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幽默     
为了竞争“法庭判你入狱,究竟为了什么?”“为了竞争。”“竞争什么?”“是这样的,我印制的纸币跟政府的一模一样。”确有疑惑审讯室中,法官疑惑不解地问强盗:“在你行窃的房间里,到处摆着值钱的东西,你为什么偏偏看中了那些不值钱的废物呢?”强盗说:“先生,我简直吃不消这套教  相似文献   

2.
何谓“朴”,朴是指未经加工的原木;何谓“素”,素是指未经染色的缟。因此,“朴素”一词向来用以形容事物的本色。今天,就让我们用“朴素”的眼光探究一下“合同”的本色。新手的两个错误初入行的新手面对“合同”,特别容易犯两个错误。比如说,某老总对他说:××律师啊,我明天要就某某事谈判,你先帮我拟份合同吧。于是乎,这哥们儿还真实诚,迅速找了一些同类的格式文本,高效地套出了一份合同,给了这位客户……。错误出来了:还未对整个交易背景、前景、模式有所了解,就贸然出手,一错;自己尚未依“合同”类法律、法规提出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就…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成都房价突然莫名飞涨.很多人咨询我:“签了合同后,房价上涨,房东要毁约怎么办?”甚至有人还把我拉入一个叫“成都二手房维权”的群里,500名群友几乎都是近期遭遇卖家“毁约”的购房者,拿不到房子又错过再次购房的机会. 什么是合同呢?其实,合同就是法律,就是你与他人达成的一个契约,从而构建彼此的行为规范,并且强有力地保证大家都按照这个行为规范行动,不允许破坏这个行为规范.你得像遵守法律一样去遵守合同.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肯定法官:“为何要偷这辆车?”被告:“因为它放在坟墓旁边,我觉得主人肯定是死了。”通缉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到警察局参观,他们见到很多新鲜的东西。这时,一个小孩看见了墙上挂着的十大通缉犯的照片,他向警察问:“这些照片是那些通缉犯的吗?”“是的”,警察回答道。孩子又问:“那么,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他们抓起来呢?”好奇心法庭准备正式开庭审判杀人犯吉米,可是他的律师因故没有来。法官:“吉米,你的律师没有来,你要等他吗?”吉米:“是的!法官先生。”法官:“你是在作案现场被抓住的!对罪行也供认不讳,你等他有什么用,他还能…  相似文献   

5.
唐远 《公民与法治》2011,(18):30-30
7月8日,《法制日报》记者在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采访时,不仅遭到当地政府机关人员阻拦、夺证,镇长还以“记者算什么东西”、“谁给钱让你采访的”、“他们给你多少钱?我也给你!”等恶语相向(7月10日《云南信息报》)。  相似文献   

6.
虚惊     
“您是张局长吗?我是计委老王!”“什么!纪委?”张局长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纪委?纪委找我会是啥事呢?莫不是我的那些事被什么人捅到纪委去了?一时局长心里七上八下,心跳加快,以致手里的云烟掉到了文件上还不知道,竟把文件烧了一个窟窿。不会,绝对不会!我收的那些东西一无证人,二有发票,而目一件件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可谓“天知地知我知”,不会出纰露……莫非是……糟了,肯定是那个要我给他儿子转合同的老李头,当时他给我那个红包时,就很是不情愿张局长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突然两眼一黑,脑子一片空日,什么出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7.
教训     
看到、听到的两件事,使我想到“教训”两字。 一件是1997年3月,鹤壁市原市长朱振江被判刑12年,这位农民的儿子为何会成为罪犯呢?他与记者的对话给人启发:“记者:你认为自己从当年跨进市长办公室到现在跨进这座监狱,是什么东西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命运变化?朱:金钱。记者:你缺钱吗?朱:我不缺钱。记者: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你这样做?朱:就是挡不住。记者:这个挡不住的东西是一种诱惑吗?朱:是一种诱惑。所以对这个问题我确感到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说实在的太沉重了,我至死都不会忘记它。” 另外一件是,一位曾在机关…  相似文献   

8.
咨询收费     
一个肉店老板在路上碰见了他想去找的律师。他问道:“如果一只狗偷吃了别人的东西,那么这只狗的主人是不是要替自己的狗赔钱?”律师回答:“那是当然的了。”肉店老板:“你讲话算数吗?”“当然!我是专门从事诉讼的律师,我讲话是有法律依据的。”“那么,请你付给我十块钱吧,因为你的狗偷吃了我的一块肉。”律师笑道:“好,我同意。但是,你要知道,我是律师,凡是向我咨询每次收费二十块钱,所以你必须先付给我二十块钱,扣除我赔偿你的十块钱之后,你还应付给我十块钱。”  相似文献   

9.
公证人是从事专业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如人们习惯称呼的那样.叫“专业人士”。专业有什么标准吗?我够专业吗?这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应该经常自问自答的问题.如果你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说了一些很不专业的话,懂球的朋友当场笑话你“业余”.说你“也就是个瞧热闹的水平”,你可能就是哈哈一笑。是啊,我本来就不专业,为什么要脸红呢?  相似文献   

10.
毛亚楠 《方圆》2023,(7):30-33
<正>科技毕竟是他律性的东西,想要很好地利用其为人类服务,必先将其装入符合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的框架中“这都是我的错,我没有给你正确的程序协议。”AI专家后悔地说。“你什么都没给我,你给我安装了你自己都理解不了的学习模型,还指望我靠自己学明白。”对面的机器人反驳道。  相似文献   

11.
斯坦福大学教我的第一件事是:当你想要一样东西时,就一定要得到;如果你一定要得到,就要拼命去争取.你不能坐在家里等电话响,期待电影中的情节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必须做些什么,让你更接近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时尚专制     
当媒体里突然一天大串大串冒出什么超级女声等名词时,我茫然;当看到连徐静蕾都在给她们当粉丝时,我还是茫然。那天下午,老婆在步行街一家店里看厨具,喊我下班了去参考参考。我去了,没想到店门口就站着俩小女孩,手里拿着超级女声的选票说明,还有什么李宇春、周笔畅的人头像,见一人就上去说明,寻求支持。好奇,我要了一张说明。老婆出来了,问我手里拿的什么东西,我给她看看,她笑了起来,你真老土,这几天吵翻了天,你怎么竟然不知道,粉丝不就是英文中的fans,看来你真是搞文史搞成老朽了。后来我把这回事说给别人听,那些人一听,不论男女老幼,都说你…  相似文献   

13.
司马南 《中国律师》2003,(12):23-25
“神探亨特要见你”大约是1995年夏天,我与各路神功大师正在决战时刻,忙得不亦乐乎。一日,单位有人正色告诉我:“司马先生,大事———神探亨特要见你!”一听,我乐了。拿我开涮,还这么一脸正经。岂料,传信儿的人愈发认真起来,“真的是美国的神探亨特!”“亨特全名叫什么呀?”我问了一句。“叫什么来着……名字很不好记,反正两米多高,……”“不会开玩笑的人开起玩笑一点也没有幽默感!”我心里感叹道。回到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了,是广电部外事局打来的,说话的女人一周前刚安排我接待过日本NHK代表团,“十几个鬼子”折腾我两天,拍了不少盒带,…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当下的一些学会、协会、社团,热哀于编织各种各样的荣誉帽子出售,变成了“帽子公司”。只要你愿意出钱,什么“英才”“名人”“脊梁”等等的“帽子”,可以任你挑选。尽管一些“帽子”与“头寸”明显不合,比如将“百强县”的“帽子”戴在贫困县的头上,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买方愿买,卖方是照卖不误的。出售假的荣誉“帽子”,玷污了真正的荣誉,是精神领域的一种严重的假冒伪劣,应严加查处。  相似文献   

15.
赵聪 《检察风云》2023,(23):48-49
<正>“你的客户都是什么人?”“60岁以上的居多。”“为什么要面向老年人?”“因为他们容易接受这种‘免费送书加咨询’的推销方式。”“你们售卖的药物,是如对外宣传的那样能治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吗?”“不能。”本案主犯贾仰卫对办案人员的上述问题作了回答。这提醒广大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陷入药品销售骗局。  相似文献   

16.
笑口常开     
赶早市法官:“你因为什么事被指控?”囚犯:“我只是到商店里去早了一点。”“可那并没有过错呀?”法官疑惑不解,“你到底什么时候去的?”囚犯干脆地回答:“在商店开门前。”关键人物一天,广场上要绞死一名罪  相似文献   

17.
叶青 《政府法制》2005,(10):49-50
“最自由的临时工”我到美国的第一年,在克里夫兰攻读硕士,闲暇时想找一份零时工。一次,一位美国朋友让我去当“的哥”,我马上来了兴趣。要当“的哥”,先要考证。考试很简单,体检加学习班,再查看一下驾驶记录,只要以前不酗酒,在开车时没出过什么大事故,就O K了。通过考试后,我领到了一张出租车司机执业资格证书。美国的出租车公司好似超市,全天候开放,随便什么时候去都能和它签合同,合同可以签一天或者一个月、几个月,签完合同就可以把车开走。按照法律规定,连续开车不能超过12个小时。一天的活干完,只需回到公司交纳八九十美元的租赁费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南省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日益繁荣的海口市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其中,假文凭、假学历、假车牌、假证件特别猖狂,在椰城每个角落都可以买到。曾有一个有心人做过一个统计,一条小街道竟然有多处地方张贴着:“要买文凭吗,请call我,清华、北大、人大要啥有啥;要买证件吗,公安、人事、政府、建设、卫生部门要啥刻啥……”的野广告。有的作案分子还胆大包天地将家中的电话号码、通讯地址也附在上面。最典型的是在海口市南大立交桥下和府城的高登街等地,每天均有不少制售假证分子明目张胆地招徕顾客,推销假证。  相似文献   

19.
幽默大王     
妙计法官:“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您这样一位体面的、持重的男子竟能动手打像您妻子那样的一个娇小瘦弱的女人。”被告人:“可是她骂我,折磨我,使我完全失去了耐性。”法官:“她说了些什么?”被告人:“她喊道:‘来吧,打我吧,我不怕。来呀,来呀,只要碰我一下,我就把你拉到那个秃头的老傻瓜——法官那里去。’”音乐爱好者有人向警察局报案:“警官,我丢了一把大提琴。我是个音乐爱好者,我每晚都要拉,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好的。”汤姆警官回答。然后,他把案件交给一个警察,说到:“依我的经验,你最好先去查一查他的邻居。”偷车法官:你…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四人帮”破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伟大方针,强行推销“三突出”原则,还胡扯什么新诗也要学习他们所炮制的“样板戏经验”,致使诗歌创作出现许多不良倾向,构思雷同化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列宁在确定无产阶级文学党性原则的前提下,曾强调指出:文学事业“绝对必须保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