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门源县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放在农村牧区,坚持做好“六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有效地推动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如何构建和谐农村,学者们大多从宏观的层面研究,而很少从具体的层面,即农民个体自身的和谐来深入分析。可以说,个体和谐建设是和谐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起点。因此,强化个体和谐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主体发展对于建设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全社会的和谐需要农村社会的和谐做坚强保障。在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重点,也是难点。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农村人际关系、移风易俗、树健康文明新风、维护农村稳定、实现农村小康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需要。近年来,我们睢宁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路子,将述职述廉这一党内监督机制向农村基层组织延伸,结合农村工作的特点,对述职述廉的开展时间、内容、要求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并不断加以完善,逐步形成了勤政廉政双月述(简称勤廉双述)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勤廉双述是谋求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潮流和时代脉搏而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社会稳定,不稳定就谈不上和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千百年来以农立国,有着悠久的既“患寡”又“患不均”的国度来说,“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稳定的最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也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同样,在我们睢宁这样一个拥有13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农村稳定事关全县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矛盾复杂,干群关系紧张,一些地方的群众利益受到损害,造成集体访、越级访常年不断。其中农村的信访量占信访总量的70%以上,成为江苏省信访重点管理县,陷入“越穷越乱,越乱越穷”的怪圈,严重影响了全县的稳定和发展。农村信访量居高不下并不是因为“睢人好讼”,更不是群众的无理取闹,而是由诸多原因所致:一是由于对村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长期缺失,一些村干部在征占地补偿款的使用、村级财务管理、收钱放“生”(无计划生育)等问题上严重违纪违法。二是少数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6.
步入五寨县韩家楼村,迎面可见一条宽阔整洁的村内道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绿树掩映中,是漂亮别致的农民别墅、党员活动中心、科普培训中心;街心广场旁,有老年人在娱乐休闲……在和谐景象背后,人们不难发现村党组织团结奋斗、协调发展的核心作用。韩家楼村是五寨县农村党组织和谐兴业活动的一个缩影。“党内要和谐,班子是关键”五寨地处晋西北,是晋绥革命老区。老区经济基础差,发展相对滞后,新农村建设怎么搞,农村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着实给五寨县委出了一个难题。“农村要和谐,支部是关键;党内要和谐,班子是关键;”县委书记刘祁杰说,这一条,是…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和谐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承担着构建和谐农村的重大责任。要想实现这个伟大使命,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自建设,充分发挥在构建和谐农村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和促进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农村文化建设领域涉及面广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进行探讨。文章分析了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完善核心体系、造就新型农民、营造建设氛围、打造示范典型、发展经济基础五个方面的工作思路,强调了加强党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领导的三个重点。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和谐农村文化的强有力支持、本文围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新农村”,从加强农村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经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不和谐点”的持续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和谐点”完全化解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实现了。毋庸讳言,现在社会“不和谐点”不少。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薛庙村党支部书记张希祯在接受采访时,细说了当前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点”:一是教育消费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减轻了,但“很多农民即便一家人节衣缩食,也没有实力让孩子读高中上大学,很多家长为孩子读书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甚至要用一辈子来还债”。二是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多多。张希祯说,他们那里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远安县地处湖北西部,是全省37个山区县之一,全县辖6镇1乡,111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752平方米,全县总人口20万,其中农业人口16.5万。近年来,远安积极顺应农村“三提五统”、“两工”取消等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变化,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以保障农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四权”为重点,对所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事项,全部以“一事一议”为主要形式,推行民主决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其主要做法是:明确议事范围。“一事一议”是在以…  相似文献   

13.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也是难点。巫溪县塘坊乡学堂村作为一个边远山区县的贫困村,通过短短几年的有效实践,唱响了一曲“文化搭台、精神聚力、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歌,走出了一条有效、实用、可行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又作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农村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农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郯城县委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从源头治理抓起,不断深化和落实“五项制度”,为构建和谐农村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于选好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不断改进农村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加强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组织保障。并注意处理好“两委”关系及村民自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维绪 《奋斗》2008,(2):41-4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稳定。农村和谐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全国和谐稳定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哈尔滨市大力加强社会治安工作.使我市农村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积极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实行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民主制度化建设.推动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志勇 《当代党员》2007,(10):47-48
从转变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创新城乡“共建共享促和谐”党建新载体。今年4月,县乡班子换届调整到位后,忠县县委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机关党员扎扎实实为群众济困、解难和帮群众致富,演绎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党群和谐曲”。  相似文献   

20.
周金鹏 《学习月刊》2010,(2):141-141
近年来,谷城县围绕“打造生态文明家园、构建和谐富裕农村”的主题,坚持以改善生产条件、改造人居环境、改变生活习惯为着力点.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石花镇、五山镇双双荣获“全国文明乡镇”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