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尚卿 《学理论》2009,(25):154-15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目益加深。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挑战,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很大的考验。尤其对中部地区而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中部地区要战胜危机,把危机转化为机遇,必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危机事件频发的现代社会,通过有效预防和应对危机并降低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进一步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巩固政府管理的合法性,成为各国政府与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试分析政府的危机事件应对举措对其政治合法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危机"频发的时期,我国的公共危机呈现出四大类危机交叉出现、多元爆发的特点,应对多元危机,我国政府建立了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保障、国际合作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政治动员模式.这一模式有力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优越性,有力地培育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参与意识,有效阻止了危机应对中可能出现的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荣 《理论参考》2009,(5):18-19
迅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出口下滑,对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2009年徐汇区总工会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挑战,进一步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市  相似文献   

6.
抗击疫情的"上海模式",可以概括为"党建+系统化、法治化、网格化、专业化",即党建引领的"四化一体"模式。为推进后疫情时期上海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建议进一步优化国际化大都市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完善以社区为"根据地"的疫情防控应对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危机"全民化"应对能力建设长效制度,以及加强制度化开展城市公共危机研判评估和专项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效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实施了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2008年,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包括了"结构性减税"的内容,只不过结构性减税内容并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2012年,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体.与全面减税和税负结构调整有所不同,结构性减税是对现有税制进行更科学更合理地优化.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放缓,全球经济也受到波及.随着像雷曼兄弟等华尔街几大投行的相继破产,全球股市持续震荡下挫,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了次贷危机及其根源、连锁反应及各国的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习问答     
为什么"十二五"期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我国近两年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宝贵经验。过去的两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决策,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  相似文献   

10.
全媒时代的信息大爆炸、食品行业特殊的民生属性、消费者追求精致生活的基本趋向,以及日趋严格的各种规制意味着食品企业亟需从众多危机事件中吸取行业经验、积累专业知识、强化特色能力,以切实有效地应对冲击、保障生存和减少损失。本文立足国内食品安全危机频发的客观现实,援引危机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交叉研究方面相关理论成果,抓取2007年以来我国36家企业的60例企业层面的食品安全危机典型案例构建了案例库,基于该案例库"点面结合"地提炼汇总危机管理知识点,从危机应对知识掌握程度、危机应对实践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可供操作的危机应对能力评价体系,实证发现案例库中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总体不容乐观,据此划分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五个等级,并就不同等级的企业分级应用危机管理策略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巨大系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针对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型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显,加之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繁发生,突发性的社会危机事件也不可避免地被引发。在对危机治理的策略中,如果仅仅依靠政府针对危机制定路线、机制,实施"硬性管理",实施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弹性失调,极大阻碍危机治理的效果。而思想政治工作被定性为国家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又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党和国家动员民众、调适心理、关爱民生和鼓舞斗志的"传家宝",它能有效提高政府治理危机的效果,为公众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是有效化解社会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应对我国危机事件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赵宗博 《学理论》2010,(27):97-99
近年来,中国更加强调外交工作"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大局",在外交战略观念更新、制度改进、决策多元和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战略框架。针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探究中国经济外交的内在动因、原则方针、运作机制和实践路径,并据此完善中国经济外交战略,有必要成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的危机管理称为"整合危机管理"(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IEM))。由六个相互依存的环节构成:预期、评估、防止、准备、应对、恢复(anticipation,as-sessment,prevention,preparation,response and recovery)。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危机应对的准备方面、危机的应对和恢复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恰尧 《学理论》2011,(21):24-25
近年来,如何应对日渐频繁的高校突发事件,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应对突发事件,必须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危机管理水平以使其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消防员"。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危机管理水平:强化危机意识;建立和完善扁平化的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危机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5.
剖析我国汉、唐、清三代的历史可以发现,在面临危机时,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分化问题以渡过危机,中央往往处于一个二难的境地.王朝遭遇危机时,中央无力化解,不得已将权力授予地方,否则,中央可能会在危机中崩溃.然而,待危机解除后,下放的权力却无法收回或无法控制,地方日强,并在一些关键地区形成新的军事政治中心.中央最终会被这个中心所取代.本文从中央集权体制的结构人手,经过分析发现,中央力量的虚弱和政治意识形态的二元特征是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对"5.12"汶川大地震的再思考,对地方党委应对危机的政治动员能力进行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政治动员能力是地方党委应对危机的首要能力,接着对危机状态下政治动员的要素变化及其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地方党委提升应对危机的政治动员能力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危机管理的具体过程,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界定,主要有奥古斯丁的六阶段模式、罗伯特.希斯的4R模式、米特罗夫和皮尔森的五阶段模式、国内学者的四阶段模式。构建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保证社会稳定,恢复经济秩序,维护其公信力和合法性。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制订危机应对计划;设立危机协调机构,构建危机应对系统;增强危机应对意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健全危机管理法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不断升级,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出现了"百年不遇"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其影响已逐步波及实体经济.我国许多企业既面临着历史性战略机遇,也面对着空前严峻的挑战.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企业要做好应对市场低迷的准备,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上下齐心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朱美燕 《学理论》2013,(19):137-139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存在着数量短缺与质量低下两大主要问题。为从现实困境中突围,提出"全程、全员、协同、主动和立体"的危机干预机制应对策略,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论坛》2015,(6):89-93
在全球化时代,一些跨区域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远超危机所在国(区域)的应对能力范畴,迫切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近些年,跨区域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的国际合作状况表明,国际社会还远未建立起危机应对合作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基于对埃博拉危机应对中的国际合作状况的分析,疫情国政府危机应对能力有限,世卫组织指导协调国际合作能力有限,国际援助力量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危机应对初期没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等问题的存在,降低了危机应对效率,扩大了危机造成的损失。因此,应构建以危机所在国(区域)政府为主导、以国际(区域间)组织为领导、以各类国际援助组织为协助的危机应对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提升各组织的危机应对能力,建立国际合作的有效制度规范,保障跨区域公共危机应对中国际合作的有效实施。其具体建议是:各国(区域)政府应重视危机防范,提升危机应对核心能力;提升国际(区域间)组织在危机应对中的沟通协调能力;将社会力量纳入危机应对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