形成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信心,并找到一些切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2)
文章借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通过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选取H城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或已经成婚的城市青年为调查对象,分析现阶段城市青年在结婚消费成本上的变化。文章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影响,H城区青年结婚消费成本的现状表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特点。现代社会在结婚消费成本上面存在着不必要的过度奢侈和攀比现象,而高额的结婚成本也使得不少家庭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日后家庭的健康发展。文章建议,当代城市青年应该继续发扬结婚消费从简和量力而行的理性消费观,最大限度降低结婚成本,为今后的家庭生活做出更长远的考虑,同时也对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晓虹 《青年研究》2005,(11):27-32
本文在分析事实婚姻存在的社会土壤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法理秩序和民间礼治秩序在广大乡村地区的冲突和对峙,并展望和探讨了农村事实婚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应对.  相似文献   

18.
韩冬 《学理论》2009,(8):78-79
夫妻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个方面。夫妻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婚姻的社会关系衍生了财产关系。在私有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迅速发展的今天,夫妻财产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较大了变化,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趋势,夫妻财产约定制度的存在有着广阔的适用空间,对夫妻约定财产制度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婚姻挤压是由婚姻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男女两性人口数相差较大、比例失调而形成的,反映了一个队列人口潜在的择偶压力。本文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队列要素法和婚配性别比法,测算我国初婚市场的婚姻挤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989—2010年我国婚姻挤压突升突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男性与女性婚姻挤压;2011-2030年,我国婚姻挤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大,到2030年MR值高达119.86,为中度男性婚姻挤压,这期间会导致少数男性处于终身不婚的状态。现实中夫妇婚龄差、通婚圈的逐渐扩大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未来婚姻市场的潜在择偶压力。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1)
自古以来,婚姻习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因地域的不同,婚姻习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一个地域的婚俗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定地域的婚姻习俗也在稳定性的基础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婚姻习俗代表和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想文化。但婚姻习俗无论在形式上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表达了人们祈祷吉祥如意的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