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月军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上撰文综述当前腐败根源研究的观点:1剥削根源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腐败从本质上说就是剥削。因此,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2体制转换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3权力异化根源论。该观点认为,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与滥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的状况,这就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4思想观念根源论。这一观点认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基础,腐败根源…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利己主义的动机和目的支配下,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背离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来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因此。治理腐败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防止公共权力的泛化、异化。就我国而言,应从廉政教育、薪酬制度·、监督机制、法制建设等四方面着手,从而使公共权力拥有者不想、不必、不能、不敢通过公共权力泛化去腐败,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治权力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本质上是一种非市场性资源。在廉洁政府的运作下,该资源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换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是为公众和社会谋利益,促进社会向文明、富裕、进步的方向发展。然而,公共权力作为一种资源在腐败官吏的运作下,会发生“异化”  相似文献   

4.
递延权力是一个新动向,它是以某一种公共权力中延伸出的领导干部身边的人的一种不具有实质性、不具有合法性的附庸权力.它在社会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其实质都是公共权力的异化.要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权力递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权力问责机制,加强问责制度建设对于防止公共权力异化、预防权力递延.实现公共权力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是党中央加大和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对策和方法,努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败离不开权力,以权谋私是一切腐败的实质与核心,要推进源头治腐就必须以权力运作三要素为重点,从掌权者、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三方面入手,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贯穿于权力运作全过程,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异化为腐败工具。源头治腐首先要解决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江泽…  相似文献   

6.
四、关于腐败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一)权力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有的同志认为,“权力的普遍存在是腐败产生的一个原因”,“腐败的实质,在于公共权力的异化”,“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腐败是权力的赘生物,其实质是权力变异”。这种权力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权力  相似文献   

7.
腐败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共权力的异化,要反腐就必须治权。在中国政治生态背景下,要治权就意味着必须要认真考虑执政党的执政规律,科学配置权力,对公共权力实行制约与监督,从权力运作的规律出发,建立预防腐败产生和对腐败行为进行惩罚的体制机制,即制度设计。但在进行具体制度设计时必须克服重实体轻程序、重原则轻细节、重制度轻机制和重规范轻约束等倾向。  相似文献   

8.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本文从历史体制、法制等方面对权力逆向运行的根源进行探析,这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本文从历史体制、法制等方面对权力逆向的根源进行探析,这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建立一套包括“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和“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在内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近年来呈蔓延发展的各类腐败现象,却严重地阻碍和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绑脚石,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原因及其遏制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及其危害腐败是权力自身滋生的一种异化行为,即社会中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商品化行为,它是政权的一大通病。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指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不失时机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客观必然性腐败,通常指的是公共权力的腐败。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相类似…  相似文献   

13.
防止和反对腐败一直是我党常抓不懈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虽然我党一直高度重视,但腐败现象仍屡禁不止,主要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在机制体制上存在着问题。腐败的产生,主要是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权力失控。要防止腐败必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本文主要从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和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权力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廉洁政府是任何国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任何国家都力图使公共权力严格地执行公意。然而 ,由于权力本身作为一种支配和控制社会物质和精神资源的特殊力量 ,在其运作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社会、国家公益与私利的矛盾 ,在其运行过程中又往往不可避免地 ,不同程度地被权力执行者的私利侵蚀。腐败本质上是对国家权力意志的违背 ,是国家权力的一种价值失范现象 ,是对国家公共权力机体的侵蚀。廉政则是对国家权力意志的严格尊从和执行 ,对国家公共权力的规范运作 ,对国家的公共权力机体公益功能的维护。因而 ,廉政建设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就是国家公共权力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权力腐败从本质上讲,就是“公权私用”。有效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在于:规范与完善制度机制,合理分置公共职权,严格规范公职行为,限制私权扩张,防止公权流失,真正地还权于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其先进性,真正实践“三个代表”,不仅要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全体党员,更要靠科学的制度机制保障公权效率。纵观我们防止腐败的实践,导致公权腐败的制度性因素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权力分置上的“集权制”。集权制所带来的是对公共权力的背叛和对民主法治的破坏。在现实的中国,官员所拥有的公共权力越来越被少数人…  相似文献   

17.
腐败现象可以发生在不同领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诱因,但是不论哪个领域、哪种形式的腐败行为,在其得以最终完成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必要的条件,即权力运作失范。权力的不规范运作,是整个腐败链条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环,离开它,腐败行为就很难形成,腐败现象就很难产生。所以保证权力的规范运作,就是源头治理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最终目标。造成权力失范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权力结构和配置不合理,为公共权力私有化提供了条件。二是制度、机制不健全,权力在运行中无章可循,使权力在运行中容易扭曲异化。三是权力运…  相似文献   

18.
职务犯罪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其本质是权力的异化和失控,是腐败的极端形式。遏制权力腐败,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问题。对职务犯罪的特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和认识职务犯罪的客观规律,目的在于积极探索治理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的治本之策,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防范腐败和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体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表现在公共权力运行、现行监督机制、现有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法律法规等许多方面,这些缺陷使公共权力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轨、错位、异化,从而导致公共权力的腐败、流失以及缺席。因此,只有构建完备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20.
从源头上遏制权力腐败 ,科学的监督制度和体制是关键。从改革权力过分集中进行“减权”、“分权” ,建立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纪检监察垂直领导体制、改革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财政管理和监督制度、群众监督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 ,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 ,保持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