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邓小平道德观的终极价值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一、道德观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关系当邓小平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道德之本提出来后,他的道德理论也因有了落脚点而不再空洞,道德与经济建设之间一度被割裂的关系得到了链接,并呈现出互融互动状。民本道德的核心是人,这就决定了这种道德必然要把满足人的最基本需求作为行为目标。儒家在谈到道德的来源时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以人之所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包括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内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论断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邓小平同志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继承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人才问题的讲话,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极具时代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系.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道德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伦理道德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邓小平的伦理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道德价值目标、道德评价标准及道德建设问题方面的思想观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人才问题的讲话,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极具时代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系。今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伟峰  马喜春 《求实》2007,1(1):10-13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荣辱观,把知荣明耻放在树立荣辱观的首位,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逻辑起点;崇尚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劳动,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突出内容;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强调“义”对“利”的反作用,并由此出发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主张积极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鲜明时代特色;关注人格和尊严,并由此生发出重视国格和民族尊严,是邓小平荣辱观始终强调的一个基本点;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邓小平荣辱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度,从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才问题的极其重要的精辟论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才思想,对做好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我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这是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矢志不移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的高度概括。他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恢复了党的优良作风,并根据马列主义原则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了统一思想、整顿作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初探许静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这一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严肃思考和深刻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是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一、走自已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小平同志经济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11.
幸福伦理观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观念,这种幸福伦理观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而产生、发展的,并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邓小平幸福伦理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基础上,吸收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与时俱进,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发展的伦理观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新闻工作,对整个思想战线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性原则,充分体现在他的新闻理论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新闻理论的核心,密切联系群众是邓小平新闻理论的重要特征,加强舆论监督则是新闻工作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3.
沈远新 《新视野》2001,3(4):16-17
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提出:“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全球战略的思想?以及对邓小平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如何理解?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段话进行分析:“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都是有利的。世界上的人在议论国际局势的大三角。…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但是在他的许多谈话和著作中对知识经济的本质与特征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进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知识经济思想.我们知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使用和消费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三次经济浪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无限扩散和全球经济工体化的日益推进,知识经济正以它无比巨大的力量,把人类推进辉煌的二十一世纪,带人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当中国还未来得及实现工业化社会时,又面临着滚滚而来的知识经济,在世界经济发生新的巨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这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的理想信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再加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多次论及了理想信念问题。邓小平理想信念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其最核心的内容;严明的纪律是实现理想信念的保障;理想信念既是奋斗目标又是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还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标准之一。邓小平理想信念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执政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必须扩大党内民主,使国家政治民主化、民主法制化;党的领导必须制度化、法制化,党的政治活动必须法制化,做到自觉用党纪党规约束自己,带头守法.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六年——二○○○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应学习领导科学知识。邓小平的领导方法是领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认真研究、探索、掌握邓小平的领导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多年调研实践中形成的系统青年人才思想,是完整的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 育才、聚才、用才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其青年人才思想的基本内容:育才上,他呼吁快出多出、教育为本; 聚才上,他倡导尊重青年、唯才是举;用才上,他主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邓小平光辉的青年人才思想,不仅有 利于青年成才,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而且对中国各项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包括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内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论断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邓小平同志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针对我国的科技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包括一个基本论断,一条主线,五大理论,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