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 德意志民族向来以严谨的理性著称于世。二战后,德国人把新伦理、理性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德国这个仅有35.7万平方公里、800万人口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操作严格规范的就业阶层,使德国产品成为信誉和质量的标志,有效解决了失业问题。德国的失业率在欧共体国家中是最低的,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生活质量。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德国人的劳动时间不断缩短,成为发达国家中  相似文献   

2.
金敏 《观察与思考》2004,(10):54-55
<正> 1970年代以来,右翼保守主义势力在美国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而近年来国内舆论界所关注的主要是新保守主义思潮。但细究起来,实际上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保守主义团体纷繁芜杂,相互之间有重叠也有分歧,远非新保守主义所能涵盖。右翼基督教派1970年代之前,美国基督教福音派运动一直对选举政治敬而远之。但随着其新近采取的社会保守主义转向的拓展,共和党中的战略家们开始与新保守主义者、右翼意识形态主义者合流,促使基督  相似文献   

3.
娄宇 《传承》2012,(9):71-71
从目前德国右翼政府倡导的"健康保费"制度和2006年荷兰已经推行的"一揽子保费"法案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瑞士现行医保制度的影子:废除"一人参保,全家免费"的家庭保险和高收入者自愿参保制度,引入与工资收入无关的人头保费,未成年人和低收入者可以按优惠费率参保,国家以税收发放补贴。该医改措施在实现社会公平,降低低收入人群负担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胡瀚 《前沿》2010,(22):44-46
韦伯"中国法"问题是他在建构宏大的社会理论过程中对中国与西方加以比较而形成的.韦伯认为中国法是家产制法律结构,其司法审判是家父长制的,并在私法、自然法观念、法学教育、法律家阶层等方面存在缺陷.后世学者关于韦伯"中国法"理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法律和司法的态度问题和中国法律变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的问题.而韦伯"中国法"理论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突破当下社会转型和法律变革的瓶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条可行路径提供了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和德国工人运动的情况会上,德国学者弗里嘉·豪格和奥地利学者瓦尔特劳掩乌尔班分析了以布莱尔、斯罗德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或“新中间派”兴起的社会基础与影响。他们认为,1989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和新自由主义的扩张,给欧洲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了极少数非常富有、享有特权的阶层与大量失业者和贫民。特别是保守主义政党执掌政府,经营新自由主义经济,削减福利和其它保障十年之后,人民的不满使社会民主党人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重新上台执政。他们是仿效美国制造美好生活的形…  相似文献   

6.
德国不仅以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闻名于世,而且以高水平的国家治理享誉全球。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等外在因素,以及德意志民族传统历史、社会现实等内在因素,使德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从德国国家治理的经验和做法中获得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琳 《前沿》2014,(21):134-136
德国作为现代化发生的原发地域,它以其独特之姿登上历史舞台,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向具有异质文明的欧洲东部推进现代化,这是一个复杂的进程,包含多个领域及维度。与西欧许多国家相比,德意志的现代化进程启动相对较晚,直到19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在德意志现代化的启动和展开过程中,普鲁士--德国的统治集团始终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一再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其现代化的发展.将德意志推向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8.
当人类跨入21世纪之后,一场全球性的商战将愈演愈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在新的条件下求得生存、发展?如何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这场商战的赢家?笔者近日对德国国有企业维亚格股份公司的沉浮历史进行剖析后,深感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势在必行。 维业格股份公司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德意志帝国。当时德意志帝国为了增强军事实力,于1923年3月7日在柏林成立维亚格国家垄断企业,并垄断了电力、  相似文献   

9.
王冰涛  杨海军 《前沿》2012,(13):140-141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国家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即中间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而南昌市现代社会结构还处于中间略大、底部更大的"洋葱头"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实现南昌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就要扩大中间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重,加快中间阶层崛起。  相似文献   

10.
有关法学方法论与法律方法论之间联系的学说均不尽如人意,但其中一些观点亦揭示了两者生长的共同基础。法学方法论和法律方法论生长的基础是大致相同的。因而,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两者共享同一个基础,即法律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相统一的"法律唯物辩证观";二是两者往往在同一时空中为人们交互使用,且相互转化。从法律传统上看,两者之间存在实质上的一致性。以关系原理视之,两者联系的纽结在于它们都是一个解决理论/规范与实践/事实之间不一致的问题并提出理论/规范假说的过程。无论是在法律方法还是在法学方法,"先归纳后演绎、先经验后理论"是其基本运行路向。  相似文献   

11.
杨静 《传承》2011,(2):64-65,87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兴起于启蒙运动,历经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民族主义,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奠定了群众基础,争取了民心。德国的统一不只是普鲁士军事胜利的成果,同时也是民族主义运动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案例教学的缘起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里立 《青年论坛》2010,(5):147-150
国际法学教学中的"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是当前法学教育尤其是国际法学教育的大势所趋。综观国内外的国际法教育教学的历史与实践,缘起于哈佛的案例教学大体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形式。国际法案例教学符合国际法学原理的本质,符合国际法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优越的教学效果。国际法案例教学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在我们的法学教育教学中虽然非常重要,但还是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蒙田 《传承》2011,(5):48-49
"尊严"主词是"尊","尊"原是一种祭器,后来引申出高贵显达、威严肃穆、地位不可侵犯等意。"尊严"意为庄重有威严,使人敬畏,独立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14.
桥梁建造艺术积聚民族文化内涵,蕴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审美转统、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德意志民族富于纪律性、服从性和团体精神,其价值观和道德观简单明确,社会的等级结构严明。这些性格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德国人的严谨使得德国制造成为世界上最有质量保证的代名词,这一点在德国的桥梁建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作为精神遗产的历史法学派——以萨维尼法律思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键  杨吉 《求索》2004,(11)
一 历史法学观点评述———以萨维尼为例历史法学派的发展从时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历史法学派和晚期历史法学派 ;从研究的连贯性看 ,可分为德国的历史法学和英美的历史法学。① 至于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法学的观点理念的话 ,则不得不转向对萨维尼法律思想的论述。作为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5,(7)
<正>德国在近代西方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德国的崛起造就了欧陆在文明与启蒙后最为波澜汹涌的一段历史,成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人类进步的各领域都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它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历史中,很难有一个民族像德意志民族一般充满着理想与激情,也很难有一个国家像德国一般锐意进取、奋斗不息,当然也少有一段历史像德意志统一和复兴的历史一般,充满着苦难、幻灭和戏剧色彩。但其中最令研究者感兴趣的,还是德国近代的畸变——政治失控,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肇源。  相似文献   

17.
林曦 《北京观察》2001,(12):56-58
近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很多出自德国,如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尼采以及爱因斯坦等。一个能产生如此众多思想巨人,并在人类知识宝库里留下突出财富的民族,实不多见。因此,人们在提到德国时往往会说:德意志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显然与德意志民族勤奋好读书、热爱文化的习性有关。而德国注重图书馆的传统以及完善、发达和接近于人民的图书馆事业也为培养德国人民爱好  相似文献   

18.
黎芳  覃建军 《求索》2011,(4):218-219
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略萨,对世界文学的最重大贡献在于他的对"立体"叙事文学结构的创见。略萨小说不仅在文学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其作品大都"根植于现实",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特质。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拉美作家,略萨担负起了"介入政治"、"介入生活"的时代责任,他揭露现实、反对独裁,他一贯呼吁与倡行着作家与文学应以反抗精神立世的历史文学观。所以,"世界结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对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最为妥贴的称赞。  相似文献   

19.
德国法西斯主义政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国社党”,又称“纳粹党”)是在成立于1918年的德意志工人党的基础上,于1920年改组形成的。该党极力宣扬大日耳曼主义和反犹太人运动,鼓吹战争政策和公开侵略,积极从事反苏反共活动。在1933年以前,由于德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制衡以及缺乏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纳粹党虽一度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却始终未能执政。1933年1月,希特勒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出任德国总理。同年,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取缔了工会和其他政党,废除了魏玛共和国,建立了法西斯军事专政。纳…  相似文献   

20.
李佳 《前沿》2011,(24):69-71
奥拓·迈耶按着概念法学严格逻辑方法,排除了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考虑,以法治国家的思想为理念,建构了一个基于某种观点而将庞大、复杂的行政活动或现象予以归类的行政法体系。他立足于当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与自由主义思想之下,将"依法律支配"之概念体系化,建立起行政法学之基本构造。迈耶的概念法学方法被后世称为行政行为形式理论,但这套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笔者从规范与事实、规范与价值、法律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静态与动态等角度对进行了初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