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探索中国特色首都人口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人口发展规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特别强调,人口资源环境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城市人口总量上限,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增强区域人口均衡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城市因市中心人口密度较高、拥堵较严重而采取疏解人口和发展多中心城市的策略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疏解人口之前,我们应廓清城乡、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本质区别,把握疏解人口与城市通勤、生产和生活的相互作用,理顺人口密度、疏解人口与交通拥堵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科学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北京作为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建国以来,城市化经历了波动发展、高速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尚未进入平稳发展的高级阶段,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城市体系发育严重不足、"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城市管理运行压力空前等一系列问题。在城市化发展规律作用下,在北京市的主动调控下,未来北京新型城市化将逐步向人口有序增长、土地集约利用、空间逐步优化、品质不断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 卡蒂埃先生五十年代末曾在中国北京大学留学。其后又以交流学者或旅游者身份多次来华。1985年曾访问过湖北的武汉及江汉平原地区。卡蒂埃先生目前主要从事中国人口与农业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他背弃大多数西方学者研究中国人口与农业发展问题把中国沿海省区作为重点或代表的传统作法,而从中国内陆广大地区(其中又以湖北、陕西两省为重点)数百年间人口的增长与变迁中探寻中国人口与农业发展关系的规律。卡蒂埃先生此次来湖北访问,目的是就我国、特别是湖北省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5.
面对人口压力,要有新的对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方在亚洲,而在亚洲,中国和印度又是快中之快。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50%。如今,中国有6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0万,可整个欧洲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仅有35个。面对如此庞大的城市人口,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树立城市的文化、塑造城市的精神,正在成为社会最关心的课题。在这些居住、工作在城市里的人口中,还有1.53亿是农民工,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仍在农村,所以说,城市问题实际也是乡村问题,城市形象就是全社会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城市要不要控制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病”在国内的流行,许多地方政府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开始控制人口,那么,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城市化与“城市病”的矛盾,要不要以控制人口来解决?人口是城市发展的机会还是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测算与研究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也是城市化研究相关学科经久不衰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2000—2020年间中国不同城市的城市化率与城市人口规模,考察两者的变动方向与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北上广深四座扩张型城市均存在城市化率停滞或降低、但城市人口增长的现象;反之,鹤岗、汕尾等收缩型城市却呈现出城市化率提高、但城市人口缩减的现象,这种城市化率与城市人口变动方向的背离现象可称之为“城市化悖论”。城市化悖论现象的形成机理在于城市人口与总人口变化速度悬殊所致,而其应对策略有赖于改良与反思经典的城市化指标与理论、重新审视人口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及时弥补政策偏差与风险、深入改革户籍制度以及适时转变人口增长主义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大城市人口总量呈现动态演化过程,其中,人口迁移是影响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主导因素。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态势影响着城市公共政策的选择与制定。本文在基于中西方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历史数据,以及人口迁移理论梳理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因素及机理,并思考其对新一轮城市发展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均衡化政策的实施,中国东部沿海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外部压力趋缓,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力仍然存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总量增长将会逐渐进入平稳增长。中国人口有序流动迁移的大环境正在形成中,未来大城市人口调控有望转向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农村人口一样大量进入城市寻求发展,这给城市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给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既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发展稳定,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民族团结的大局。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的梳理和思考。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特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不具备城市户籍,但又在城市居住并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人口,它有别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和城市新进少数民族。城市世居少数民族一般是指在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0.
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巨大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东莞市经济发展高速高效,人口集聚效应明显,但基础设施粗放薄弱,城市人口与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理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清醒认识发展机遇,努力补齐城市管理短板,让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品质化、常态化迈进,为打造“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林坚 《北京观察》2014,(6):20-21
正大国首都效应促使北京人口、经济快速增长,土地资源保障压力持续增大。从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规律看,人口、经济向大都市、大都市区集聚的特征非常突出。北京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约束的压  相似文献   

12.
采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黄河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流域内所有城市的土地城镇化逐年递增,11个城市(州)出现人口流失导致人口城镇化递减;人口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流域内存在区域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土地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当土地城镇化发展过低或者过高时,人口城镇化呈现抑制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土地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人口城镇化的单门槛效应。因此,黄河流域各城市应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控制土地城镇化高速发展,建立以常住人口为标准的“人地挂钩”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居民消费,建立“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4,(6):49-5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理论和现实意义都十分重大。2014年5月,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农工民主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在南京举办首届"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高层学术论坛,论坛由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具体承办,群众杂志社协办。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很多创新见解,现将研讨观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城市暂住人口的出现、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城市暂住人口既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发展 ,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法制建设过程中 ,城市暂住人口的管理工作主要应抓三个方面 :一是依法管理 ,二是进行社会公德和法制教育 ,三是搞好城市暂住人口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发展出现的城乡问题,包括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背后都涉及制度设计的问题。要解决城乡"二元化"和城市"二元化"的问题,关键是制度创新。现在所说的城市化或者城镇化,其实是第一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本身也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是物质资源在产业和地域上的重新分配,也是人力资源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过程,这是传统对城市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寰秋 《协商论坛》2010,(12):23-25
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会减轻农村的生态压力,还是会导致农村发展的停滞?半个多世纪里,这个问题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在进行探索。过去二三十年间,中国创造的一项"人类历史之最",就是有两三亿这样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有专家估计,未来还将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走进城市。这是比美国人口总和还大的惊人数字,将给中国城市和农村都带来魔术般的变化。如何让这些变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避免负效应,其他国家走过的路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动机,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我们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城镇化下一步发展,有一个重大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就是怎么使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主要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相似文献   

18.
疏解超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劳动力人口,是国家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人口疏解与就业需求的矛盾,除了科学决策以外,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舒富民 《小康》2013,(9):59
房地产调控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城市化人口流动的趋势及城市定位,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及人口流动规律增加土地供应在十年房产调控的打压下,中国房价却越挫越勇。2013年上半年"国五条"高调入市剑指房价下行,然而半年之后,7月全国房价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北京尤以18.3%的涨幅居首,"调控"俨然成为房价的助推器,然而反思历次房产调控,房价越  相似文献   

20.
<正>从城市化战略上,应该限制超大城市发展,鼓励中小城市发展,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这样既能防治"城市病"问题,又能有效应对公共危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迫切要求我们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理清城市发展思路,完善城市发展政策,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